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爾街日報:薄熙來當年的市場化改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樂 發表於 2012-7-11 2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 07月 11日

薄熙來作為體制內大左派的名聲很響,但在具體政策上他卻是一個更加複雜的人物。

這位被免職不久的前重慶市委書記於2004年開始擔任中國商務部長,當時他推動降低出口退稅,重創了出口企業。華南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outh China)估計,在毗鄰香港的出口大省廣東,約有5萬家勞動密集型製造企業在2007年到2008年破產。這些企業的倒閉為流程比組裝產品更複雜的企業掃清了道路,從一個方面提高了深圳和廣州的現代化水平。

在因為一名英國商人之死引起的醜聞而倒台之前,作為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要求採用一項基於市場原則的土地拍賣計劃。同時他還鼓吹另外一個允許農民用土地換城市戶口的計劃。(中國城市居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條件和社會福利。)

這些計劃的目的是提供穩定勞動力,從而吸引外資。受薄熙來倒台的鼓舞,中共內部的左派批評人士讓這些計劃陷入癱瘓。

《中國經濟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在北京的總編唐米樂(Tom Miller)說,如果左派因為某個被認定為左派的人行為不端而放慢改革,那將很諷刺。

根據上述土地拍賣計劃,農民可以選擇為其住房和宅基地取得一張「地票」(跟地契差不多),然後在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拍賣。交易所位於重慶市中心洲際酒店旁邊的一座大廈內。

開發商希望得到地票,是因為這些證書讓他們有權在市中心附近開發同樣面積的土地。農民得到的承諾是,最低可獲得每畝9.6萬元資金。農民的地塊通常不到六畝,因為他們只能處置房產和房產周圍的土地,不能處置耕種的田地。

在中國,這筆錢應該足夠農民去城市裡開始新生活。中國城市的工資水平遠高於農村。賣掉地票后,農民在農村的房屋會被拆除,土地重新變為農田。

這個方案若執行順利,最多也就是農民得到失去土地的合理賠償,而不會挨宰。當這些農民移居城市時,就會成為重慶市勞動力的一部分,而勞動力正是吸引那些搜尋更低工資水平的沿海公司轉戰內陸的一大因素。

但這個計劃並不那麼受歡迎,目前已被擱置。農民想知道承諾自己的置換資金能否兌現,而現在他們想知道沒有薄熙來,以後會是什麼情況。一些政府官員反對用地票這個體系作為實現土地私有化的重要步驟。在中國這個共產黨執政的國家,土地私有化仍是禁區。

2010年,中國中央政府叫停了成都的一個類似方案,但重慶的土地置換計劃當時被批准可繼續試點,或許由此可見證薄熙來當年的影響力。

最後一次大型地票拍賣似乎是在2010年4月30日舉行的,儘管目前仍可進行個別交易。據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的網站顯示,最後一次這類拍賣表面看來是在2011年12月6日。該網站沒有提供有關未來地票交易的任何信息。重慶市有關部門不願回答記者提出的有關地票的問題。

薄熙來在重慶主政期間是位非常受歡迎的官員。當地民眾仍在努力適應沒有他的生活。與該市領導層關係密切的一位當地學者說,重慶人覺得他們像是在賽跑,還有200米就到終點了,卻看到領跑者突然倒下了,其他人想知道現在他們應該做什麼。

距離重慶市中心約80公里的孔目村被中文媒體描述成地票交易的早期示範點之一。這個小村子里的村民現在並不十分確定,自己是否希望交易手裡的土地。

李易(音)在一幢小房子里抱著剛剛出生的兒子說,只有幾個特別積極的村民想用地票來碰碰運氣;我不積極,我不想試。從這個房子望出去,可看到成片的稻田和玉米地。

BOB DAVIS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5: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