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由中國漁民被扣留引發的思考:中俄界河水兩岸不同色(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7-21 2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7/21  消息來源:網易博客
  近年來,新聞屢屢爆出中國漁民被扣。日本、菲律賓、越南、韓國、朝鮮扣押中國漁民,近日又爆出俄羅斯扣押36名中國漁民,國民怒了,有人發出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中國漁民?憤怒之後,冷靜下來分析一下,中國漁民為什麼被扣?如果我國漁民在我們自己國家的領海捕魚,或著在符合國際慣例的公海捕魚,遭到了阻擾和扣押,我們的政府和軍隊就應該——該出手就出手。但是,細看情節之後,我們啞然了,別的國家不論,就近來韓國和俄羅斯扣船事件而言,還是我們自己的漁民沒有守規矩。

  去年年底,有漁民越境進入韓國海域進行非法捕撈,遭到韓國水警扣押,扣押過程中中國漁民進行了抵抗,結果將一名警長刺傷,最終該名警長不治身亡。中國漁民在韓國受到了法律制裁。這次,從地圖上看不難發現,中國漁船被扣押的地方,是距中國海域較遠的俄羅斯的專屬經濟區,中國漁船為什麼會跑到俄羅斯的專屬經濟區「鋌而走險」的捕撈? 原因是中國海域的漁業資源逐步枯竭,加之中國漁業人口龐大,在僧多粥少的因素作用下,「鋌而走險」越境捕撈便成了追求利益的選擇。這不但在海上,界江也是如此,近幾年在黑龍江、烏蘇里江乃至興凱湖,都有漁民因到俄方越界捕魚,被俄方抓獲判刑的。在邊境管理中,我們也是年年講,常教育,但是,在高挺的魚價的下,有人還是抵不住利益的誘惑,去鋌而走險。

  我漁業資源的萎縮非常厲害。從CCTV《新聞聯播》的魚價格就可以看出來,今年長江的刀魚已經賣到每斤5000元。不是中國人太有錢了,實在是物以稀為貴。就連我們這偏僻的烏蘇里江,今年「五.一」 前,開江的鯉魚就達到300元一斤。

  一直以來,我們對自身漁業資源和環境保護很不到位,就像我們北大荒,曾經是「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由於工作和個人愛好攝影的原因,我有機會接觸到烏蘇里江的漁民,去年在烏蘇里江採風,一個漁民捕到一條不到20公分的小狗魚,我順手扔到江里,漁民不解的問,你怎麼把魚扔了?我說,這麼點的狗魚你要它幹什麼?答曰 可以曬魚坯子,這麼點的魚除了骨頭和皮哪有肉啊!長大在撈嗎。他說,長大還不知道誰撈去呢。我說,你們總抱怨打不到大魚,大魚都是小魚長起來的,小魚還沒有長大就捕撈了,哪還有大魚?還有我們現在使用的網具,確實先進,地龍網,絕戶網,網眼小的恨不得快把魚籽都撈上來。雖然這些網具規定不容許使用,但偷偷使用的也不少,以前規定烏蘇里江使用網具是插3的(就是可以插進去3個手指頭)。但很少見到主管關部門對漁具規格進行檢查。

  我們的捕撈技術可謂國際先進水平,已經做到了『漁到魚竭』,各種濫捕的現象層出不窮,經常看到『竭澤而漁』的現象。這種無節制的捕撈加上環境的污染破壞,導致了今天這種狀況。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後果還會嚴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烏蘇里江是我國的內河,這樣無節制的捕撈,烏蘇里江特產的「三花五羅」,很可能早就絕跡了。

  跟中國相反,周圍各國一直很注意保護自身漁業資源,中國漁民越界捕撈頻繁被抓就是例證。因為那裡有魚,漁民就向那裡去。

  去年禁漁期,中俄聯合檢查時候,發現我方岸邊有網具,撈上來一看網裡的小魚,俄方人員感到很詫異,這麼點的魚你們也捕?去年我們撿到俄羅斯飄過來的漁網,網眼是插8的(8個手指頭並排),也就是說5斤以下的魚是捕不到的。

