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年奧運奇聞:跑54年的馬拉松 頒獎國歌奏錯三次

[複製鏈接]

499

主題

1452

帖子

22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8-1 2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摘自《天天新報》2008年8月10日第18版,原載於《圖說奧運奇聞趣事》,作者,季一德,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了,原題:奧運奇聞趣事
百餘年奧運路,究竟有多少奇聞逸事?本書以一文一圖的形式,按時間順序,敘述了自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來歷屆奧運會上發生的各種趣事。
張冠李戴的頒獎
1900年巴黎奧運會投擲比賽被安排在一所公園的密林中進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賽場的中央長著一棵參天大樹,實在是礙手礙腳。上屆奧運會冠軍、美國選手羅•加勒特便栽在這上面,他的鐵餅全部「準確」地打在樹杈上,成績也就可想而知了。匈牙利選手魯•包埃爾脫穎而出,以36米06的成績奪得冠軍。
「鐵餅項目的冠軍將授予魯•包埃爾!」包埃爾興高采烈地登上了頒獎台。
國歌奏響了,國旗升起來了。但讓包埃爾吃驚不淺的是國歌並非是他那耳熟能詳的曲調,難道一夜之間國歌就已改掉了?他再看那面冉冉上升的國旗,居然是星條旗!包埃爾終於恍然大悟,工作人員張冠李戴了。不用說,那首曲子便是《星條旗永不落》了。
「我抗議!」包埃爾跳下領獎台,徑直向工作台走去。「我是匈牙利人,不是美國人!你們快把旗降下來!」
「什麼?匈牙利人?」工作人員聽呆了。田徑項目比賽至今,幾乎都是美國人獲得冠軍,匈牙利人拿了金牌著實出乎意料。
旗幟終於找來了,經包埃爾認可后緩緩升起來。但樂隊卻一錯再錯,他們這次演奏的曲子包埃爾倒一下子便聽出來了,是奧地利國歌。他第二次向奧組委提出抗議。這次發獎儀式一共搞了三次,才勉強結束。
跑了54年的馬拉松
1912年7月14日的中午,烈日烘烤著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第5屆夏季奧運會的馬拉松賽在此拉開了序幕。起跑線上,35名選手還未起步就已汗流浹背了。隨著一聲發令槍響,他們都忙不迭地簇擁在一起賽了起來。不多一會兒,彼此間距離拉開。
由於酷熱難當,有一半選手退出了比賽。第一位到達終點的是原籍愛爾蘭的南非人麥克阿瑟,成績為2小時36分54秒8。緊接著,大多數運動員也一個挨一個地賽完了全程。約摸又過了一個小時,第34名運動員挪威的奧•奧爾森終於賽完了全程。這時,賽場上只剩下最後一名選手了,終點線上的裁判員們耐心地等待著他的到來。可是等啊等,不知等了多久,始終不見人影。這時,大會組織者已查明,這位未到終點的運動員是個名叫金栗志藏的日本人。大會組織者馬上與警方取得聯繫,要求協助找人,同時通知電台播放尋人啟事。
正當賽場內外為尋找金栗志藏忙得不亦樂乎時,金栗志藏本人卻早已安然無恙地在一位好客的瑞典人家裡大喝飲料、美酒。原來金栗志藏在這次馬拉松賽跑中開始跑得很不錯,可是由於天氣太熱,他漸漸體力不支,很快落在了最後10名左右的人群里。他一面堅持跑著,一面在四處張望,心想:要是有個善人送來什麼飲料喝喝該有多好啊!忽然,他看到有家瑞典人在花園裡進行野餐,他不假思索地跑了過去,向那人比劃著,表示想喝水。當他接過瓶子,把餘下的覆盆子果汁一飲而盡時,原先落在他後面的運動員都先後超了上去。這時,他望著一個個遠遠而去的對手,心裡一急,喉頭的干火又躥了上來。他還是感到渴。那家瑞典人已覺察到這位運動員還沒喝個夠,便打著手勢請他去家裡喝個夠。金栗志藏明白了對方的意思,欣然前往。不僅喝了個痛快,而且還美酒佳肴地飽餐了一頓,然後樂不思蜀地倒頭便睡。他醒來時,天已經太晚了,不能再返回到比賽中。這家人給他一身衣服,並且送他登上了去斯德哥爾摩的火車。金栗志藏感到很尷尬,他悄悄地乘船返回了日本。
