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家庭財富超美的偽命題與真問題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7-3 2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7月3日   僑報   

  屬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家庭比頭號強國的美國家庭都有錢!大陸一所大學專事研究中國家庭金融資產的機構近日發布《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稱,2010年中國家庭凈總資產高達69.1萬億美元,高出同年美國家庭凈總資產值(57.1萬億美元)21%之多。一位專家以中國GDP規模不到美國一半,而家庭財富規模緣何高於美國的問題,提出質疑,媒體隨後冠以《中國家庭比美國家庭有錢?》的報道不脛而走,隨之板磚橫飛!

  這樣的命題以至結論招致批評也屬理所當然,因為其表述根本不具科學性。上述研究數據能夠說明中國家庭整體財富規模高於美國,但絕不等於「中國家庭比美國家庭有錢」甚至「中國人比美國人有錢」等誇張表述所代表的個體感受。當考慮到中美人口總數之間差距,得出家庭平均財富值時,中國家庭個體的財富程度顯然要比美國差的老遠。以整體概括個體,忽視個體差距,顯然埋沒了大多數,自然會引起被代表的個體的不滿。因之,沒有科學性、違背常識的「中國家庭比美國家庭有錢」表述是一個偽命題。

  輿論批評的炮口忽視了媒體報道與實際情況的偏差,指向的卻是發布報告的研究機構。然而當我們拋開這被拍磚的命題,審視調查數據,會發現其本身具有著能夠自我闡釋的合理性。除過人口基數導致中國家庭整體財富規模高於美國外,還有兩點客觀原因:

  其一,中國儲蓄率高(儲蓄佔總收入比)。「家有餘糧心不慌」等傳統中國文化心理促使中國民眾養成「少消費,多儲蓄」的習慣。這就使得中國家庭資產因賬上有錢,顯得富有,與之相反,「只顧消費,不善儲蓄」的美國人因此就顯得囊中羞澀。其二,中國房價高。房產是家庭的主要資產,而在報告所統計的2010年正是中國此輪房地產調控前夜——房價猛進之時,與此同時,恰值美國金融危機,樓價大跌。在中國房子比美國房子值錢的情況之下,中國家庭資產整體規模勝出也就可以理解。

  此種情況之下,中國家庭資產整體規模高於美國的概念就僅僅只是一組數據,於中國自身的發展而言,並無太多成績可供肯定與總結,相反,如果進一步看待導致中國高儲蓄率與高房價問題產生的原因,就會發現「概念」背後有著真問題。

  首先,中國的高儲蓄率並不等於中國人收入高。同一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過半的家庭很少或沒有儲蓄,而收入水平處於90%以上的家庭階層儲蓄率達六成,其總儲蓄率占當年總儲蓄額的近七成五。這就說明了導致高儲蓄率是因收入高的人群,對於大多數中國民眾而言,顯然系因收入不高而消費不足,因此,從另一方面而言,高儲蓄率問題的實質是貧富差距日益拉大又一投射。與之對應的是,美國在政府提供的很高的社會保障之下,在創新科技所帶動的經濟持續復甦中,經濟總量仍然最大,人均收入亦遙遙領先中國,美國人在保障無虞,收入較高情況之下,持續高消費,為經濟增長提供不斷動力。因此,中國若想擴大消費,保證經濟增長,現有的諸多刺激消費政策並非靈丹妙藥,重要的是如何普遍增加民眾收入,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以及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其次,中國高房價捆綁約束著經濟發展。一方面,住房貸款已是中國眾多家庭的重擔,「房奴」們因高房價支付著遠高於年收入的貸款,消費不旺,內需不足,經濟下行壓力的根本解決面臨巨大挑戰;一方面,房地產仍是中國現有經濟發展方式中的支柱。地方發展經濟、追求政績,房地產業的畸形發展反而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攔路虎。對執政者而言,如何保證經濟增長又不重蹈飲鴆止渴的覆轍,考驗著各級政府。

  隨著中國崛起,基於歷史感的民族復興之夢,是每一位華人胸懷所系,經濟、科技、文化等等方面的成就與趕超值得自豪與驕傲。但是追崇虛妄的趕超話題,漠視現實,就只會是中國發展征程中的障礙。因此,淡看種種中國趕超美國的迎合群體心理滿足感的話題,埋首審視中國自身存在的差距與問題,探索繼續前進的有效路徑,是執政者與輿論的真正職責所在。

160

主題

16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951
沙發
粒子在 發表於 2012-7-4 07:30 | 只看該作者
淡看種種中國趕超美國的迎合群體心理滿足感的話題,埋首審視中國自身存在的差距與問題,探索繼續前進的有效路徑,是執政者與輿論的真正職責所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9: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