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懲治越南還是菲律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成長力量 發表於 2012-7-17 2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的中國周邊環境可謂是複雜多變,越菲兩國本已蠢蠢欲動、屢屢挑釁,隨著美國重返亞太,似乎更加有恃無恐。由於美國的因素,在南海問題上我們不得不作更加穩妥、長遠的戰略考慮。

7月14日,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共同體會議在北京西郊賓館舉行,其中一個重要的議題便是「中國周邊環境的變化和應對」。周方銀、孫學峰兩位專家分別就這個問題做了分析和展望。


關於美國對中國解決南海問題上的影響,兩位專家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都認為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助漲了越菲的囂張氣焰。

在對待越南的態度上,周方銀表示,可以懲治一下越南,美國不會因此跟我們翻臉的,以此表明試圖投靠美國是沒用的,同時警醒那些企圖靠攏美國尋找靠山的國家,勸他們趁早放棄結盟美國的想法。

周方銀話音剛落,孫學峰對此提出了針鋒相對的看法。他說,懲治越南還不如懲治菲律賓。菲律賓是受到美國明確保護的,而越南還不是。懲治菲律賓的效果更大,它說明即使是美國的盟友也沒用,我們照樣敢打。

儘管只是短短几句話,卻贏得了滿堂喝彩。我們不妨來仔細參考一下兩位的細緻分析:

周方銀:

美國的戰略東移被越南、菲律賓等國家所利用,因為在中美力量發生變化的前提下,美國開始對加大對中國的防範力度。相繼推出了相應的戰略和政策舉措,在這種情況下,周邊國家勢必抓住這個機會加以利用,試圖通過美國的力量威懾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

正是因為美國加強了對中國的防範和壓制,周邊國家也因此降低了挑釁中國所帶來的政治風險和麻煩。

對於周邊國家來說,美國的戰略東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窗口。中國崛起的勢頭很猛,可謂勢不可擋,可能在10年到20年的時間就會實現。但是在中國真正崛起以前,會有一個相對脆弱的時期,所以這個時期的矛盾就更加的凸顯和頻繁。而對於周邊國家來說,這個機會窗口的時間是有限的,可能只有三五年,所以如果他們錯過了這個機會,那麼以後就沒有機會再鬧了。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最近時期菲律賓和越南頻頻挑釁中國。

除此之外,在美國剛剛高調宣布重返亞太不久,周邊國家認定美國不會袖手旁觀,否則就說明美國的戰略東移只是說說而已,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在「綁架」美國。

那麼,面對這種複雜的局勢,中國應當認真考慮政策應對本身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對來講,中國對美國的安全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挑戰,事實上,美國並不認為他們的本土安全將會受到中國的威脅。

所以美國對中國崛起的態度還遠遠達不到非干涉不可的地步,而且跟中國發生衝突是沒有必要的,這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美國對中國崛起感到不舒服。

儘管周邊國家企圖利用美國的這種心理,但是從現實考慮,中國在地理位置上距離他們很近,而且中國是一個不斷上升的大國,經濟和軍事實力是明擺著的,因此周邊國家也不是完全沒有顧忌,他們不可能把跟中國的對抗當做一個長期的政策。假如中國真的被激怒到非打不可的地步了,那麼後果是這些小國無法承受的。美國可以臨機撤走,但是他們不行,他們沒有退路。從這個意義上講,周邊國家跟中國徹底翻臉的可能性很小。

而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溫和及善意的政策能否實現我們的目的?因為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對方是否有意跟我們合作共贏?我們要搞清楚的是,對方是不是想通過削弱我們來提升他們的地位,或者是他們只是機會主義者?

因此,我們不能一廂情願的高歌「友好、合作與共贏」,必須臨機應變。溫和的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會鼓勵對方的機會主義行為,同時降低了他們的政治風險,反而會不斷地使我們處於被動的局面。如果我們一味地縱容,那麼,對方勢必會更加囂張甚至是明目張膽的挑釁。

但是這並意味著我們要徹底放棄溫和的政策,完全走向強硬。完全強硬的後果是,周邊國家集體抱團,在戰略上我們處於孤立的位置,這對於剛剛崛起的中國是非常不利的。

總的來講,我們在溫和和強硬之間都不能走極端,走極端的代價是非常大的,我們必須在兩種政策選擇之間尋求一種平衡,讓我們得以應對自如。

孫學峰:

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的根源,核心地講,在崛起的過程當中,我們如何讓周邊國家對中國放心,使我們能夠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下往前走的更遠,這是最大的挑戰。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美國戰略東移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我們終於知道要怎麼調整,以適應當前的形勢。從現在的情況看,我們出現了兩個嚴重的政策脫節。

第一, 我們說的和我們做的相互脫節。客觀的講,中國的崛起能夠解釋我們為什麼會面臨周邊國家的警惕和挑釁,但是不能解釋會達到目前這種困難的程度。一個簡單的例子是,2010年我們跟日本在釣魚島的事情上有衝突,我們自認為我們的應對值得歡欣鼓舞,但是日本有學者和民眾認為中國所做的和多年以來所講的和平發展、和平崛起完全是兩碼事。這是對我們的和平崛起政策的否認和質疑。

第二, 一直以來,我們在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上,過於強調經濟合作的利益,卻忽視了周邊國家的主權問題。這兩個元素的脫節,導致了一個什麼問題?別人會想,主權都受到威脅了,有了錢也不安全。

因此,說的和做的要結合起來,安全和經濟關切要組合運用。同時,我們還要對周邊國家進行分類,一種是美國明確保護的國家,如菲律賓和日本;一種是美國不能明確保護的國家,例如越南;還有一種是把美國當做最大威脅的國家,像朝鮮。在對這些不同類別的國家的安全關切上,方法肯定不能是一樣的,要做到運用組合拳的方式區別處理。

註:

周方銀: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國際關係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中國周邊與全球戰略研究室主任

孫學峰: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教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