金栗志藏到底去了哪兒呢?有人說他一直在跑著,試圖找到返回體育場的路;另一位目擊者說,人們最後見到他的時候,見他一手抱著一個漂亮的瑞典姑娘……
1962年瑞典馬拉松賽是金栗志藏失蹤50周年紀念日,一名斯德哥爾摩的記者被派遣到日本,去尋找這位令人困惑的選手,這名記者經過多方打聽調查,發現金栗志藏在日本玉名鎮一所學校教地理。金栗志藏原先不知道他在瑞典已達到了被崇拜的地位。聽了記者的敘述后,十分感動。5年後,即76歲那年他返回斯德哥爾摩開了一家百貨店。後來,他被帶到奧林匹克運動場,瑞典人高興地看到他慢跑撞線,完成了他54年前開始的馬拉松比賽。
兩性人震驚世界
波蘭女運動員瓦拉謝維奇總共49次登上美國和波蘭的全國冠軍寶座,是田壇上的傳奇人物。
1911年4月11日,瓦拉謝維奇出身在波蘭的維什霍沃一個體育世家。1914年,父親受到波蘭政府的迫害,被迫乘船橫渡大西洋到美國克利夫蘭謀生,只有3歲的小瓦拉謝維奇也隨之前往。移居美國后,她仍是波蘭公民,未加入美國籍,但名字改成了斯特拉•沃爾什。
1929年,瓦拉謝維奇18歲,她以7秒6的傑出成績跑完60米,成了當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子。第二年,她鋒芒畢露,在全美田徑賽上,力挫群芳,在100米、200碼(182.88米)和跳遠的3項比賽中,奪得全部冠軍。從此,她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田徑女明星。在這一年舉行的世界女子運動會上,瓦拉謝維奇更是出盡風頭,一口氣拿走了3項短跑冠軍。
1931年,瓦拉謝維奇婉言拒絕接受美國奧林匹克代表隊的聘書,於1932年毅然代表自己的祖國——波蘭,並用在波蘭的原名參加了在洛杉磯舉行的第10屆奧運會。
在奧運大賽中,瓦拉謝維奇的名字第一次登上了奧運會的冠軍榜。女子100米跑的比賽,有來自10個國家的20名短跑女將參加角逐。通過預賽,瓦拉謝維奇獲得了決賽資格。在8月3日決賽中,雖然她起跑時慢了兩步,但跑至40米時已追上所有的對手,最後她以11秒9的優異成績,奪得了奧運會的金牌,她成了世界上突破「12秒大關」的第一女子。
在美國,她33次登上全國冠軍的寶座;在波蘭,她又是16次全國冠軍的獲得者。她不斷刷新兩個國家的全國紀錄,並且在50米跑、60米跑、8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1000米跑等6個項目中13次改寫了世界紀錄,她的成績可與當代田徑巨星傑西•歐文斯媲美。
1980年12月4日,瓦拉謝維奇在超級市場,在暴徒槍擊中誤傷,腹部中彈而死。醫學界對她的遺體進行了解剖,驗屍官公布了一條爆炸性新聞:死者是一名男性。一時間輿論嘩然,當地波裔居民,憤怒萬分。1981年2月,經美國最高法院驗屍官再次檢驗后發表公告:「瓦拉謝維奇活著和死去時都是一名女性……」方才平息風波。
五花八門的開幕式
由於蘇軍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公開抵制參加奧運會的有66個奧委會,占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國家地區奧委會五分之二,使參賽國家只有81個。這是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最低數字。
有趣的是,這場廣泛的抵制運動,迫使國際奧委會修改了規定,即可以使用國家奧委會的旗幟,如果國家奧委會沒有旗幟,可以使用國際奧委會正式旗幟,除了旗手以外,不要求任何人列隊出席開幕式和閉幕式。在授獎儀式上,就可以不奏國歌,代之奏奧林匹克之歌。
這種稀奇古怪的方案訂下之後,在莫斯科賽場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實施。7月19日,火炬手——蘇聯的三級跳遠冠軍維克多•薩涅耶夫在中央體育場繞場一周之後,把火炬交給蘇聯籃球名將謝爾蓋•別洛夫點燃了塔上的火焰。揭開了第22屆奧運會的序幕。
首先進入大運動場的是穿著古希臘服裝的姑娘,由高頭大馬拉著古希臘的戰車,車上裝飾著奧林匹克的旗幟。
