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杜甫的求職簡歷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2-7-10 0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丁啟陣


杜甫於24歲那年第一次參加進士考試,因為文章不合時宜(「忤下考功第」),結果落選了。十二年之後,杜甫36歲那年第二次參加科舉考試(這一次是朝廷臨時增設的恩科考試),李林甫陰謀製造「野無遺賢」的盛世假象以奉承皇帝英明,參加這次考試的舉子一個也沒有錄取。35歲之前,因為能夠依靠父親、姑母等長輩,杜甫的生活相當優越,可以到處遊歷——成年之後,杜甫先後遊歷過晉、吳越、齊趙、梁宋、齊魯。其中齊魯是兩度遊歷,吳越、齊趙兩處,遊歷時間均長達五六年。遊歷生活的情形,杜甫在晚年所作《壯遊》詩中有生動的回憶,「……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皇。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台上,冬獵青丘旁;呼鷹皂櫪林,逐獸雲雪岡」。總而言之,杜甫過的是公子哥的生活,遊覽山水,尋訪古迹,呼朋喚友,詩酒酬唱,食肥衣輕,騎馬打獵,好不愜意。


但是,35歲以後,由於長輩的相繼離世,兒女的先後出生,杜甫肩上的經濟壓力日漸加重。在長安,「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數年裡厚著臉皮,奔走權貴之門,干謁求進,又毫無結果。終於,杜甫一家陷入了貧困。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賣葯都市,寄食友朋」(《進三大禮賦表》)。賣葯、寄食,當然是杜甫在用歷史典故,並非真的斷絕了經濟來源,全靠賣葯和朋友救濟養家糊口。杜甫後來漂泊蜀中和夔州時,兩次說到自家的經濟狀況。一次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便下襄陽下洛陽」句下,自注云:「余有田園在東京(洛陽)。」一次是,《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詩中,有「兩京猶薄產」之句。自然,這兩處田園、薄產,不足以使杜甫一家一直過著富足生活。杜甫不是一個善於經營理財的人,一旦遭遇災荒饑饉,遠水難救近火,這些祖產也指望不上。最倒霉的時候,貧病交加,曾經的朋友,「一飯跡便掃」,紛紛躲著他。一位名叫王倚的友人,看到病後的杜甫臉色憔悴,有酒有肉,款待了他一頓。杜甫便感激不盡,專門做了一首詩(《病後遇王倚飲,贈歌》),詳細敘述款待細節,飲食花色。最後,發出了「但使殘年飽吃飯,只願無事常相見」的感慨。可見,「寄食友朋」云云,也不是文學虛構的情節。


毫無疑問,無論是為了實現「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遠大理想,為了保住「奉儒守官」家族最後的顏面,還是為了活命養家,杜甫都急需在朝廷中謀得一個職位,領取一份俸祿。


可是,參加科舉考試,乞求名流權貴汲引舉薦,能想的辦法都已經想盡,能走的門路都已經走完,杜甫的功名利祿之途,已然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走投無路的情況,杜甫想到了向「檢舉箱」中投遞文章的下策。這種檢舉箱,乃是武則天執掌朝政時期發明的東西,名叫「匭」。所謂匭,就是一個四方形的盒子,四面漆以不同的顏色,各有明目、用途,東面叫延恩匭,南面叫招諫匭,西面叫伸冤匭,北面叫通玄匭。其中延恩匭是為懷才不遇有意求進者所設,「懷才抱器,希於聞達者投之」。唐玄宗因為「匭」讀音像「鬼」,天寶年間將管理匭的職位「匭使」改名為「獻納使」(參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四「匭使」)。天寶十載(751)正月,朝廷要行三大禮,在太清宮、太廟、南郊舉行祭祀活動。杜甫於是利用這個機會,撰寫了關於三大禮的賦(依次為《朝獻太清宮賦》《朝享太廟賦》和《有事於南郊賦》),投入延恩匭。大概由於有崔國輔、於休烈等集賢學士的賞識舉薦,杜甫獲得了參加集賢院考試的機會。顯然,這是杜甫命運的一個轉機,成為他日後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作於成都期間的詩《莫相疑行》云:「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輝赫,集賢學士如堵牆,觀我落筆中書堂。」考試順利通過,成為進士。賦文被唐玄宗看到后,頗為欣賞,即杜甫《贈別崔於二學士》所說的「氣沖星象表,詞感帝王尊」。次年,召試文章通過後,「送隸有司參列選序」,就是說,成為李唐王朝的預備官員,有了做官的可能。但是,走馬上任尚需時日。在無聊等待的三年裡,為了早日獲得實授的官職,杜甫又於天寶十三載(754)進獻《封西嶽賦》和《雕賦》。


三大禮賦、《封西嶽賦》、《雕賦》是杜甫歌功頌德兼展示文採的正文,每篇賦的前邊類似序言的「表」,則是杜甫的求職簡歷。這裡摘選三「表」主要內容,看一看1300多年前的唐朝知識分子、偉大詩人杜甫的求職簡歷是怎麼寫的:



