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複製鏈接]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7-25 0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法國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作者:閉上目看世道  發表日期:2012-7-23 22:12:47 天涯社區 

法國文學家雨果說過: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這句話值得中國城市深思.

新華社發表評論說,高樓林立、光鮮亮麗的城市地上建設,「繁榮」和「政績」一覽無餘,能引起更多關注。而排水管網等看不見、摸不著的地下隱蔽工程,卻很難讓有關部門用心。雨水本是正常天象,可怕的是城市開發建設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擴張」,阻擋了雨水的去路。在暴雨來臨時,才會讓城市窘態百出,狼狽不堪。如果城市建設管理者不能從教訓中獲得認識,更新城市規劃建設理念,加強城市公共管理和應急機制,就很難真正實現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沙發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7-25 06:14 | 只看該作者
去年就有關心城建的好公民提醒政府了!!!

請看下帖:


報告政府:雨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煎煮BLOG   時間: 2011-06-30

短短的2小時內,北京一場大雨砸出「新燕京七景」:陶然碧波、安華逐浪、白石水簾、蓮花洞庭、大望垂釣、二環看海、機場觀瀾,威尼斯幾百年才造就的水城,北京2小時就做到了,大雨造成北京交通全面癱瘓,有一組數字為證:110接警:681起,119:445起,120:383起;地鐵:發雨衣2.1萬件……崩潰的下水道,讓北京即刻喪盡了灑脫。

有人說:如果你發覺褲腳雖濕卻不臟,交通雖慢卻不堵,街道雖滑卻不積水,這就是英國了;如果發現茶壺頭梳漂街心,小孩鍋瓢撈魚鱗,這大概就是發展中國家了,按此標準,北京交通全面癱瘓,地鐵出水、飛機停航、汽車潛泳,甚至男子墜井身亡,那應該就是貧困國家了,但這是中國的首都,下水道的建設應該是全國最高水準的啊,無語。據說,巴黎每天有1300多名專業工人維護下水道,包括尋找掉落在排水道里的物品,尋找到失物的幾率高達80%,但在北京如果你不慎丟失了東西在下水道(一般是項鏈首飾之類的小而貴重的物品),你就別有幻想了,因為連一個大男人墜井都沒法找到遺體的下水道,一切想象都是可能的,又都是不現實的。雨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但據專家透露,目前北京中心城區的排水管網最早還是明代的設施,所以,我以為這不是國力的問題,這是心力的差距,一條下水道足以說明。


歷史常常在某個特定的時刻讓一切發生改變,如同一場大雨,讓雨中的人立刻有了不同的選擇,有的躲雨,有的在雨中左突右沖,有的看雨中的風景,有的在雨中成為被別人看的一道風情,選擇的不同,並不代表什麼,但選擇的不隨意,表明了一種心力的差異。如果我們不從心理、心靈上做一番徹底的改變,這場大雨只會令人沮喪,不會讓我們覺醒。大雨只是一種警訊,提醒我們,與英法國家相比,下水道不暢不是財力問題,不是技術問題,不是工程時間問題,而是政府心力的差距,是對民眾關懷的差距,但因為利益離我們太近了,讓我們的政府部門丟掉了良心,只剩下現實的思維,狹隘的思考方式所能意會的只是眼前的現實利益,所以,每天才會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安全事件,才會以1年一遇的首都水管網抵擋百年一遇的暴雨。

這場大雨讓我們記住了一件事:北京的下水道不暢,但如同疾病只是生命的事實,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是鮮活的,下水道不暢讓我們知道了努力的方向,「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果我們的政府能夠認真反省這場大雨,全面檢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就一定能夠全盤改變心力的方向,就能對民眾多一些真正的關愛。

關愛是一種覺醒,是一個需要投注全部心力追求的赤裸和純凈。明天是我們戰無不勝的黨的生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我們期待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3
司馬遷 發表於 2012-7-25 07:06 | 只看該作者
下水道不行,就學學古人,在城市裡開點明渠,人工河來排水。一樣管用。可惜世人短視,把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東西都填掉來蓋房子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4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7-26 04:52 | 只看該作者
司馬遷 發表於 2012-7-25 07:06
下水道不行,就學學古人,在城市裡開點明渠,人工河來排水。一樣管用。可惜世人短視,把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 ...

現在地面上學洋人,地面下連古人都不如!!!

有個成語叫「邯鄲學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