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丈夫小禮

[複製鏈接]

499

主題

1452

帖子

22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7-28 2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丈夫,是個令我神往的稱呼和境界。於此常有片斷思緒,遂成此篇。

  何為大丈夫?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此說最著名,也最為高格之論,但大丈夫的思想行為並不局限於此。世事紛紜,人間萬象,可觀大丈夫之思想行為處,多矣。

  孟子褒揚大丈夫,同時又貶斥「小丈夫」、「賤丈夫」,兩相對照,可以更加明了孟子的大丈夫觀。所謂「小丈夫」,是指目光短淺、器局狹小的小人,「賤丈夫」,是指卑鄙貪婪之人。世間多有大丈夫,也多有小丈夫、賤丈夫。

  聖人、哲人、英雄、名士、非人人可以做得,大丈夫卻可以人人做得,猶如「人人皆可為堯舜」。

  轟轟烈烈做事的未必都是大丈夫,堂堂正正做人的定是大丈夫。

  小人物中有大丈夫,大人物中有小丈夫。

  明代哲學家呂坤說:「大丈夫不怕人,只怕理。」引申一下,則是:大丈夫越是頂天立地,越是情願腹地膜拜真理。其實,也正是因為「怕理」,才成了大丈夫。

  大丈夫不怕禍,只怕愧。晚明學者孫夏峰聞知有人以文字獄相傾陷,從容說道:「天下事只論有愧無愧,不論有禍無禍。」孫夏峰正是不怕禍、只怕愧的大丈夫。

  大丈夫貴在自立,不可有依人情結。

  大丈夫只爭名,不盜名。

  古人云:「大刀闊斧是丈夫見識。」此話不假,但一味大刀闊斧,只能算是莽丈夫見識,若補以細針密線,方成了大丈夫見識。

  孤軍最需要大丈夫氣概。

  能破自己心中賊者,方為大丈夫。

  達時兼善天下是大丈夫,窮是獨善其身也是大丈夫。

  是否為大丈夫,逆境時最嚴格、最無情面、最準確的考官和試金石,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死諫之臣是大丈夫,納諫之君也是大丈夫。死諫固為不易,納諫有談何容易?有道是「自古君王不認錯」,認錯納諫的君王便是大丈夫。魏徵死諫,固然是大丈夫,唐太宗納諫,也無愧是大丈夫。

  能治國者是大丈夫,能治家者也是大丈夫,能治國而不能治家者是殘缺的大丈夫。曾國藩說:「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他教子有方,乃是治家的大丈夫。

  俠客固然不能與大丈夫畫等號,但有了俠氣,便是有了幾分大丈夫氣質。

  戰場上勇陷敵陣的是大丈夫,刑場上不皺眉頭的是大丈夫,官場上不偏心、不愛錢的是大丈夫,商場上不取不義之財的是大丈夫,文場上敢說真話、不做昧心之文的是大丈夫,會場上雄辯而不驕人的是大丈夫,舞場上不動淫心的是大丈夫,情場上失戀不失態的是大丈夫。

  殺敵是大丈夫,自殺有時也是大丈夫。屈原投江,陳天華蹈海,老舍沉湖,都是大丈夫以身殉道的壯舉。
大丈夫與亡命徒皆不畏死,區別在於亡命徒視死如兒戲,大丈夫看重的事死得其所。

  有時敢死是大丈夫,有時敢活下去是大丈夫。

  聞知自己患的是重病、絕症后不失眠。便是大丈夫。

  景陽岡,飛雲浦,獅子樓,武松的「威武不能屈」大丈夫形象,早已刻在人們心中,實際上武松又是一位「女色不能淫」的大丈夫。潘金蓮美貌動人,武松卻不為其輕薄之舉所動,而是睜起眼來道:「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帶發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這真是一篇「女色不能淫」的大丈夫宣言。

  朱熹說:「大丈夫當容人,勿為人所容。」本此,大肚子彌勒佛乃大丈夫無疑。有對聯詠此佛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欲做大丈夫,當學學彌勒佛。不能容人,便是可笑之人。

  論事功,周郎乃大丈夫;論器量,周郎乃小丈夫。

  武大郎如果允許穆鐵柱進店當活計,即使個頭在矮,也算得上是大丈夫。

  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不改其樂,是大丈夫;居廣夏,乘轎車,當美食家,不改苦鬥精神,也是大丈夫。

  新民諺云:「書少非君子,無讀不丈夫。」前一句未必,后一句信然。此為崇尚知識的新時代之大丈夫觀。

  鬚眉中常有人滿身脂粉氣,裙釵中常有剛烈的大丈夫。明末清初的錢、柳夫婦正是這樣兩類人物。錢牧齋枉作了七尺男兒,柳如是卻頂天立地,氣雄萬夫。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是女性所作的噴涌著大丈夫豪氣的典型詩篇。

  自謂「心卻比男兒烈」的鑒湖女俠秋瑾,是既具大丈夫氣概又葆女性之美的典範。

  只在女人面前是大丈夫,不是真的大丈夫。

  楊子只「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卻不肯做,絕對是個小丈夫;墨子摩頂放踵而利天下,純然是一個大丈夫。

  司馬遷受了閹型,卻成了一個真正的大丈夫。

  魯迅所說的「中國的脊樑」,都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是中國大丈夫的代表。魯迅本人又是這「脊樑」的偉大代表,在近代以降的文化人中,魯迅堪稱第一大丈夫。

  自首書的作者一定不是大丈夫,檢討書的作者卻未必不是大丈夫。《翁中雜徂》是廖沫沙的檢討集,實則是一個大丈夫的抗辯書。
六龍御兮共飛鵬,隨弛騁兮天地任西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1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