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運的前途在哪裡——讀《我的民運路》有感

[複製鏈接]

11

主題

11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受到警告 樓主
joshua62 發表於 2012-7-11 1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的民運路——行到水盡處坐看雲起時》,一部主線是內鬥的海外中國民運史,生動鮮活的為我們打開了一幅海外民運由內鬥走向衰落的畫幅。
    該書的作者齊墨本名修海濤,是山東大學研究生,曾任中共中央黨校講師,1987年留學德國,攻讀歷史博士學位,至今旅居德國已二十六年,八九六四時,他正身在德 國求學,旋即投身到海外民運之中,聲援八九六四學生運動,之後親身經歷了海外民運的風風雨雨。《我的民運路》一書,正是通過齊墨親身的經歷,向我們講述了六四以後二十三年來海外民運的歷史,以及眾多民運人物的種種私密。二十多年來,海外民運組織的內鬥不斷,民運人物之間為了爭權奪利甚至喪失了最基本的人格
尊嚴而不擇手段,整個海外民運史原來就是一部赤裸裸的內鬥史、混亂史。齊墨先生在書中描述了大量的生活細節,透露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更是體現了一位老民運 人士深深地無奈,一些文字史料甚至可以說較為珍貴,我相信,齊墨在《我的民運路》書中所述都是真實的。
    通過書中了解,當代中國海外民運始於1982年王炳章在美國推動「中國之春」,然後在1989年「六四事件」時達到高潮,而《我的民運路》就是從這段歷史開始講述,六四之後,大批的民運人士流亡到海外,一時間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各種民運組織也紛紛成立,所謂的海外民主運動搞的轟轟烈烈,讓人熱血沸騰。
    齊墨先生也滿懷希望的投入到這火熱的海外民主運動中。開始的時候,齊墨積極參與民主中國陣線的相關事務,與民陣的領袖人物嚴家祺、萬潤南等人關係密切,並逐步成長為民陣的新一代領袖人物。在2003年的時候,齊墨開始擔任民陣主席,並在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中擔任常務理事,協助魏京生的工作,成為魏京生最為信任的副手。
    期間,齊墨經歷了1993年民陣、民聯在華盛頓召開合併會議的失敗,不僅沒有合併反而又分裂出一個新的組織——民聯陣,之後導致全球性民運組織的分裂內鬥,使得整個海外民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據統計,所謂的民運組織如中國民主黨、中國自由民主黨等達到三四十個,而似乎每個民運組織身後都有一個隱藏勢力,比如王炳章創立的中國民聯與台灣當時軍情局的關係非常密切;魏京生、王丹等與台灣「國家安全局」副局長、「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甚至李登輝等關係密切;中國民主人權基金會,由美國國會的民主基金會召集一些中國民運人士發起成立,等等。各種各樣的隱藏勢力在背後用金錢和利益支撐著眾多的民運組織,而這些隱藏實力的險惡用心和目的則是司馬昭之心了。怪不得在一些反華事件里總能看到海外民運人士的身影。
    作為海外民運領袖人物的魏京生、楊建利、王希哲、王丹等人在海外民運中的表現又如何呢?我們在《我的民運路》一書中也能找到答案。在海外民運史上,隨著王若望、魏京生、徐文立等在民運界中極有聲望的人物相繼來到海外,海外民運人士們一次次將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指望著這些民運領袖能夠整合海外眾多的民運組織,帶領大家走向成功之路,可是這些領袖讓海外民運人士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他們或者霸道專橫、飛揚跋扈,或者人格卑劣、操守低下。有的趁機將海外民運勢力據為己有,將其變成個人撈取政治資本的工具;有的將民運組織經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將其變成斂取錢財的工具;更有甚者,主動投靠國外反華勢力,為了個人私利,不惜成為其反華工具。一個個民運領袖的醜陋嘴臉,以及其不堪的私生活不斷暴露在公眾面前,其發家史、感情史,讓每一位有良知的民運人士為之感到臉紅和羞恥!
    齊墨先生作為民運領袖中的一員,應該算是盡職盡責的,他甚至為此放棄了博士論文的準備,為此搞垮了自己的身體,可最後,海外民運還是讓齊墨失望了,民運組織的分裂內鬥、部分民運人物卑劣無恥的人格操守,讓齊墨感到無比的挫折和無奈,最終「理想夢碎」,經過慎重的反思,選擇了退出,自稱「從海外民運的污泥濁水中脫身而出」。
    我相信,在海外的民運人士中還是有個別真心實幹的人存在的,他們是真心為了國家為了民主事業在奉獻自身,可是他們的付出被眾多性格卑劣的「民運精英」們給玷污了,這些民運蛀蟲們的所作所為,直接將海外民運帶入了死胡同,我同樣也相信,如今的海外民運已經沒有任何前途可言,已經在二十多年的內鬥混戰中走向悲哀與沒落,並將在不久的將來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中國的民主之路該如何走,齊墨在書中對海外民運提出了質疑,同時也不斷的進行反思,怎樣才能找到更為可行的方式,讓我們到《我的民運路——行到水盡處坐看雲起時》一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