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泰晤士報前總編:為假打球員鼓掌 英媒嫉妒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8-2 2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8/2  消息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中國、韓國和印尼四對女子羽毛球雙打組合在倫敦奧運(專題)小組賽最後一場比賽中,因「未儘力爭勝、打假球」而被取消資格一事不但在中文媒體上掀起軒然大波,在英國媒體也引發論戰。  

  在英國多數主流媒體的報道和評論均支持國際羽聯和國際奧委會的決定同時,也有知名評論人對事件處理方式提出批評。  

  媒體文誅筆伐  

  英國右翼報紙《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路版的文章雖然語氣較極端,但基本代表了英國主流媒體的意見,認為這種「與奧林匹克精神相悖」的做法是應該令人羞恥的。  

  《每日郵報》文章甚至發表使用了誇張性巨大大寫字體作標題的文章,讚揚「無恥的運動員被踢出比賽」的決定。  

  另外,中間右翼的《太陽報》、《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和左翼的《衛報》網路版雖然報道沒有上述媒體的那麼極端,但是也是及時以非常顯著的位置報道了奧運(專題)羽毛球「爭輸爭議」,多數網上留言讀者也表示懲罰措施正確應該。  

  英國獨立電視台(ITV)則突出報道了中國新華社記者對羽毛球運動員消極比賽「丟球丟人」的點評。  

  打抱不平

  在主流媒體對國際羽聯和奧委會取消四對選手比賽資格決定一片叫好中,也有知名評論人發表文章為中國和其他受影響的隊員打抱不平。  

  重量級媒體人、學者和作家,歷任《泰晤士報》和《倫敦晚旗報》總編的西蒙·詹金斯爵士(Sir Simon Jenkins)目前是《衛報》的特約專欄作家。他在事件發酵后立即發表文章,為中國選手鼓掌助威。  

  他在「為中國羽毛球運動員鼓掌——她們只是想贏得獎牌」的文章中指出,現代奧運(專題)本來就不是一個給普羅大眾設計的表演項目,而是每個有實力的國家都大量投資以期贏得更多獎牌的競技場。他寫到:「對中國和韓國運動員的指責有失公允,因為她們只是想方設法去奪取獎牌。」「每個國家都一提到奧運就與獎牌和國家榮譽聯繫在一起,」他說。「因此單單批評中國和韓國人有錦標主義實在虛偽。」  

  詹金斯爵士還認為,之所以英國媒體動輒對中國運動員文誅筆伐,或許是因為英國奧運代表團這次表現欠佳,有些酸葡萄心理。他最後詼諧地寫到:「沒注意到BBC連網站首頁的獎牌榜都摘掉了嗎?」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8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8-2 22:03 | 只看該作者
2012/8/2  消息來源:網易體育


  外國媒體一邊倒地將矛頭指向了中國,並稱中國隊總在欺騙,一手遮天。

  8月1日,中國代表團再次成為2012倫敦奧運(專題)會的焦點——繼外國媒體不停質疑葉詩文服用禁藥才得以屢創佳績后,國羽在前一晚女雙比賽中的「讓球風波」,也成了甚囂塵上的最熱話題——連同中國選手在內,總計有四對選手被世界羽聯剝奪了繼續比賽額資格,但外國媒體卻一邊倒地將矛頭指向了中國,並稱中國隊總在欺騙,一手遮天。

  英國眾多媒體紛紛引用英國羽毛球名將,雅典奧運(專題)會混雙銀牌獲得者蓋爾·艾瑪的說法當做評論標題,認定世界羽聯剝奪四對、八名選手奧運(專題)資格的做法相當正確,並指出中國隊在羽毛球界的「特權」早已是人人皆知。

  「中國選手的做法讓人作嘔,如果我有權利裁決,我肯定要求將她們禁賽終身。中國隊總在欺騙,這早已不是新聞,在羽毛球領域他們總是在一手遮天。」在蓋爾的言論指引下,英國媒體紛紛發難,指出中國體育在其所有優勢項目內,都有著類似行徑,「乒乓球、跳水等等項目,中國隊總有他們自成一套的邏輯。」——言下之意,讓球、黑幕、甚至禁藥都是「水到渠成」。因為,現在每每提起中國代表團,英國媒體就總會加上一句「葉詩文難以理解的表現讓人驚詫」,而這句話的前後,也總會涉及「興奮劑」三個字。

  「中國代表團是一個奇怪的組織,他們像是機器一樣生產著金牌,奧運會之於他們只是一個爭名奪利的舞台,而非為了更高更快更強。」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68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