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方可成:中國例外,還是普世價值?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8-17 04: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8-16 08:04 方可成

核心提示:在有些人看來,「中國例外論」的基本理念是「和平與包容」,而西方政治則是「征服與支配」。照此理念,中國將成為與西方大國模式迥然不同的新型大國,中國將「把所有國家看做是不同程度的合作對象,而不是戰爭或掠奪的對象」;中國將尊重世界政治文明傳統的多樣性,而不是建立一個排他性的意識形態或價值觀霸權;中國將拒絕宗教式的干涉主義,追求仁厚包容的中和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李巍則否定了「中國例外論」的存在。在他看來,一國政府的政治話語體系最不可信,與其研究那些漂亮的話語,不如研究一個國家究竟做了什麼。

中國是一個「例外」的「特殊國家」嗎?中國是否應當遵循「普世價值」?這兩個問題,挑動著許多人的神經。從政治、經濟到文化層面,均有人對此發表針鋒相對的不同意見。

具體到外交領域,亦有關於「中國例外論」的討論。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Murdoch University)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張鋒發表在2012年第3期《世界經濟與政治》上的文章《「中國例外論」芻議》,就引發了國際關係學界的關注和討論。

張鋒認為,像美國、新加坡等許多國家一樣,中國也有「例外論」的存在——這裡的「例外」,指的是一國在政治與社會價值觀、歷史發展道路及對外關係經驗等各方面的獨特話語論述。而由於中國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因此「中國例外論」尤為重要。

張鋒將近現代中國的例外論分為了兩大類:一是「革命中國例外論」,包括革命中心論、大國使命論、中國道德論;二是「當代中國例外論」,包括新型大國論,仁厚和平論、和諧包容論。

凡此種種,在張鋒看來,「中國例外論」的基本理念是「和平與包容」,而西方政治則是「征服與支配」。照此理念,中國將成為與西方大國模式迥然不同的新型大國,中國將「把所有國家看做是不同程度的合作對象,而不是戰爭或掠奪的對象」;中國將尊重世界政治文明傳統的多樣性,而不是建立一個排他性的意識形態或價值觀霸權;中國將拒絕宗教式的干涉主義,追求仁厚包容的中和主義。


近代以來中國到底要成為怎樣國家?這個問題一直沒解決,所以有時強調同,有時強調異。

不過,張鋒的此番論述遭遇了一些國際關係學者的不同意見。

在2012年7月舉行的「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會議」上,主辦方專門就此話題召集了一次小組討論。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李巍否定了「中國例外論」的存在。在他看來,一國政府的政治話語體系最不可信,與其研究那些漂亮的話語,不如研究一個國家究竟做了什麼。在這方面,中國過去30年的外交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基本特點是:高度現實主義,追求權利和利益,很難發現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地方。

李巍還認為,在利益面前,沒有太多例外可言。美國有例外的可能性,其他國家則很難例外,因為美國作為超級霸權,它的權力地位很不一樣。

與之類似,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趙可金也認為:中國根本不存在外交例外論,那只是一種被誇大的特色論。「特色不等於例外,特色的意思是我們是不同的人,例外則意味著你根本不是人。」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志洲則梳理了中國歷史上在「例外」和「普世」之間搖擺的過程:中華帝國時期的朝貢體系,是一種天下主義;到了近代,則開始「中體西用」;孫中山的革命強調了「民族」;五四運動則又提出德、賽兩位先生,提倡向西方看齊,甚至要廢除漢字和中醫;新中國建立后,社會主義是普世主義,不講例外;冷戰之後,則又開始提出「例外論」。

「近代以來中國到底要成為怎樣國家?這個問題一直沒解決,所以有時強調同,有時強調異。」張志洲說。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邢悅則補充了「中國例外論」的提出背景,即:中國威脅論。以往的經驗表明,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都會導致世界局勢的動蕩。因此,如果不說自己例外,那麼中國就會被視為動蕩製造者,而不是和平崛起的力量。

「『例外』並不是不接受普世價值,不是違背外交規律,而是要依靠它解釋清楚:我們能夠和平崛起。」邢悅說。

至於為什麼中國能夠「例外」地和平崛起,趙可金說,那不是因為我們變了,而是因為今天的世界已經變了,國家崛起的規律變了。中國並不是違反規律的異類,恰恰是行走在規律之中的。

(作者為《南方周末》記者)

【參考文獻】

張鋒:「中國例外論」芻議,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12年03期;

邢悅、李巍、張志洲、趙可金、表娜俐:例外論:中國與美國之比較,北京:2012年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會議。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6: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