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CNN「神奇」統計助美國獎牌榜「力壓」中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7-31 1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四月網          2012-07-31

  核心提示:7月31日,倫敦奧運激戰正酣。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旗下的《體育畫報》(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網站卻突然讓人有點「看不懂」。原來,31日還在獎牌榜上齊頭並進的中美兩國(同為17塊獎牌)突然「分出高下」,美國多了一枚獎牌,變成18塊;而中國少了一枚,只剩下16塊,於是就只能「屈居」美國之後了...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截止7月31日14點30分,《體育畫報》網站的奧運獎牌榜上,依然是美國以18枚獎牌「力壓」中國。
   相關鏈接: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 ... nav&sct=hp_nv_a


(圖片來源: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網站截圖)


  同一時間,新浪網以及大多數媒體的獎牌榜上,中美兩國的獎牌數還是相同的「17塊」


(圖片來源:新浪網截圖)


  那麼,中國的一枚獎牌是怎麼「少下去」的,美國的一枚獎牌又是怎麼「多出來」的呢?

  中國的獎牌是怎麼少下去的

  孫楊「果然」成了韓國人?


  進入到「獎牌明細」頁面,四月網小編終於發現了中國獎牌榜變魔術的「奧妙」所在。原來,在今天剛獲得男子200米自由泳銀牌的孫楊,居然被《體育畫報》當成了韓國人,中國的獎牌總數自然也就少了一塊。

  相比之下,之前升旗時擺烏龍,將中國國旗放在韓國國旗下面的倫敦奧組委已經算是「可以理解」了——至少還沒有搞錯旗。(什麼?你說朝鮮女足...)

  延伸閱讀:
倫敦奧運朝鮮女足介紹錯用韓國國旗 英網友自嘲調侃


兩面韓國國旗「高高飄揚」
(圖片[來源: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網站截圖)


  解開了中國獎牌數「變魔術」之謎,我們再來看一看,美國的一枚獎牌又是怎麼「多出來」的。

美國的獎牌是怎麼多出來的
美國對法國的怨念?

  看來看去,四月網小編髮現獎牌榜的疑點似乎在柔道女子57公斤級別上,《體育畫報》在這個項目上「奇葩地」為美國代表團多統計出來一枚銅牌。在獎牌明細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Marti Malloy」和另一個「美國人」「Automne Pavia」並列第三名,拿到了兩枚銅牌。


兩面美國國旗「高高飄揚」
圖片來源: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網站截圖)


  可是,當我們搜索「Automne Pavia」時,瀏覽器里跳出來的,卻是一個漂亮法國妹子的照片。


上圖為「美國人」Automne Pavia(圖片來源:網路)


  原來,熱情的《體育畫報》把女子柔道銅牌得主、法國姑娘Automne Pavia也當成了美國同胞,所以,美國代表團才會多出一枚銅牌,也最終得以在獎牌榜上「力壓」中國代表團。

  只是,《體育畫報》做為全球發行量最大的體育雜誌;「sportsillustrated.cnn.com」做為CNN旗下的著名體育網站,犯下如此低級錯誤,實在是讓人傻眼。難道是因為美國對在游泳項目上連續輸給法國「怨念太大」?

  延伸閱讀:
美媒吐槽:美國男子體操隊只要贏了法國就是勝利!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7-31 16:05 | 只看該作者
原來以為,把孫楊「變」為韓國人的,肯定是韓國「專家」。想不到美國媒體捷足先登「搶功」了!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7

主題

1128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3
裘世石 發表於 2012-7-31 16:42 | 只看該作者
失誤在所難免。要是硬向主觀故意上靠攏是不是有點鄰人偷斧的意味在裡面啊。奧運本身就是一個娛樂而已,誰在榜首真的哪么重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4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7-31 22:51 | 只看該作者
把孫楊「變」為韓國人難道是失誤?中國和法國運動員在賽場任何地方出現都有明顯標誌。

專業媒體造假又是為什麼呢?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5
zjd713 發表於 2012-8-1 00:44 | 只看該作者
「失誤」??「造假」??呵呵~~這個評判標準難把握啊,主要看大眾的心理寬容度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6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2-8-1 03:39 | 只看該作者
這個錯誤說來很有意思。有意思之處不在於本文,而在於文章之外。
平心而論,造假也好、失誤也罷,這個「錯誤」本是一樁小事。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人們大多太。。。怎麼說呢?。。。小心眼?

