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清四位公主的悲慘命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彩貝一一 發表於 2012-7-30 1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下面所要介紹的4位皇女,除皇十一女為嫡出外,余者均為庶出;除皇十三女於不惑之年離世外,余者均不幸早逝;其擁有的共同特點就是關於她們的史料十分鮮見,因此她們的故事大家也一定不熟悉。我們將其暫列如下,以饗廣大讀者。

  封誥低來為哪般

  太宗第十女,生於天聰九年(1635)十月二十一日,其母為庶妃納喇氏,太宗第六子高塞(康熙年間封鎮國公)為其胞兄,皇十三女是其胞妹。皇十女生前所受封號為縣君,僅相當於貝子之女。封誥低來為哪般?表面上看,是皇十女出身卑微致使其獲封的品級很低,但實際上這是在貶低清太宗,因為其父生前貴為一國之汗乃至皇帝,豈是貝子所能涵蓋的?但事實如此,其根源在於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與制度,與他人無涉。

  順治八年(1651)八月,17歲的皇十女嫁給了瓜爾佳氏圖賚之子,即時為一等公的輝塞。說起額駙輝塞的家世,那可真是赫赫有名。輝塞的祖父乃是后金國的開國勛臣費英東,在《清史稿》所記之大清臣子的列傳中,費英東名列第一。終太祖一朝,費英東衝鋒陷陣,所向披靡,太祖贊其為「萬人敵」。而輝塞的父親圖賚則是費英東之第七子,隸皇帝直轄的滿洲正黃旗。太宗朝,輝塞之父圖賚承勇武之家風,于軍中亦銳不可擋,大凌河之役擒明援軍統帥張春,松錦之戰拔塔山、杏山二城,清軍入山海關,圖賚又率前鋒軍於一片石大敗李自成之唐通所部。此後,劉方亮(李自成之大將)、史可法(明朝守揚州之忠臣)、明福王朱由菘、明魯王朱以海和明唐王朱聿鍵等都是其手下敗將甚至刀下之鬼,其兵鋒從河南至陝西,再至江南以至福建。順治三年(1646),47歲的圖賚於浙江金華因病逝世,作為長子的輝塞襲父爵,為一等公。不料,因圖賚生前直言不避諸王,甚至對攝政王多爾袞也敢當面聲色俱厲地「詰問」,故死後被人誣告而獲罪,以致輝塞被奪官爵並籍沒家產。順治帝親政后,知圖賚無辜,遂復輝塞一等公爵,還其資產。從時間上看,皇十女下嫁之時正處於順治帝親政后的撥亂反正時期,估計此舉有對輝塞蒙冤而予以安撫補償之意。不幸的是,皇十女婚後不足3個月,額駙輝塞即猝然離世,使得皇十女雖青春年少,從此卻要心如枯木朽株般地獨自過活。10年後的順治十八年(1661)八月,皇十女辭世,時年27歲。

何鄉為樂土

  太宗第十一女,生於崇德元年(1636)三月二十五日,太宗第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后封和碩襄親王)為其胞弟,其母為太宗之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娜木鐘,亦即林丹汗之多羅大福晉囊囊太后,於崇德年間位列五宮后妃之麟趾宮貴妃者。故皇十一女屬嫡出,初號固倫公主。

  順治四年(1647),12歲的皇十一女嫁給了蒙古阿巴垓部博爾濟吉特氏噶爾瑪索諾木。阿巴垓部位於張家口正北,距京師1000里左右,北臨大漠,東鄰阿巴哈納爾部,該部領主為成吉思汗之弟布格博勒格圖的後裔。阿巴垓部初附漠南蒙古之察哈爾部,后不堪林丹汗凌虐而依漠北喀爾喀之車臣汗。阿巴垓部共有兩位領主,其一即是娜木鐘之父額齊格諾顏。天聰九年(1635),太宗納其女為東宮側福晉,並於崇德元年(1636)封其女為麟趾宮貴妃,故崇德四年(1639),額齊格諾顏率其部眾歸附了后金,於崇德六年(1641)被太宗封為扎薩克郡王。而阿巴垓部的另一位部主都思噶爾濟農之子噶爾瑪索諾木,就是皇十一女所嫁之額駙。因此,皇十一女屬回嫁阿巴垓部,是為清廷欲密切兩者間關係之重大舉措。

