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山東:2000億堆出一個全運會,財大氣粗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8-10 18: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8-10 07:36:00 來源: 搜狐博客


從2001年廣州舉辦九運會開始,全運會就被人們戲稱為「錢運會」。因為全運會投入的資金規模越來越大,場館和相關市政建設越來越氣派,開閉幕式的場面也越來越豪華。

只要你看過10月16日晚在濟南奧體中心的十一屆全運會的開幕式的「無與倫比」,你就會驚嘆:這到底是濟南全運會,還是北京奧運會?甚至,從主體育場的外觀到開幕式的形式安排,你都能看出對鳥巢和張藝謀的模仿與克隆。

專用車道、單雙號限行、媒體村、層層安檢、漫天彩旗標語、遍地誌願者,經濟大省山東以其一擲2000億的豪邁氣派令全運會的規格直逼北京奧運會。很多多年採訪全運會的老記者都評價這是史上最貴、最豪華的全運會。山東陡升了四年一屆的全運會的等級,這在有著攀比勁頭的地方政府之間,無疑起到了哄抬全運會身價的示範。

參觀過濟南奧體中心的一位外國記者感嘆:這不是village,也不是town,而是city。然而,與奧運會的類仿更多是指外在硬體和場面上,因為這場國內各省市和行業體協自己玩的運動會,別說在國際上沒有關注度,就是國內百姓也沒有多大興趣,所以,賽事組織上也就馬馬虎虎了。比如,有記者抱怨說直至全運會開幕,比賽賽程還沒有發放到記者手中,搞得記者每天不知道有哪些比賽舉行,只能各個場館到處轉,但又時常遇到證件失效的情況。

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的第21屆奧運會,由於加拿大經濟蕭條,加上管理不善,使奧運會工程費用一再追加,原計劃28億美元的主體育場竟耗資58億美元之巨,組織費用也從原計劃的6億美元漲到實際的7.3億美元,其中場館花費佔70%多。奧運會後場館無法贏利,10多億美元的巨額虧空,致使該市的納稅人直到20世紀末才還清這筆債務。為了15天的奧運會使該市的納稅人負債20年,人稱「蒙特利爾陷阱」。

此後,除了在創富能力超強的美國舉辦的洛杉磯和亞特蘭大奧運會,近幾屆奧運會都沒能避免「蒙特利爾陷阱」。悉尼奧林匹克公園在2003年至2004年度虧損8539萬澳元,其中澳大利亞體育場虧損2400萬澳元。為減少虧損,部分場館廢棄,少數場館被迫拆除;雅典奧運會後一年,雅典為維護三十多個場館共花費1億歐元,成為雅典市政府的包袱。

2008北京奧運會一年之後,北京奧運的兩大標誌性建築鳥巢和水立方出乎意料地自負盈虧甚至盈利。據場館經營者提供的資料,奧運結束后,水立方實現經營收入1.04億元,基本持平,而鳥巢實現經營收入2.6億元,盈利1.1億。

當然,這有賴於北京奧運所寄託的國民精神上特殊的紀念意義,因此,鳥巢和水立方的主要收入進項來自於龐大的國內旅遊消費市場,而不是體育的商業化運營。例如,目前鳥巢的日接待遊客在2萬人左右,以50元/人的參觀費用計算,每日的門票收入可達百萬元。

但是,那些無法成為國家精神標誌的場館就不像鳥巢和水立方這樣幸運了。例如,雖然貴為國家體育館,亦是中國在體操項目上大攬金牌的地方,如今也是白天大門緊閉,夜晚不見燈光。奧運會之後,這裡只舉辦了12次活動。根據中國社科院最近一份報告稱,北京的其他奧運場館都苦於無用武之地。北京投入多達130億元建設這些場館,如今大部分卻都閑置著。

而這些閑置場館之所以關閉,主要是因為運營成本太高。曾經風傳過奧運會後鳥巢將成為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的主場,但事實是,國安根本用不起鳥巢。籃球市場開發在國內算是做的不錯的體育產業,五棵松籃球館也堪稱國內最豪華氣派的現代化專業籃球館,但其18000個座位的容量大大超過目前CBA聯賽的票房號召力。

北京首鋼籃球隊的主場北京首鋼籃球館僅能容納6000人,其中一半還是企業的內部票。如此有限的票房規模難以支撐五棵松在燈光和維護上高昂的費用。即便有了NBA中國賽的固定舉辦,離實現保本運營還是相去甚遠。如果中國的職業體育都不足以消費這些高昂的體育場館,為所謂全民健身以象徵性的收費對公眾開放,也只能是陪本賺吆喝。

那麼,濟南有沒有能力因為一次全運會而將它的奧體中心開發成為全國性的旅遊景點?濟南的職業體育市場以及演出、展覽市場能不能達到(別說超過)北京的規模?只要想一想這兩個問題,我們就不能不擔心,瞄向奧運會規格的十一運會是不是也會像「蒙特利爾陷阱」一樣,製造出一個「濟南陷阱」。

目前,「以舉辦全運會促進城市建設」成為地方政府競相申辦全運會的動力和思路。就在這兩天,傳出了湖南欲投入2000億舉辦2017年十三運的申辦消息。

如果說山東挾中國排名前三的經濟大省之威,借全運會展示形象以期吸引全國目光甚至資源輸入,那麼,做為內陸省份的湖南有沒有實力像山東這樣大把投入資金就成為一個大大的疑問。

「濟南陷阱」會不會出現還待時間檢驗,但有著政績工程效應的市政建設的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就像全運會越來越遠離全民體育,而把「金牌體育」和「政績體育」發揮到極致一樣,各地爭相舉辦「錢運會」的經濟目標也不是拓展體育市場和產業以及靠全運會實現贏利,而是無一例外地期望藉此拉動地方的GDP,甚或是不顧長遠社會效應的短期政績行為。

但願舉辦十二運的遼寧省能夠腳踏實地,量入為出,不與經濟大省山東攀比,盡量在省內各市分散消化場館建設,追求實用,杜絕奢華,並提前考慮場館的賽后利用問題。

眼下,全運會越來越引入了商業開發,政府與企業簽署商業合同,刨除市政建設的巨大投入不算,從地方財政的角度來看,似乎全運會的辦賽成本已經能與這些商業收入相當。但羊毛出在「牛」身上,不僅市政建設要長期由地方稅收負擔,而且,各地奧體中心帶動的房地產效應事實上是抬高了普通市民的居住成本,讓全運會舉辦地的百姓承擔已經普遍泡沫化的高房價基礎上更高昂的房價。

莫非我們還要迎接一個房地產主導「全運經濟」的時代?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72

主題

471

帖子

676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6
沙發
longang 發表於 2012-8-11 02:34 | 只看該作者
你給老百姓說了沒用。給當官的說他們不聽。還要擋一些人的財路,結果可想而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8-11 02:40 | 只看該作者
longang 發表於 2012-8-11 02:34
你給老百姓說了沒用。給當官的說他們不聽。還要擋一些人的財路,結果可想而知 ...

哦,有油水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4: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