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紀實攝影——多彩巴西

[複製鏈接]

2124

主題

2236

帖子

332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湖光影 發表於 2012-7-4 1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巴西里約熱內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又稱為里約20國峰會,在今年6月中旬正式召開。此次峰會是繼1992年峰會的又一次盛會,主旨是搜集信息,信息提供者均來自各州政府,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且信息多數關於如何有效消除貧困,如何推廣清潔能源,如何體面就業及如何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等問題。


  2012年6月14日,里約熱內盧Kari-Oca 村,來自卡雅布部落的土著兒童首次參加里約20國峰會的土著集會。里約20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期間,世界各地土著居民齊聚此地。(Reuters/Ricardo Moraes)


  2012年6月19日,里約熱內盧,用塑料瓶製成的大魚在博塔弗戈海灘上展出。(Reuters/Ueslei Marcelino)


  2012年6月13日,里約熱內盧科帕卡巴納堡。「里約20國科技、娛樂、設計論壇」上,觀展的人們。它和「聯合國里約20國可持續發展峰會」同期舉辦。(Reuters/Ana Carolina Fernades)


  2012年6月14日,人民峰會開幕前,記者招待會上,正在同記者談話的巴西印第安酋長Raoni。(Christophe Simon/AFP/Getty Images)
  

  2012年6月19日,里約熱內盧,弗拉門戈海灘上,數百人組成的巨大圖標,葡萄牙語含義為「河流-生命的源頭」。該活動旨喚醒人們意識到興建大型水電站將會威脅到河流,森林和生物物種等等,例如,巴西亞馬遜興建的貝羅蒙特水電站就是其中之一。(AP Photo/Amazon Watch)
   

  2012年6月13日,里約20國會議期間,在科帕卡巴納海灘舉行了展會,圖為一名正在拍照的婦女,展品由無數立方體組成,每個立方體上都寫著世界各地不同的姓氏。(Christophe Simon/AFP/Getty Images)


    2012年6月16日,里約熱內盧,圖畫中,正在擺造型的巴西藝術家Vik Muniz,他用廢品重現了瓜納巴拉灣的秀麗風光,連他本人都成為了圖片的一部分。 該項目主旨是用廢品重現城市標誌性建築,6月15日-22日期間,Muniz 將不斷帶廢品來帳篷內組裝。(AP Photo/Silvia Izquierdo)


    2012年6月15日,里約熱內盧Kari-Oca 村, 帕塔科原住民來參加土著集會。20國會議期間,世界各地土著居民齊聚此地。(Reuters/ Ricardo Moraes)


  2012年6月15日,里約熱內盧Kari-Oca村,「Jogos Verdes 」(即綠色運動)活動中,準備登台表演的尤拉族原住民。(Reuters/Ricardo Moraes)


  2012年6月17日,里約熱內盧Kari-Oca村,尤拉族人正在表演原始摔跤。(Reuters/Ricardo Moraes)


  2012年6yeu16ri,里約熱內盧Kari-Oca村,正在使用 Facebook的特里娜族人。(Reuters/Ricardo Moraes)


  2012年6月18日,里約熱內盧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主辦城市,圖為落日餘暉中的休格洛夫山剪影。(AP Photo/Felipe Dana)


  2012年6月17日,保護社會和環境公正為議題的里約熱內盧20國會,圖為自由女神像仿製品。(Reuters/Ricardo Moraes)


  2012年6月19日,雙手塗滿顏料的人們正在示威遊行, 並向巴西 Vale SA 礦業公司外牆上投擲紅顏料。他們是代表全體受工業發展干擾的社會運動組織,工會及社團,在此抗議。(Reuters/Ueslei Marcelino)


  2012年6月18日,里約熱內盧市中心,環保人士正在示威遊行,抗議修改森林法典並希望停止興建貝羅蒙特水電站。(Antonio Scorza/AFP/Getty Images)


  2012年6月19日,一位原住民的帽子上的圖標,該圖標抗議「聯合國節能減排計劃」,該計劃實際造成發展中國家大量森林濫砍濫伐。(Reuters/Ricardo Moraes)