  皇十一女的定婚宴是在紫禁城內的太和殿舉行的。當其時也,以輔政豫親王多鐸為首的和碩親王以下、牛錄章京以上、漢文武三品官員以上,俱身著朝服齊集於太和殿前,設盛宴。時為阿巴垓部領主的都思噶爾濟農率其子噶爾瑪索諾木先謁拜皇太后即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濟農之妻率眾女眷亦隨之叩拜。然後,順治帝御太和殿,都思噶爾濟農又帶領其子噶爾瑪索諾木再行三跪九叩頭禮。與盛京時男賓於崇政殿聚會、女眷於清寧宮筵宴相仿,清入關后,皇女舉行婚宴的儀式變為男賓會於太和殿,女眷集於皇太后所居之宮,皇次女、皇三女、皇四女、皇六女以及皇七女都出席了此次定婚宴,如果再加上準新娘皇十一女,公主之人數竟多達6位,這是自太祖、太宗及世祖(即順治帝)三朝以來,皇女聚會人數最多的一次,稱得上是盛況空前。

  只可惜清初歷史上,太祖朝和太宗朝的皇女中都存在著一個悲劇現象即夭逝,皇十一女也沒有逃脫出這個魔咒——婚後還不滿3年,即於順治七年(1650)七月去世,年僅15歲。娉婷顏似玉,何鄉為樂土?作為太宗朝壽命最短的公主,皇十一女葬於塞外蒙古阿巴垓部。順治十三年(1656)六月,皇十一女被追謚為「固倫端順長公主」。

  皇十一女雖早逝,但清廷將這位嫡出之固倫公主回嫁阿巴垓部之舉措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順治八年(1651),阿巴垓部領主都思噶爾濟農率部從漠北來歸,亦被封為扎薩克郡王。從此,阿巴垓部分成了左右兩翼旗,皇十一女之外祖父額齊格諾顏掌左翼旗,其公爹都思噶爾濟農掌右翼旗。而額駙噶爾瑪索諾木與皇十一女成婚後不久,即被授予一等子爵。皇十一女去世后,順治十三年(1656)五月,順治帝又以其伯父和碩禮親王代善之第十二女復嫁與噶爾瑪索諾木,以示清廷對蒙古阿巴垓部之恩遇。后,噶爾瑪索諾木加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三年(1664),噶爾瑪索諾木去世。

幽人自來去

  太宗第十二女生於祟德二年(1637)三月十五日,只知其母為太宗之庶妃,但姓氏不詳。因為是庶出,故皇十二女初封鄉君品級,級別較皇十女的縣君又低一級,僅相當於鎮國公、輔國公之女。

  順治八年(1651)八月,15歲的皇十二女下嫁時任頭等侍衛的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班第。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皇十二女去世,時年42歲。額駙班第於康熙十年(1671)任理藩院侍郎,康熙三十年(1691)升任理藩院尚書,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離世。囿於史料的匱乏,對於皇十二女,只能介紹這寥寥數語,而任其幽人自來去。

  無可奈何花落去

  太宗第十三女與皇十女乃同胞姐妹,均為庶妃納喇氏所生。皇十三女生於崇德三年(1638)七月初七日,太宗第六子輔國公高塞為其胞兄。皇十三女雖成年出嫁,但與皇九女一樣,終生未獲任何封號或謚號。

  順治九年(1652)二月,15歲的皇十三女下嫁副都統瓜爾佳氏拉哈。端端體態,皎皎姿容,都沒有擋住生命的無常,順治十四年(1657)四月,無可奈何花落去——時年20歲的皇十三女離開了人世。而額駙拉哈則卒年未詳。

  總而言之,上述4位皇女經歷雖各不相同,但比較之下,或為庶出以致封誥偏低,甚而沒有獲封,或因早逝而聲名不顯。故這幾位皇女惺惺相惜,一身苦兮何足嗟,宮中更有同命人。
沙發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2-7-30 16:39 | 只看該作者
生在帝王之家的悲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彩貝一一 發表於 2012-8-2 08:53 | 只看該作者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2-7-30 16:39
生在帝王之家的悲哀

是啊……還是現代女性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9

主題

1452

帖子

22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76
4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8-2 09:33 | 只看該作者
民女常嘆生活苦,哪知帝女也悲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彩貝一一 發表於 2012-8-2 10:53 | 只看該作者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8-2 09:33
民女常嘆生活苦,哪知帝女也悲哀。

各個時代,悲哀的內容不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