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鄭州12名大學生擬訂200套房助農民工夫妻度七夕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8-19 0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8月17日 18:15     來源:河南《大河報》   

  

  2012-08-17 18:15:31.0鄭州12名大學生擬訂200套房助農民工夫妻度七夕大學生 開房 農民工 夫妻 七夕28522中國新聞/enpproperty-->

  


  12名大學生的舉動,讓許多網友在感動之餘,也開始更多地關注城市裡的農民工    圖片來源:河南《大河報》

  鄭州12名「90后」大學生,拿出暑期在建築工地打工掙來的一萬多元錢,打算在今年七夕這天為200個農民工家庭架起「愛心鵲橋」,為他們提供賓館過夜,幫他們解思念之苦,圓團聚之夢。有人稱這是在「作秀」,有人卻大加讚賞,而三農問題專家於建嶸在肯定學生們的舉動之餘,稱這一新聞事件,折射出社會對農民工關懷的諸多缺失。

熱帖

民工訂「愛巢」度七夕

17日,網上一篇名為「『架起愛心鵲橋——七夕農民工夫妻會』的倡議書」的帖子十分火熱。發帖人自我介紹說他們是來自鄭州一所高校的12名大學生,暑假期間在建築工地打工,深感農民工的艱辛和夫妻分離之苦,想用自己賺的1.2萬元錢為農民工預訂酒店,讓農民工夫妻能夠在七夕這一天團聚。 記者17日聯繫到發帖的大學生,這12名學生來自鄭州交通職業學院,均為「90后」。活動主要策劃者是王旭輝和付雲鵬,他們告訴記者,由於12人中的大部分人學的是建築工程專業,因此暑假實習一般都在建築工地,「與農民工有了近距離的接觸」。

「大部分農民工住在帳篷里,裡面很亂,有時候下雨還漏水,衣服都發霉了。」1992年出生的付雲鵬坦稱自己之前從未近距離接觸過農民工,「只是在媒體上看到過報道,那時候覺得沒什麼,可真等自己跟他們深入接觸后,才發現他們的生活真的是太苦了」。付雲鵬告訴記者,他在鄭州新東站附近的一家建築工地幹了整整一個月,賺了1600元錢,他從事的工種是安全檢查員,跟著叔叔一起負責檢查工地上的安全措施。

8月12日,新學期開學的日子。回到學校后,付雲鵬與同學一起商量,想為農民工做點什麼。因為這些學生大多數是農家子弟,不少家人都在建築工地上打工,學生們感覺農民工「就像自己的家人」。

進展

擬訂200套房間,截至17日晚尚無農民工報名

付雲鵬拿出自己的1600元錢,作為「啟動資金」,同時他和同學王旭輝一起分頭找人「入伙」,最終,另外10名也在建築工地掙了錢的同學參與進來,他們籌得1.2萬元。

他們的目標是滿足200個農民工家庭的團聚需求。「畢竟資金有限,我們只能承受60元一間的客房,但我們找了很多家酒店,都不同意給我們低價。」付雲鵬無奈地告訴記者。

同時,付雲鵬在網上公布了報名方式,希望農民工能夠積極報名。但是截至昨夜記者發稿時,仍舊沒有農民工主動聯繫他們。一位在鄭州某建築工地打工的農民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還不知道大學生的這份倡議書。記者告知其內容后,他對大學生表示感謝,但稱,由於工作繁忙,已經習慣了工地生活,不好意思參與這樣的「浪漫活動」。

「我們的宣傳渠道太單一,農民工又很少上網,不知道這個消息。」對於這種結果,付雲鵬等人也想好了對策:12位同學要趁這個周末,分頭去鄭州的建築工地,接受農民工「面對面報名」。

反響

「開房」策劃引網友讚賞,組織者稱會堅持做下去

12名學生的舉動,在網上引發了熱議,許多網友對這一活動讚賞有加,而包括本報在內的諸多媒體的官方微博也對他們發起的「七夕農民工夫妻會」給予了關注。

網友「窮廬主人」對學生們的做法非常感動,「如何讓城市真正成為在這裡務工的農民的家,如何讓務工農民在城市裡找回歸屬感,這依舊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我們可愛的大學生用這個方式讓我們忽然想起城市裡還有這麼一個群體。但願明年的七夕,他們不用再用這樣的方式讓我們想起這個群體」。