  2012年6月18日,里約熱內盧曼谷因豪斯貧民窟雅卡雷(Jacare)河岸邊,巡迴演出期間,走在垃圾場上的一名男子。里約20國會議開始之前,在曼谷因豪斯貧民窟,非政府組織(NGO) 舉辦了命名為"Rio de Paz" (和平里約)的巡迴演出,以揭露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Reuters/Ricardo Moraes)


  2012年6月8日黎明時分,巴西帕拉州,鳥瞰薄霧中被濫砍濫伐的亞馬遜熱帶雨林。2004年以來,雨林濫砍濫伐比率降低了80%,但環保人士擔心新修改的「森林法典」,將進一步破壞雨林。目前,20%的雨林業已被破壞。(Mario Tama/Getty Images)


  2012年6月9日,巴西Acailandia,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公司,旗下的一輛運輸火車緩慢駛過橋面。該公司通過鐵路運送礦石到目的港等待出口,礦石開採於世界最大鐵礦。運輸線路長達554公里,有330節車廂,4個火車頭,是該國鐵礦石行業主動脈。通過冶鍊,鐵礦石可以製成生鐵,該煉鐵需要使用木炭加熱,而燒制木炭就需要砍伐亞馬遜熱帶雨林。(Mario Tama/Getty Images)


  2012年6月15日,巴西阿爾塔米拉附近的亞馬遜河流域的貝羅蒙特大壩還在施工。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為了建設它,遷移了2萬居民,興古河改道並淹沒230平方公里雨林。備受爭議的貝羅蒙特水電站僅是巴西即將興建的60個水電站項目之一,巴西目前電力供應水平無法滿足經濟增長的要求。(Mario Tama/Getty Images)


  2012年6月11日,巴西帕拉州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內,正在非法燒荒,圖為燃燒中灌木叢和小樹。亞馬遜流域的森林佔世界總量的60%,並向世界提供 20%的氧氣,但是它沒有逃脫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困擾。具體有,住戶超過2千萬人,無休止地濫砍濫伐,迅速發展的農業及採礦業,政府無節制興建水壩,非法圈地,比如:佔用森里保護區、土地國有化等等。(Mario Tama/Getty Images)


  2012年6月15日,巴西 Altamira亞馬遜流域,興古河流經貝羅蒙特大壩施工工地。環保人士和土著居民強烈反對興建水壩,但多數巴西人支持。(Mario Tama/Getty Images)

 

  2012年6月15日,巴西帕拉州興古河上,土著居民,小農,漁夫和當地居民組成的團隊齊集貝羅蒙特大壩,組成了葡萄牙語單詞「停止興建貝羅蒙特」。他們也正在搜集興建該水壩造成的不利影響的信息,並準備及時發送給正在參加里約20國會議的領袖。(AP Photo/Atossa Soltani, Amazon Watch)


  2012年6月14日,圖為用綠光點綴的基督山,來慶祝里約20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開幕。(Reuters/Siemens)


  2012年6月17日,為環境守夜祈禱的人們。(Reuters/Ana Carolina Fernandes)


  2012年6月19日,抗議「大麻合法化」的示威遊行,隊伍中,一名男子正在吸食毒品。(Reuters/Ricardo Moraes)


  2012年6月19日,巴西館入口,環保人士抱著地球儀。(Reuters/Nacho Doce)


  2012年6月20日,里約熱內盧,沿著博塔弗戈海岸線跑步的男子,不遠處為塑料瓶制的光雕塑,背景為休格洛弗山輪廓。(AP Photo/Felipe Dana)


  2012年裡約20國會人民議峰會期間,一名土著婦女正在上妝。(Reuters/Sergio Moraes)


  2012年6月18日,為了參加「里約熱內盧20國會議」同期舉辦的「保護社會和環境正義的人民峰會」,代表民眾的利益的土著居民擠滿了車廂。(AP Photo/Felipe Dana)


  2012年裡約20國峰會期間,世界各地土著齊聚到Kari-Oca 村,圖中Guarani Iandewa 部落婦女載歌載舞。(AP Photo/Felipe Dana)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4 21: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