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返亞洲,美國「雙管齊下」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7-9 22: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7月9日  僑報

紐約 劉實

  上周,美、日、韓三國軍事聯盟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缺口。韓國在最後一分鐘拒絕與日本簽署有限度的軍事協議。該協議容許並鼓勵兩國直接分享關於朝鮮和中國以及導彈防禦系統的敏感性軍事數據。目前這類情報是通過美國間接交換的。奧巴馬政府支持這一協議,因為這是三國聯盟在軍事上圍堵中國核心內容的一部分。日本政府也支持,但李明博政府卻在最後一分鐘拒絕立即簽署這份文件。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柬埔寨向商業界領袖表示,美國將擴大對亞洲各國的貿易和投資,其中特別是對東盟各國。外交首長代行商務部長職務,現在已是司空見慣了。希拉里這次在東盟突出經貿問題,發出了一個信號:華盛頓已經覺察,在軍事上與中國對立已經令亞洲若干國家感到不安,一旦雙方交手,這些國家將不會支持任何一方。而中國在亞洲各國其中特別是東盟乃至澳大利亞取得的經貿成就,卻使力圖重返亞洲的美國覺得有點孤單了。希拉里在經貿領域的新表態,顯示出美國將在軍事演習以外,另闢新途徑,亦即在經貿領域與中國一爭短長。

  本周內,希拉里將開始同東南亞各國加強經貿關係的行程。鑒於這些國家已同中國有密切的經貿往來,希拉里的行動因此特別受注意。她將前往越南參加美國商會舉辦的一項活動;到柬埔寨參加東盟外交部長會議;然後訪問老過。這是1955年以來,美國國務卿第一次訪問該國。1955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杜勒斯來到老過,力圖說服該國加入反共國家的行列,與美國一起圍堵亞洲共產主義。這次希拉里要告訴老過的是:美國在經貿領域是與老過互利的夥伴,儘管在經貿領域老過已經獲得中國的大量支持和援助。

  美國重返亞洲將不再只是在鄰近中國海域與日韓聯合軍演。其將在亞洲特別是東盟與中國在經貿領域一爭短長,顯然已箭在弦上。希拉里在亞洲頗有聲望,北京和新加坡都把她看作2016年美國總統候選人之一。有人認為,如果基辛格當國務卿,在對華政策上可能與希拉里有所不同。這次美國在夏威夷舉行軍演,邀請了2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俄羅斯和印度,就是沒有邀請中國。基辛格可能會有與此不同的決定。美國政府官員承認,在亞洲的若干領域,美國已落後於中國。這種形勢開始於小布希總統時代,當時美國膠著於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顧不上在亞洲開展經貿問題。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往來還很微不足道,2004年,美國與東盟的貿易高達1920億美元,今天,中國更成了東盟的最大貿易夥伴。2010年一年,中國與東盟的雙向貿易額高達2930億美元。

  奧巴馬總統唯恐美國在亞洲的地位被邊緣化,去年秋天提議建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作為一個自由貿易集團,其中包括一些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此外,美國還邀請了加拿大和墨西哥,但唯獨沒有邀請中國。這難免使中國經濟和政治分析人士懷疑美國的動機何在。前高盛駐華總裁Fred Hu認為這純粹是無事生非。他說:「你怎能成立一個值得信任的貿易組織而把最大的貿易成員拒之門外?」希拉里有此亞洲之旅,在亞洲人看來,無非是因為中國已經成亞洲經貿的發動機了。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學者皮特·度萊斯德爾(Peter Drysdale)評論:「在本世紀初,人們曾把中國的崛起視為一種潛在威脅。但當從韓國到泰國經濟再現活力,區域生產力的分工網路成熟了,中國積極推行經濟外交,將其市場向東南亞各國開放,似乎每個國家都從中得到好處。」希拉里的亞洲之旅應該是在這個基點上開始的。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最近在香港發表演說,提議中美兩國之間應有「健全的互動」。他說:「中國是位於太平洋上的一個亞洲國家,亞洲和太平洋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根。」美國重返亞洲,不僅表現在美日韓一系列軍事演習,也可見於如今希拉里國務卿的經貿之旅。美國圍堵中國是在雙管齊下了。與中國隔洋相望,美國當然是太平洋國家。美中兩國的「健全互動」,有利於所有的太平洋國家,美、中兩國肯定同受其益。這種成果有利於世界經濟的復甦和持續增長。以希拉里國的智慧和判斷能力,應當不難看出這個倡議的積極意義。

  (作者系美國華人評論人士)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7-9 23:54 | 只看該作者
還有半年就改朝換代了,單管兒都顧不上,哪裡顧得上雙管齊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