■借錢回家
最想說「爸爸回來了」
問:被扣押過程中有過害怕和擔心嗎?
伍錫堯:沒有。
問:為什麼?
伍錫堯:因為他們這麼做是非法的,我有什麼好擔心的,一點都不擔心。
問:當時他們還讓你們簽字,承認所謂的「非法入境」罪?
伍錫堯:對,說如果簽了,就放我們,但我們都拒絕簽字,到最後都沒簽。
問:他們有強迫你們簽嗎?
伍錫堯:有強迫,但我們寧願不回來也不會簽。如果我們簽了,就沒辦法向所有中國人交代,這是出賣國土,我們去保釣不正是為了國家領土完整、民族尊嚴嗎?
問:後來見到了使館來探視的人?
伍錫堯:對,很感謝我們駐日本領事館的工作人員,還有北京過來的工作組,他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把我們帶回香港。
問:回家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伍錫堯:最想見到太太,跟兩個小孩說一句「爸爸回來了」。
問:下一步有什麼計劃?
伍錫堯:我們的船預計下星期二回來,我一定會去香港,跟大家匯合,然後我們要開一個會,商量下一步的活動計劃。
第二批保釣人士預計周二抵港 將拍賣釣魚島石頭

17日晚,日本石垣,第二批7名保釣人士駕駛「啟豐二號」啟程回國。右為日本海岸警衛隊巡邏船。

陳妙德 67歲,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主席、世界華人保釣聯盟副會長。參加保釣已有16年
第二批"保釣"人士預計周二抵港
7名保釣人士乘"啟豐二號"返回,兩艘中國海監船接應;計劃10月再赴釣魚島
被日本非法抓扣的14名中國公民,首批7人已於17日晚抵達香港,第二批7名保釣人士正乘「啟豐二號」在返港途中,預計最快周二抵港。
中國海監船提供補給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當地時間17日晚9點25分左右,香港「啟豐二號」船船長等7名「保釣」人士乘該船從日本沖繩縣石垣市出發。至此,14名被日方在釣魚島及附近海域非法抓扣的中國公民已全部啟程回國。
「啟豐二號」經過十餘個小時的航行,與前去迎接的中國海監船在公海匯合,由海監船護送回港。據外交部之前的消息,中國海監船和香港特區海事船會前去接應「啟豐二號」。
昨天,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主席陳妙德表示,早上9點,他和「啟豐二號」船長楊匡通過衛星電話。楊匡告訴他,現在船上一切都好,有兩艘中國海監船一直跟在他們後面。楊匡說,他們拒絕了日本的補給,兩艘海監船提供了食物、淡水等補給。早上9點時,他們到了台海附近,估計最快周二能到達香港。
船上7人健康狀況良好
昨日上午,記者聯繫到了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陸上總指揮陳裕南。他說,今早8點,他已經與「啟豐二號」的船員取得聯繫,現在他們已經和國內派出的海事船一同返航。
陳裕南說,船上7人健康狀況良好,只是因為天氣原因,船隻航行太慢。
陳裕南表示,內地人員向保釣人士表示,歡迎他們回來,並向保釣船補給,護送離開台灣海峽,到香港水域將會有香港海事處人員護送。
[ b]將拍賣釣魚島石頭
根據鳳凰衛視記者蔣曉峰此前的介紹,「啟豐二號」上還有很多影像資料,相信等船隻返航后,會有更多記錄保釣人士登島以及和日方衝突的畫面。
陳裕南說,除了影像資料,船上還帶回了多塊釣魚島的石頭,準備在香港拍賣。「船上帶了很多釣魚島的石頭,我們準備搞個拍賣會,你們可以跟聽眾說,喜歡的人可以來香港買。」
計劃10月再赴釣魚島
陳裕南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保釣行動委員會計劃10月再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
講述
「希望更多年輕人參與保釣」
此次保釣是由世界華人保釣聯盟組織兩岸三地登釣魚島,主要由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組織。本來是針對8月19日日本登釣魚島的行為。計劃8月15日出發。8月12日只是嘗試,卻意外成功。之前,他們已6次嘗試出海,沒有成功。
陳妙德對此次保釣成功吸引了媒體和民眾的注意感到開心。他說:「現在只剩下我們老人在熱心保釣,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加入」。
保釣
今年6次出海未成
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成立於1996年,陳妙德是創建者之一。
提起創建時的盛況,他仍覺得驕傲。那時100多人,租了30多條船,一起出發去釣魚島,「日本人的船都不知道怎麼攔」。
1998年,香港保釣漁船「釣魚台號」在釣魚島附近被撞沉時,他就在船上,落水被救。
2012年,6次出海去釣魚島,都沒有成功。8月12日的出海,大家都抱著試一試的心理,預備的食物都不夠。結果,居然出去了。
資金
梁振英捐畫募3萬港元
陳妙德說,在這次出海前,上街募捐,一個多小時連兩百塊錢也募集不到。陳妙德說,街上擺個箱子,很難有人相信你。
募捐和大氣候有很大關係。陳妙德說,到了紀念日,比如「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9·18」紀念日等,募捐就能多一點。
對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來說,最大的開銷是「啟豐二號」。一年維修船需二三十萬。如果想出海,需要50萬元預算。到釣魚島大概要燒一百多桶油,每桶油近2000元。請人開船來回最少要10萬元。
而船被撞壞了,只能自己修。陳妙德說,他曾經找過保險公司想為船買保險,但沒有保險公司願意。「誰都知道,他們一定會被撞的。」
陳妙德說,已在培養保釣委員會的人學開船,一是為了省錢;二是自己的人開船,碰到問題會更拚命,不會遲疑。
讓他高興的是,在這次保釣成功后,他們發動了一次募捐,共募捐到兩萬多港元。他覺得大家對保護釣魚島又有了熱情。
除了街頭募捐,香港也有一些熱心人士的捐款。比如劉夢雄。靠著數額比較大的捐款,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一直維護著自己的船。「船存在就是為了能登上釣魚島。」
之前,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募捐時,梁振英曾經捐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圖》的複製品,保釣委員會用這幅畫募集了3萬港元。
人員
希望年輕人參與
1996年,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成立時有100多人,現在剩50多人。以老人居多,最老的80多歲,最年輕的也已50多歲。很多人 從1996年堅持到現在,「一群老傢伙」。
他說,特別希望年輕人能參與進來。因為,「我們這些老人不懂網路」。他說,他知道現在網路的重要性。
2011年,兩岸三地熱心保釣的人士一起商量,成立了世界華人保釣聯盟。陳妙德說,世界保釣聯盟是一個鬆散的組織,就像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一樣,誰想來參加保釣都可以。
8月12日登釣魚島也是如此,「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參加」。只不過這一次他們優先內地,如果有內地人參與,優先登船。「希望體現兩岸三地共同保釣。」參加之前要簽一個協議,表明如果出現意外,不追究保釣協會和世界華人保釣聯盟的責任。
陳妙德說,對於他們持續保釣,原因很簡單,「釣魚島是我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