《體育畫報》如果只在美國和中國獎牌上犯這樣的錯誤,那麼它大抵是故意的,太小心眼了!
那麼各位看官呢?
    西方的擁戴們自然會說:「這是一個小錯,誰不犯錯呢,是吧?你們太政治」;
      可是大家想想,如果這個錯誤發生在中國的權威體育刊物上,這些人會怎麼表現?
   中方的擁戴呢?這不,就把此文發表出來,還認認真真地批判一番。

人,很有意思,心狹量窄大概是人的本性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

主題

16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951
7
粒子在 發表於 2012-8-1 06:31 | 只看該作者
西方擺烏龍的事太多了.尤其是美國.,只要不牽扯到國家利益,美國人到是很大方,很寬容.
如果牽扯到國家利益,那就不客氣了.這是美國作風.

我們是否在這方面也應該像美國學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8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8-1 06:43 | 只看該作者
其實CNN也是意志很欣賞葉詩文的:

童年葉詩文是CNN關注的現象級天才 前教練贊幾十年一遇京港台時間:
2012/7/31  消息來源:網易體育  
注意:新聞源於各大新聞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歡迎留言打假!
               
童年葉詩文是CNN關注的現象級天才 前教練贊幾十年一遇

  葉詩文在倫敦奧運(專題)會一戰爆發,但其實她早就被稱為天才少年,無論是著名教練還是國外媒體,都為她的天賦所折服過。

  網易體育7月31日報道:

  葉詩文告訴世界什麼叫奇迹,但倫敦奧運(專題)會只是她征服世界的舞台,別看只有16歲,其實早在這之前,葉詩文已經被譽為「90后現象級天才」,倫敦奧運(專題)會上的爆發與其說是一戰成名,還不如稱為天才從量變到質量。

  2010年4月的紹興全國游泳冠軍賽上,14歲的葉詩文就初露鋒芒,以2分10秒32奪得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冠軍,幼小的年齡,還是在沒有穿高科技鯊魚泳衣下完成的成績,得到了國家游泳隊總教練么正傑的青睞,「在這些年輕選手中,讓我眼前一亮的是葉詩文。」

  中國游泳隊前總教練陳運鵬對葉詩文的評價是:「她是真正的幾十年一遇的天才,在我多年的游泳教學經歷,還從沒有看到過水感這麼好的運動員。」都說成功是99%的努力加1%的天賦,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抹殺天賦,往往那1%的天賦決定了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毋庸置疑,能在15歲時就集全國、亞運會和世錦賽冠軍於一身,誰都無法否認她是一個天賦異稟的選手。雖然身高只有1.6米,但有一雙爆發力極強的大腿,42碼大腳能夠在水下提供更強勁的動力,肺活量大使得她在世錦賽200米混合泳決戰最後50米自由泳堅持四下一呼吸,這令很多人望塵莫及。縱然擁有出眾天賦,葉詩文卻從未放鬆對自己要求,啟蒙教練魏巍回憶道:「你讓她游多少米,她都會完成。」

  與生俱來的天賦和不懈的努力,葉詩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佔人們的眼球,廣州亞運會時只有14歲的她收穫200米混合泳過和400米混合泳2枚金牌,這其中200米混合泳成績排名當年世界第一,400米混合泳是當時世界第二好成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時就下了結論:「2012年倫敦奧運會,葉詩文將是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從初出茅廬到省運會冠軍、亞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再到奧運冠軍,葉詩文僅用了4年的時間,成長速度之驚人,只能解釋為他本身就是天才,本身就是奇迹代名詞。

  自古英雄出少年,從成名軌跡來看,葉詩文不是以黑馬身份奪得奧運金牌,但正如她所言沒想到破世界紀錄,自然而然,更沒有想到最後50米的衝刺秒殺羅切特。但別忘了,天才帶給我們的永遠是不可思議,而這種不可思議在葉詩文的身上持續得到體現。14歲時就入了國家隊總教練的法眼,就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為自己押注,當倫敦奧運會又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完成大逆轉奪冠時,你可以說她的爆發是一鳴驚人,卻不能抹殺他質變到量變的過程也像大多數成功人士一樣遵循規則,只不過她總是讓成功大踏步的提前到來。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29 )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20: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