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將成為稀土純進口國並非虛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8-4 1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8-03

作者  邱林


  在中國礦產資源中,稀土從來就不缺少話題。近來一則「中國或於2014年將成為稀土凈進口國」的報道,在坊間引起熱議。有的人不贊成這一觀點,認為儘管稀土開採量大,但中國儲量仍十分豐富,至少能夠滿足國內50年以上的需求量。不過,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認為稀土不同於煤炭,其蘊藏量是有限的,如果不加以限制最終會被採掘一空的。

  爭議是必要的,但現實卻是嚴峻的。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費國。由於國內外對稀土需求量的增加,中國稀土儲量正以驚人速度下滑。目前,中國稀土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所佔比例高達90%,消耗量在世界總消耗量中所佔比例為65%。

  有行業人士稱,2011年的實際稀土產量可能超過20萬噸,許多產量都是通過非法交易的,沒有指令性指標,許多礦也沒有開採證,一些冶鍊企業甚至沒有取得生產資質。目前中國從事稀土礦開採的企業有70家,從事稀土冶鍊分離的企業有100多家。由於生產方式過於粗放,生產秩序相對混亂,不負責任的礦商對稀土資源濫采亂挖的現象比比皆是。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中國對稀土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國際市場上稀土資源價格長期處於較低水平。近5年來,與鐵礦石、煤炭等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一路攀升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稀土出口價格卻一路走低。2010年,中國出口的稀土價格甚至只有上世紀90年代最高價格水平的60%左右。

  說得嚴重一點,中國稀土業瀕臨「透支」。2001年到2010年,中國企業向世界出口稀土數量穩定在年均6萬噸左右。但是,在2002年至2007年間,中國稀土資源的相對稀缺指數從1.158迅速下降到0.486,稀缺程度逐年增加。例如,南方5省的中重型稀土儲量原有150萬噸,但目前只剩下60萬噸。如果按照現在的開採速度,10年就開採完了。

  因此,對中國將在2014年稀土純進口國的預測並非空穴來風。

  中國石油業就是一個例證。1993年前,由於中國擁有大慶、勝利等6大油田,石油不僅能自給自足,而且還出口到日本等國。然而,隨著國內需求量的增大,石油供需發生逆轉,從1993年起,中國開如大量進口石油。僅20年時間,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就達到57%,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石油第二大買家。

  雖然中國是公認的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個別國家稀土資源的儲量也非常豐富,澳大利亞、美國和一些中亞、南亞國家以及俄羅斯也擁有相當豐富的稀土資源。中國稀土佔世界儲量的36%,俄羅斯佔19%、美國佔13%,澳大利亞佔5%。而中國僅以36%的稀土儲量卻生產出佔全球97%,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而俄羅斯、美國和澳大利亞等稀土產量卻是零。

  十多年前,美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土的稀土資源,採取嚴厲和強制措施,由限制稀土出口到最終完全停止出口,即稀土零出口管理,開始封存大量礦山。隨後,美國轉而從中國等國家進口稀土,以滿足國內需求。換句話說,美國佔世界稀土儲量的13%卻不開採,一直廉價進口中國稀土。

  多年來,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從中國購進的稀土,除了用於生產,還大量囤積在本國倉庫中,以備將來之用。日本從中國進口稀土資源只有1/3用於工業生產,其餘的2/3都被作為戰略儲備來封存。同時,美國和日本從中國進口的稀土,相當一部分用於製造精密的制導武器,而我們卻缺乏戰略眼光,一直在廉價出售。

  其實,美國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希望中國加大稀土出口,其數量越大越好,當中國的稀土儲量消耗殆盡后,美國本土的稀土就成為全球最稀缺的資源。中國由稀土出口國將變為純進口國,為滿足生產所需,將被迫從美國進口稀土,屆時美國會對中國怎麼樣?大家可想而之。

  更重要的是,由於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掌握了生產稀土功能產品的核心技術,形成了專利不僅代表著技術,也代表著市場,如果將來中國成為稀土純進口國,就等於他們扼住了中國的咽喉。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8: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