臣生長陛下淳樸之俗,行四十載矣。與麋鹿同群而處,浪跡於陛下豐草長林,實自弱冠之年矣。豈九州牧伯,不歲貢豪俊於外?豈陛下明詔,不仄席思賢於中哉?臣之愚頑,靜無所取,以此知分,沉埋盛時,不敢依違,不敢激訐,默以漁樵之樂自遣而已。頃者,賣葯都市,寄食朋友,竊慕堯翁擊壤之謳,適遇國家郊廟之禮,不覺手足蹈舞,形於篇章。漱吮甘液,游泳和氣,聲韻寖廣,捲軸斯存,抑亦古詩之流,希乎述者之意。然詞理野質,終不足以拂天聽之崇高,配史籍以永久,恐倏先狗馬,遺恨九原。臣謹稽首,投延恩匭,獻納上表。進明主《朝獻太清宮》、《朝享太廟》、《有事於南郊》等三賦以聞。(《進三大禮賦表》)



臣本杜陵諸生,年過四十,經術淺陋,進無補於明時,退嘗困於衣食,蓋長安一匹夫耳。頃歲,國家有事於郊廟,幸得奏賦,待罪於集賢,委學官試文章,再降恩澤,仍猥以臣名實相副,送隸有司,參列選序。然臣之本分,甘棄置永休,望不及此。豈意頭白之後,竟以短篇隻字,遂曾聞徹宸極,一動人主,是臣無負於少小多病,貧窮好學者已。在臣光榮,雖死萬足,至於仕進,非敢望也。日夜憂迫,復未知何以上答聖慈,明臣子之效。況臣常有肺氣之疾,恐忽復先草露,途糞土,而所懷冥寞,孤負皇恩。敢攄竭憤懣,領略丕則,作《封西嶽賦》一首以勸,所覬明主覽而留意焉。先是御制岳碑文之卒章曰「待余安人治國,然後徐思其事」,此蓋陛下之至謙也……。(《進封西嶽賦表》)



臣之近代陵夷,公侯之貴磨滅,鼎銘之勛,不復照耀於明時。自先君恕、預以降,奉儒守官,未墜素業矣。亡祖故尚書膳部員外郎先臣審言,修文於中宗之朝,高視於藏書之府,故天下學士到於今而師之。臣幸賴先臣緒業,自七歲所綴詩筆,向四十載矣,約千有餘篇。今賈、馬之徒,得排金門、上玉堂者甚眾矣。惟臣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奔走不暇,只恐轉死溝壑,安敢望仕進乎?伏惟明主哀憐之。倘使執先祖之故事,拔泥途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以鼓吹六經,先鳴數子,至於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舍諸?伏惟明主哀憐之,無令役役,便至於衰老也。臣甫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以為雕者,鷙鳥之殊特,搏擊而不可當,豈但壯觀於旌門,發狂於原隰?引以為類,是大臣正色立朝之義也。臣竊重其有英雄之姿,故作此賦,實望以此達於聖聰耳。不揆蕪淺,謹投延恩匭進表獻賦以聞。(《進雕賦表》)





總結三篇「表」文,不難看出,杜甫的求職簡歷,有如下三個要點:

一是頌聖。杜甫科舉不順,仕途坎坷,心中當然是有牢騷的。《樂遊園歌》中的「聖朝亦知賤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字裡行間溢滿憤懣之情。但是,有求於皇帝的時候,杜甫不能不收起這種憤懣。「豈陛下明詔,不仄席思賢於中哉」,皇帝當然是求賢若渴的明主,時代當然是美好的時代,自己之所以四十多歲了,還過著如此窘迫的日子,都是因為自己愚蠢頑劣,經學修養淺陋,對偉大時代沒有補益。

二是哭窮。杜甫的哭窮,具體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家族衰落,二是身體老病,三是生活艱難。杜氏家族自漢朝末年杜恕、杜預父子以下,直到杜甫的祖父杜審言,都憑藉儒術進身,走的都是讀書做官的道路。但是,快到杜甫這一輩時,走了下坡路,「公侯之貴磨滅,鼎銘之勛,不復照耀於明時」。四十多歲在今天不算老,但是在古代,已經是志士遲暮之年,是文人感傷嘆老的年齡。孔子說,四十五十還沒有樹立好名聲的人,是不足敬畏的。四十多歲的杜甫,身體不好,患有「肺氣之疾」。因此,他很擔心自己一事無成中死去。杜甫的貧窮,如上文所說,「賣葯都市,寄食友朋」,大致能說明,杜甫長安跑官的十年,日子的確過得很凄惶。杜甫的哭窮,目的很明確,動之以情,希望能引起朝廷當權者和皇帝的注意,加以擢拔。

三是自誇。杜甫畢竟是以知識分子、詩人的身份在求職,少不了介紹一下自己的文學才華,「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從這幾句話看,杜甫誇李白的「敏捷詩千首」「一斗詩百篇」,其實同樣適用於他本人。看得出來,杜甫給自己設定的,是文學之臣的道路。

有人可能會說,杜甫的求職簡歷寫得太不瀟灑,太不硬氣,有些庸俗,不免令千百年後喜愛他詩歌的讀者感到失望,乃至沮喪。我認為,不必如此苛求古人。首先,唐朝風氣如此,表中的哭窮哀求之詞,其實多是套話;再者,這符合杜甫的思想身份,他出身於「奉儒守官」的家庭,他的思想以主張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為主;此外,可以從中看出杜甫當時處境的艱難,看出開元天寶盛世華衣下的陰暗與苦難。

從文采看,杜甫的求職簡歷,寫得生動,富有感情;從效果看,杜甫的求職簡歷,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相當成功。

                                                 2012-7-9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沙發
籽棠 發表於 2012-7-11 17: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