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家寶縱容默許日本高污染企業在江蘇設廠

[複製鏈接]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8-5 0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掏光養賄 於 2012-8-5 04:57 編輯

溫家寶縱容默許日本高污染企業在江蘇設廠
2012-8-5  發布者: 遠航一號
原文來自: 法國廣播公司

摘要: 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在2005年致函溫家寶總理,對日本造紙巨頭王子製紙在南通的這個號稱投資20億美金的造紙基地的環保問題提出了質疑。造紙行業是純資源消耗,加上水污染、空氣污染,在日本已經很不受到歡迎,幾年前,王子製紙就著手推行就近移向中國的策略。

編註:這篇來自法國廣播公司的報道很有看頭,有幾個問題值得關註:(1)造紙業是高污染、高消耗行業,日本本國已經不搞,全都搬到中國來,名曰「投資」,實為轉移污染。(2)早在2005年,就有政協委員致信溫家寶,希望制止日本王子製紙在長江三角洲設廠,日本王子製紙展開了全方位活動、打通了各種關節,溫家寶給了發改委一紙批示,實際上對該項目放行。(3)在現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類似的污染問題已經完全無解;啟東事件說明,反對中外資本家污染,很可能成為中國未來社會和政治運動的主要內容之一。(4)愛國人士必須高度重視環境污染問題,支持一切群眾的反污染鬥爭,支持一切給中外資本家增加困難和成本的鬥爭,同時積極向群眾宣傳,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環境。


上周末(7月28日),在上海長江口對面的江蘇南通的啟東市,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抗議事件,民眾掀翻汽車,衝進當地政府,表達對計劃進行的南通王子製紙廢水排海工程項目的抗議。

當天下午,該事件已基本平息,官方也於當天上午發布公告稱「永遠取消有關王子製紙排海工程項目」。中國官方隨後派出了數千名武警在當地維持秩序,中共中宣部也嚴令召回了在當地採訪的全部國內記者,並嚴禁相關反思性報道。

本台記者獲得的一份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在2005年初向溫家寶總理的呈文中,他對日本造紙巨頭王子製紙在南通的這個號稱投資20億美金的造紙基地的環保問題提出了質疑。

潘慶林曾留日學習,對日本政商頗為熟悉。

在函中潘慶林說,造紙行業是純資源消耗,加上水污染、空氣污染,在日本這個處處乾淨的國家,已經很不受到歡迎,幾年前,王子製紙就著手推行就近(為了日本方便用紙)移向中國的策略。

據說,當時由於江蘇地方政府違規批複工廠,被中央制止,現在,王子又多次派出諸多要人到中國進行訪問,並通過國內各種途徑打通關節,進行全方位遊說。

他呼籲溫家寶和國務院慎重對待審批這一項目,權威資料顯示,2005年4月份溫家寶批示要求,「發改委查告」,該文也轉呈時任發改委主任的張平辦理。

從後來項目審批推進來看,很難推斷,潘慶林的這一呈文和溫家寶的批示,對該項目是否有實質性的阻礙和延緩。

但事實是,南通王子造紙的項目在去年就已經投產,而目前的中水排放口設置在長江,正在上海目前自來水的主要取水口長興島青草沙水庫的上游。

或者可以理解為對溫家寶批示的一種交待,王子製紙規劃了環保配套項目,污水「排海工程」。

這一項目從南通廠區出發,貫穿了整個啟東,目標以把造紙廠的廢水,通過上百公里的管道,排放到到啟東塘蘆港外海,這裡是啟東的呂四漁港所在地,自然引起了漁民和啟東市民們的不滿。

但客觀的說,相對長江口來說,外海環境容量更大,相對更為環保。某種程度上,激怒保護家園這一無可厚非的訴求出發的啟東市民,正是這一環保工程。

而這一項目在啟東民眾壓力下的「永遠取消」,事實上,使長江中下游流域區域環評缺失下,大規模工業發展帶來的污染亂象進一步凸顯。

事實上,有許多環保業內人士相信,相對於王子製紙這樣的大型造紙工廠,遍布長三角的中小型造紙上,單位產品的污染更加嚴重,而且更加難以規範和管制。

《第一財經日報》的一篇報道描述了長三角一家小型造紙廠水處理的現狀。

造紙廠的正規排污渠道只有一個,當地政府目前實行的是在線監控,也就是政府規定的在線排放口。排污環節中可以做的手腳很明白:「加暗排口,也就是偷排,繞過在線監測的排放口,偷排污水。」

以前管得松,偷排污水很普遍,但從去年開始嚴查了。他們廠里的偷排污水通道已經被封,被罰的款額也讓他們意識到,作為污水量不高的小型造紙廠,偷排的利益算上被罰款的風險幾乎為負。再加上處理污水的成本因為量小也並不算太高,所以偷排污水就沒了動力。

2011年,這家工廠一共交了2.5萬多元排污費。在當年大約200萬的利潤中,排污成本估計是5萬。

中國的環保法規規定,造紙廠生產出的污水必須經過二次處理,達標后才能排入江河湖海。

類似的大小造紙廠,正在日夜排出經過處理的污水,這些污水如果達到了國家排放標準,就被稱為中水。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膜材料與工程中心教授王曉琳認為,企業說的中水有時候很可能是處理過後仍不達標的污水,並非真正意義上達了標的中水。

王曉琳說:「處理成合格達標的中水並不需要特別的先進技術,都是些常規的技術,一般造紙廠都可以做到。關鍵是要花錢,是費用上的問題。」

王曉琳進一步舉例,比如江浙一帶的精細化工廠,要將一噸污水處理成達標的中水,可能需要花費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高昂費用,這可能是中小企業目前的利潤水平所無法承擔的。

事實上,即便是處理達標的中水排放,也有一個環境容量的問題。具體到對啟東事件來說,一個很大的悖論是排江還是排海。

雖然人人痛恨污水,但現實是在現代工業經濟環境下,工業廢水是我們生活環境的一部分,我們必須與污水共處。

當污染物進入水體,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得以降低,經過一段時間后,水體往往能恢復到受污染前的狀態,這就是水體自凈。流速、流量越大,水的自凈能力越強,因此,海洋的自凈能力必然大於一般的江河。

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1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指出,陸源排污仍是影響海洋的主要原因。

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所在的東海海域,59%的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受到排污較重或嚴重影響;山東青島88%的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不能滿足所處海域的海洋功能區要求,環境質量受到污染影響。

上海海洋局副局長朱石清認為,污水排海只是現階段的一種過渡的辦法,想要治理污染,根本措施還是從源頭上收集污染源,並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程度。

但無論是收集污染源還是提高污水處理廠處理程度,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投資。同時往往還涉及拆遷、交通等市政問題。

當然,並非所有的污水都提倡排向海洋,畢竟海洋的環境容量也是有限的。尤其在環境敏感的海域,比如,在啟東海域,就有知名的呂四漁港,啟東海岸線上還有大量的海洋養殖分佈,這裡富饒的漁獲,養活了沿岸的許多漁民,他們當然不願成為污染的犧牲品。

他們的訴求也有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三十條規定,在海洋自然保護區、重要漁業水域、海濱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不得新建排污口。

這樣的衝突,也許短期之內沒有終極的解決之道。

從經濟學理論上,或者可以通過排放者向漁民支付一定費用,達成某種程度的均衡;從環境法制上看,長江中下游的環境容量是否達到了極限,新的大規模排放的工業的審批,需要規劃環評,也需要公眾的參與和權衡。

目前這種禁止報道,禁止訴訟,禁止抗爭的做法,顯然只是推遲和掩蓋了衝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9: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