也有聲音認為,學生此舉或許是作秀。對此,付雲鵬稱:「農民工為中原經濟區做出了巨大犧牲,為他們做點事情是很正常的,我們倒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作秀』的行列中來。即使有人反對,我們也要堅持做下去。」

來團圓的農民工夫妻,還可免費游世紀歡樂園

17日晚,鄭州交通職業學院院長李順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對12名學生的舉動給予讚賞,「我們接下來要號召全院近2萬名學生向他們學習,學校在進一步了解情況后,將對這些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力爭把這件好事做得更好」。

世紀歡樂園副總經理韓泓也與本報記者取得聯繫,稱她在網上看到大學生們的善舉后「十分感動」,決定為接受學生幫助在七夕團圓的農民工夫妻提供免費遊園服務。「也許他們能天天看到世紀歡樂園的摩天輪,但不會願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拿出來購票進園,能在這個特殊的節日為農民工們做點事,也是我們全體職工的心愿。」韓泓同時表示,假如這12名大學生願意,隨時可以與世紀歡樂園簽約成為他們的正式員工,「因為我們這裡本來就是交通學院的實習基地」。

樣主動為他們提供幫助,這也是學生替農民工「開房」成為新聞的原因之一。

專家

事件折射出,社會對農民工的關注仍不狗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三農問題專家於建嶸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這樣一個學生關注農民工過七夕的事,其實反映出整個社會對農民工關注的多方面缺失。

於建嶸稱,目前,社會對農民工關注的缺失,首先是制度上的。政府沒有針對農民工的住宿問題做出硬性規定,這樣一來,用工單位自然是能省就省,農民工要麼住工棚,要麼住工地,他們的工資又不足以支持他們租房改善生活條件,這樣就使得農民工即使夫妻雙方都在一起工作,也無法過正常的夫妻生活。假如政府能把給農民工提供廉租房作為硬性制度就好了。

其次是觀念上的缺失。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早已把夫妻生活作為一種權利提了出來,但對農民工的這種權利,卻關注得遠遠不夠,而農民工這一群體處於弱勢地位,無法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利。

再次是社會資源的缺失,農民工進城務工,社交圈子本就狹窄,而城裡有閑房的人或能為他們提供幫助的人,卻沒有像這些學生一樣主動為他們提供幫助,這也是學生替農民工「開房」成為新聞的原因之一。

記者手記

希望更多農民工、更多愛心市民和企業參與進來

農民工朋友若想報名,請撥打0371-96211或直接聯繫記者13837160738

中國有近兩億外出務工者,他們只在每年春節返鄉,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動人口。

2002年春節,我第一次以記者的身份陪在鄭州收破爛的周口農民工回家過年。此後的多個春節,我都在重複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如今,我與報社已共同堅持了10年。我們力圖透過農民工返鄉的歷程,描述他們徘徊在親情與生計間的艱難,呈現城市與鄉村的交織與變遷。

前段時間,我奔波於鄭州各個立交橋下,採訪在立交橋下棲息的農民工群體。他們中的多數人為了省一天5元的旅館住宿費,連冬天也住在橋底下。有的人在橋下已經住了7年,白天出去幹活,晚上回來睡覺。他們的行李一般很簡單,一條棉被和一張撿來的破地毯,睡覺時鋪開,離開時裝在編織袋內掛在欄桿上。就連這樣,也要時常躲避城管的驅趕。

今天,我們依然將目光投向這些身處城市的農民工,農民工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他們中的很多人,一年才能與家人見一次面,同時也造就了中國幾千萬的留守兒童。由此,又進一步造成了親情的缺乏,常人很難理解。

「90后」大學生們在建築工地上一個月掙1000多元,卻要拿出來為農民工做事,讓我深感佩服。希望更多有愛心的市民和企業能夠參與進來,為農民工兄弟們做點事情,讓這個城市的建設者們能夠感受到溫暖和力量,讓他們在七夕這一天與家人團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4: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