  我的一個朋友在俄羅斯承包土地,他說,俄羅斯在禁漁期沒有捕魚的,連釣魚的都沒有,我們去俄羅斯種地的農民看見那麼多的魚,就下掛子,鯽魚都3-4斤重,大的5斤多,真讓人羨慕。也是我們的農民,在禁漁期偷偷的到河裡下掛子,俄羅斯居民發現,在我們農民居住的地方有魚鱗,就提出抗議。相比之下,地大物博的俄羅斯公民,他們的環保意識比要我們強出多少。

  提起生態保護,有人說,中國人口太多,解決不了,其實不然。日本是個彈丸小國,人口密度比我們還大,可是他們的環境保護就比我們做得好。改革開放,我們不但要學習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同時也要學習先進的環境保護理念。學習先進,不是崇洋媚外,是為了我們自己更強,生活的更幸福。

  對一種理念執行,其實就是一個認識問題。我們的先人很早就認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了。記得在2007年,我騎摩托車遊走烏蘇里江的時候,到饒河縣四排赫哲族自治鄉,這裡是《烏蘇里船歌》的發源地,正趕上赫哲族陰曆七月十五的河燈節,晚上漁民家家戶戶在船上燃放禮花,然後將河燈放入江中,河燈順江而下,以此來祭河神,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場景煞是壯觀,看到這場面,我當場賦打油詩一首「七月十五月兒明,赫哲漁家放河燈。盞盞河燈順江下,疑是銀河落江中」。晚上我躺在鄉長付玉春家的熱炕上,聽他給我們講赫哲族的風土人情。每年三月三是山神節,要祭山神,祭山以後就不能打獵了,原因是那時候動物開始發情交配了,九月九是鹿神節,以後才可以打獵。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他們還是那樣尊重和敬畏大自然。使我一時感到,文字和文明一下子聯繫不到一起了。

  生態保護不是做不到,而是去不去做。我國吉林省的查干湖,哪兒的魚從來不是人工養殖,夏天的時候撒進魚苗,不喂飼料,靠季風把水草的草籽吹到湖裡讓魚吃,魚兒連吃草籽帶吃水蟲。那裡一直傳承這種古久的餵養方法。捕魚用的漁網都是大眼的,5斤以下的放生,單網最多曾打上過33.6萬斤的魚。這種餵養和捕撈方式,使查干湖長盛不衰。保存了查干湖和蒙古人質樸純真的一面,令人回味。吉林電視台拍攝的大型系列電視片《松花江日記》中「查干湖冬捕」榮獲世界級大獎。該片在歐洲等國播出時,當一網拉出的幾萬斤甚至幾十萬斤肥美的鮮魚在如鏡的湖面跳躍時,白皮膚藍眼睛的西方人連呼「It』s great!」(太神奇了)。查干湖可以做到,我們別的江河湖泊為什麼不可以?

  在國際上,從漁業資源均呈現出減少的趨勢可以看出各國的保護力度。國內,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保護力度。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又是一個美食大國,漁船數量和從業人員 是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一漁業大國。但是,由於前些年無序開發對環境和資源的破壞,使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到今天的局面。怎樣恢復和改善近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遠洋漁業資源,保護江河湖泊漁業資源,需要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管理法,設定禁漁期,並對捕撈器具、捕撈方法作出嚴格規定,避免過度捕撈,使漁場有休養生息的時機。進一步完善海洋和江河湖泊生態環保的法律法規,對廢水的排放等污染環境進行嚴格限制等等。事實上,我國已經出台了這些規定,但有很多的地方並未得到有效執行。

  由中國漁民被扣留想引發的這些思考。

  希望我們的政府思考,怎樣改善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造福於民;

  希望我們每一名公職人員思考,為國家,履職責,怎樣盡職盡責。為群眾,服好務,怎樣盡心儘力;

  希望我們每一個公民思考,愛護環境,保護生態,人人有責,從自己做起;

  更希望我們每個漁民思考,保護生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求生存,獲利益,要遵紀守法。特別是在邊境線作業,不要為眼前私利,損國家形象,傷民族氣節,給國家添麻煩;

  ......  

  但願這樣的事情以後不再發生。         





  在虎林市虎頭看烏蘇里江,雖然沒有受到污染,但可以看出,中間有明顯的分界線,對方的水比我們還清澈。 [ 俺想說幾句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