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用「黃色」來表示情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中國古代,黃色是極其高貴的色彩,是皇家御用的,平民百姓不準用。

我們今天經常用「黃色」來指稱帶有明顯色情意味的東西,對此大家已經約定俗成。一樣事物只要被冠以「黃色」二字,往往就是「掃」和「打」的對象。

其實,在中國古代,黃色是極其高貴的色彩,是皇家御用,平民百姓還不準用呢。後來,「黃色」怎麼就「墮落」淫穢了呢?這中間的變化轉換,主要是受了西方的影響。

1894年,英國有本叫《黃雜誌》的雜誌創刊了,一批有世紀末文藝傾向的小說家、詩人、散文家、畫家等,圍繞該雜誌形成一個被稱為「頹廢派」的文藝集團。他們的作品,有時帶有一點色情意味,但不能算淫穢。

然而第二年4月3日,當時極負盛名的英國劇作家王爾德,因同性戀的罪名遭到逮捕。而逮捕他時的一個小插曲,使得《黃雜誌》名聲大受損害。當時報紙上說,王爾德在被捕時脅下還夾了一本《黃雜誌》,於是人們想當然地認為這雜誌和王爾德同樣是不光彩的,第二天就有人到《黃雜誌》的出版商門前示威,用石頭將櫥窗玻璃砸得粉碎。

其實王爾德被捕那天,脅下夾的書是法國作家比爾·路易的小說《愛神》,碰巧這本小說和當時法國的許多廉價小說一樣,也是黃封面的。這種小說稱為「yellow book」,也被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黃雜誌》也好,「yellow book」也好,都使得「黃色」與性、色情、惡俗等等概念發生了聯繫。

但就在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報業,則另有一番「黃色」景象。

當時紐約的《世界報》和《日報》,為了發行量而展開瘋狂競爭。先是J·普利策買下了《世界報》,用繪聲繪色、聳人聽聞的報道和對政治腐敗的攻擊,贏得了全美報紙的最大發行量。1895年礦業巨頭之子W·R·赫斯特買下了《世界報》的對手《日報》,他所採用的手段更是變本加厲,甚至把專為《星期日世界報》畫極受讀者歡迎的連環漫畫《黃色小子》的畫家也挖了過來。當時兩報廣泛採用通欄大字標題、彩色連環畫、大量圖片等等手法,竭力迎合讀者。這段時期被稱為「黃色新聞」時期。

這就是西方的「黃色」——色情也好,媚俗也好,都被認為是低級的東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3: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