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人和竹子天花板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8-13 22: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8月13日  僑報   洛杉磯 一嫻

  亞裔在美究竟算不算「模範族裔」,有不同看法。因為華人在亞裔占多數,故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華裔。很多華人對自己的「族裔」能獲得模範稱號高興,同時,也有很多華人及華人團體認為這種模範稱號並未如實反映華人的真實狀態。

  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華人在管理層所佔比例很小。據「亞太領導力教育」的研究,2011年全球百強企業中,僅30家有亞裔董事;在1211個董事會席位中,29位亞裔領袖占其中的32個席位,而 100位CEO中僅2人有亞裔血統。

  所謂竹子天花板,指美國企管中的不同種族佔據各自位置的結構如同金字塔,界限分明很難打破,大部分亞裔處於底端,少數處於中間管理層,進入更高領導層的屈指可數。相對看不見的透明天花板,竹子天花板是看得見而且很難逾越的。華裔學生在中學和大學的成績出眾,不過華裔在美國社會生活中並未獲得同樣的地位。究其原因,族裔偏見是一個方面(不是種族歧視, 有時,尤其在精英聚集的企業,很難說會有明顯的種族歧視)。這可能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看法,也可能是一種潛意識偏見。在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當一位多元化部門的經理,被問及有關該企業員工平等的問題,如亞裔在目前的員工中佔17%,那麼14年後,當他們申請成為合伙人時,是否還會佔到17%?這位經理承認,普華永道短時期不可能達到那種標準,而且其它公司也不可能達到。

  華人自身的原因也很多,首先是英語能力,以及由此而來的文化融入程度和溝通能力不夠,這是華人難進管理層的一大原因;其次,華人選擇的教育取向,傾向於成為專業人才,而不是領導和管理所需要的通才,工程師、會計師、律師、醫師、精算師等常是華人的首選。

  再次,華人在這方面有著觀念上的先天不足。很多華人進入企業后,缺乏做管理的意願或意識,眼光還是放在專業上的專精上。相對來說,在領導和管理通才所需要的社會意識、獻身意識、團隊意識等方面,華裔是比較缺乏的。同時華人進入企業奮鬥的過程中,缺乏合適的榜樣,因為進入企業管理高層的華人極少,榜樣越少,學習的動力也就少,就會形成不良循環。

  最後,良好的社交能力是很多華人所缺乏的,華人給人的印象常常是比較沉默甚至羞怯,雖然業務精湛但缺少社交能力,作為管理人才需要號召力、凝聚力,要能發揮個人的創造力,也需要社交能力來編織人際網路。華裔在奮鬥過程中遇到不公正是常見的,僅責備這些不公無助於改變自身形象。華裔最終必須擔負起改變這些偏見的責任。華人應該從自身做起,從觀念的轉變做起,樹立「I can lead」(我能領導)的自我形象,努力融入主流社會,重視通才教育,提高溝通和社交能力,加強社會意識和團體意識等。儘管這種現狀可能需要一代人才能有明顯改變,但只要努力,最終一定會有很多華人打破竹子天花板,成為符合美國社會所期望的領導人才。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8-13 23:25 | 只看該作者
其實你只要看一下那些管理階層人士的家族和就讀的學校就知道了。我也想我的孩子當官,但他說他不相信有神。這就意味著他不會選擇教會的大學,不選擇教會背景的大學,跟在中國不上黨校一樣,你基本沒有資格進管理層。中國好歹還可以考公務員,美國可能嗎?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4: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