分列式入場仍然以希臘為先導,但是緊跟著的澳大利亞隊舉的不是該國的國旗,而是奧林匹克五環旗。本屆入場式有16個國家只舉奧林匹克五環旗,有10個國家的代表隊入場的只有1名代表走在奧林匹克旗的後面,這就使得入場式顯得有些冷落。與上屆蒙特利爾奧運會根本無法相比。當以這種方式使東道主難堪的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瑞士、聖馬利諾入場時,蘇聯電視台把鏡頭一晃而過,因為蘇聯人不希望把這些尷尬的場面袒露在世人面前。當西班牙隊手持奧委會旗入場時,新當選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該隊走過主席台時站了起來……
只有一位「觀眾」的體操比賽
體操從1896年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可是,在1949年以前,奧運會體操比賽沒有統一規則,賽場上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
在第14屆奧運會的體操比賽中幾乎每個運動員做完動作后,裁判員都要因為評分懸殊而唇槍舌劍,爭論不休。以致這屆奧運會的體操大賽,變成了「裁判之戰」。
每天下午體操比賽開始,一直拖到深夜還沒結束。別說運動員被弄得疲憊不堪,毫無最佳競技狀態可言,觀眾也是深惡痛絕,紛紛退席以示抗議。
有一天深夜,體操比賽結束,卻有一位忠實的觀眾,仍坐著托腮凝神,好像看得十分認真。正當工作人員打算上前看個究竟時,那個觀眾突然從座位上摔了下來。「喂,你怎麼啦?」好奇的工作人員問道。「哦!抱歉,我睡著了,還夢到裁判員由唇槍舌劍變成了真刀真槍,所以一下子驚醒了。真可怕!比賽結束了嗎?」
夫妻同日同場雙奪冠
赫爾辛基奧運最出色的田徑運動員要數捷克斯洛伐克的扎托倍克。
那天下午,扎托倍克站在秋陽高照的起跑線上,準備爭奪第一塊——5000米跑決賽的金牌。與此同時,他的妻子丹妮在跑道內的草地上,正與各國女英雄爭奪標槍金牌。
就在廣播里傳來扎托倍克以14分06秒的成績奪得5000米跑的金牌、平奧運會紀錄的同時,他的妻子奮力擲出手中的標槍,以50.47奪得冠軍,並打破奧運會紀錄。
獲得第一枚金牌和妻子奪得桂冠,使扎托倍克十分興奮。在10000米跑比賽中,他再接再厲,又以29分17秒的成績奪得第二枚金牌。
在田徑比賽最後的一天的馬拉松比賽中,扎托倍克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68名高手爭奪這枚最引人注目的金牌。比賽一開始,英國人比塔斯像炮彈那樣沖在前頭,到了15公里的時候,扎托倍克和瑞典的雅斯松已經趕了上來。在轉折返回的路上,扎托倍克施展出他的絕招,以風馳電掣般的衝刺速度沖向終點,以2小時23分3秒2的成績,摘取桂冠並打破奧運會最好成績。扎托倍克一人連獲5000米、10000米和馬拉松跑3項冠軍。在世界運動史上,當時還沒有人像他那樣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許多專家驚呼:這樣的水平已達到了人類的極限。
當這位少校軍官帶著3塊金牌回到布拉格的時候,他像戰鬥英雄那樣,受到人們熱烈的歡迎。他被授予「功勛體育家」的光榮稱號,他的生日,成了全國的慶祝日。在第15屆奧運會上,扎托倍克夫婦力展雄姿,出盡風頭,譜寫奧林匹克極其浪漫的一曲,難怪人們把這屆奧運會又稱作「扎托倍克奧運會」了。
1968年,他在反對蘇軍入侵宣言上簽名,被剝奪了上校軍銜,開除出黨,失去了工作權利。後來,他被迫到遠離布拉格的外地當清潔工,到鈾礦當開採工,這使他原來健壯的身體垮了下來。1991年,年已69歲的扎托倍克患腰背疼痛而無錢檢查,美國斯坦福大學為此開展募捐活動,幫助這位昔日的體壇英雄。2000年扎托倍克逝世,人們為他舉辦了一個國家元首級的葬禮,成千上萬的人們排列在布拉格街頭,為這位世界上最優秀的運動員祈禱。

六龍御兮共飛鵬,隨弛騁兮天地任西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17: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