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爾街日報:英國奧運成績是舉國體制的勝利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8-10 2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8-08 17:39

作者:Paul Sonne & Jonathan Clegg 翻譯:Melchior


    英國的金牌夢

    英國奧運軍團能否重振帝國雄風?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大不列顛只帶回了一枚金牌和一顆受傷的民族心,比哈薩克還少兩枚。16年後,通過從國家彩票基金籌措充裕資金和、如機器般精密運作的培訓部門,英國奧運代表團(Team GB)已經徹底改頭換面。結果就是英國隊有望在自家主場實現創紀錄的表現。(注 現在已至金牌榜第三)

    從1996年微不足道的15枚獎牌到2008年的47枚,英國過去15年在奧運會賽場的悄然崛起,這是官辦體育取得成就的典型案例。為備戰倫敦奧運會,英國全面加強奧運戰略,為政府指定的運動員訓練部門投入財政資金,招募「塑料英國人」(Plastic Brits)(即並非在英國出生,通過入籍變成英國人)運動員,引進頂級教練,並重點投入有機會贏得獎牌的項目。

    如此一搏,英國可能會走出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傳統奧運強國的陰影,並且還有望製造出一些頭條新聞。高盛(Goldman Sachs & Co.)預測英國今年夏天贏的金牌將超過俄羅斯(現在這個預測已經落實),這個冷門或許會成為奧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高盛的分析師預測英國將贏得65枚獎牌,比2008年多出38%。

    「不僅僅是參與,關鍵是要贏。」 ——利茲·尼克爾(「英國體育」(U.K. Sport)的首席官員)

    尼克爾預計,英國在本屆奧運會上將獲得有史以來以來最優秀的成績,她對此信心滿滿。據尼克爾透露,從2006年說服政府劃撥更多資金開始,英國隊就享受到了「最優厚的資助」。

    英國運動員並非向來就享受著這種待遇。他們在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糟糕表現遭到英國媒體窮追猛打,媒體指責英國運動員為錢不擇手段,其中包括兩名跳水運動員摩根(Bob Morgan)和艾利(Tony Ally),他們在亞特蘭大沿街兜售自己的奧運隊服換取現金。而金牌數低於哈薩克的事實更是頻招的白眼。英國小報《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刻薄地寫道,「昨晚一個牧羊之國羞辱了大不列顛奧運隊的威力」,譴責輸給一個「國民用老鷹捕捉食物」的國家是對英國的侮辱。

    這場危機促使英國政府成立的國家彩票基金以籌措體育經費,再把經費劃撥給能夠培養讓運動員奪得獎牌的體育部門,藉此重振民族威望——這就是於1997年成立「英國體育」(U.K. Sport)的背景。該部門承擔起了為英國奪取奧運獎牌的任務,起初的重點是英國擅長項目,包括賽艇、帆船、自行車和田徑,並著重培養在這些項目中有望拿到獎牌的運動員。

    這是一條務實的路子。「英國體育」甚至根除了「體制障礙」,也就是剔除那些正在國際上參加大賽,但到下屆奧運會時可能太老的運動員。自那時起,「英國體育」為運動員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前提是他們未來有贏獎牌的希望。

    尼克爾解釋說:「我們是在為獎牌而投資,我們完全是以此為中心,而且對此毫無愧疚。所以我們要做出艱難的選擇。」 英國想贏獎牌的希望是如此迫切,甚至鼓勵有些高水平運動員轉向其更有希望進軍奧運會的項目。羅梅羅(RebeccaRomero)就是一個例子。她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得賽艇項目銀牌,但後來被鼓勵轉向場地自行車項目,她在2008年奧運會上奪得該項目的金牌。

    漸漸地,英國奧運代表團的成績開始上升。2000年悉尼奧運會英國隊奪得28枚獎牌,在獎牌榜名列第10位,四年後奪得30枚獎牌,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其47枚獎牌的成績僅次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

    倫敦就是決戰場

    2012,世界目光聚焦奧運東道主,而英國也有了更高的目標。倫敦奧運會將迎來該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資金支持最雄厚的代表團,共542名隊員。運動員們的目標是擋住德國和澳大利亞的攻勢,保住英國獎牌榜第四名的位置。如果他們夠幸運,說不定金牌數還能超過俄羅斯。體育歷史學家、《英國奧運史》(The British Olympics)的作者波利(Martin Polley)說,我認為這是1908年以來我們實力最強的團隊。

    今年英國有著很強的主場優勢。高盛對1972年至2008年期間夏季奧運會數據的研究顯示,主辦國贏得的獎牌數會比不擔任主辦國時多54%。

    也許英國最大的希望是在自行車項目。2008年,自行車運動員霍伊(Chris Hoy)成為100年來第一個在一屆奧運會贏得三枚金牌的英國選手。獲得過多枚奧運獎牌的其他英國運動員還包括歷史上最優秀的帆船運動員之一艾恩斯利(Ben Ainslie),以及在2008年贏得兩枚金牌的游泳運動員阿德靈頓(Rebecca Adlington)。

    英國隊也在指望大量有志奪取獎牌的新秀,在田徑項目上尤其如此。英國田徑隊已經聘任荷蘭教練查爾斯.范.康蒙尼(Charles Van Commenee)來提高團隊水平,他的強硬手段頗惹爭議。

    海報遍布英國的田徑明星恩尼斯(Jessica Ennis)有望奪得女子七項全能金牌,而阿里斯泰爾?布朗利(Alistair Brownlee)和喬納森?布朗利(Jonathan Brownlee)兄弟有望摘得英國第一枚三項全能比賽獎牌。

    男子5,000米長跑世界冠軍法拉(Mo Farah)很有希望在倫敦奧運會上結束衣索比亞對奧林匹克男子一萬米項目的統治。法拉出生於索馬利亞,在八歲時移居英國。他一直在肯亞的東非大裂谷(Rift Valley)訓練。由於英國政府的強大資金支持,東非已經開始每年為英國運動員設立高海拔訓練營。

    我們只為獎牌付錢

    為避免在倫敦奧運上表現不佳,英國於2006年同意為「英國體育」提供額外的一份資助。「英國體育」僅在倫敦奧運周期(2009-2013)發放的資金已接近3.12億英鎊(約合4.88億美元),高於北京奧運周期(2005-2009)的約2.65億英鎊。相比之下,美國奧運代表團沒有類似的政府資金,其資金主要通過私人捐贈籌集。

    早在倫敦獲得奧運會主辦權前八年,「英國體育」就開始用這筆額外資金支持運動員。當時,英國教練在南非發掘了時年八歲、現年24歲的長距離游泳運動員佩恩(Keri-Anne Payne)。英國官方認為他是最有望奪得金牌的英國人。

    「英國體育」通過一種精明務實的方式運營,包括對運動員、團隊及自身部門設置嚴格的成績目標。

    該部門根據贏得獎牌的幾率將所有項目的英國運動員進行排名,將有潛力奪得多枚獎牌的運動員排在最前面。這份每年複查一次的排名會決定每位運動員能獲得多少個人資助。排名越高,資金越多。

    尼克爾說,「我們遵循『零妥協方式』,我們不會讓步,不會每個人都分一點,我們會按照人排名表順序,投入與成績相當的資金數額。」

    官辦體育將繼續

    儘管2012代表團可能是英國現代奧運會歷史上最優秀的團隊,但打破英國在1908年倫敦奧運會上的獎牌紀錄也很難。當時英國政府擬定項目計劃,將摩托艇比賽、拔河和網球等古怪的項目列入賽程,令英國斬獲146枚獎牌。體育歷史學家波利說,「(除了英國人)沒有人真正懂得比賽規則。」

    不過,對如今的英國隊來說,最大的挑戰或許是在倫敦奧運會後。一個國家主辦奧運會後,該國代表團的表現幾乎都會下滑(或許這次中國除外),但尼克爾說,她希望四年後英國隊在里約熱內盧能保持或打破其在2012年的獎牌成績。她說,這將會向世界真正證明,這個(官方)體制真的在起作用。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