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多部門連續數年出類似問題 審計署只體檢不治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2-6-30 18: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央視《新聞1+1》2012年6月28日播出《審計:還是老面孔,還是老問題!》,以下為節目實錄:

節目導視:

解說:

50個中央部門,270個所屬單位,預算支出1460.24億,2011年度審計報告各界關注。

高培勇:

你們不能指望每年的審計的結果是問題越來越少,而恰恰相反,往往問題會越來越多。

解說:

老問題、新問題,審計報告是否敢觸及敏感問題?

審計署審計長 劉家義:

招投標管理方面,不規範問題仍較突出,審計共發現此類問題金額389.05億元。

解說:

堵塞漏洞,審計署能否稱為公共財政的衛士?完善機制,審計報告能否促進預算制度儘快完善?

高培勇:

人們對於政府收支運作的規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

解說:

《新聞1+》今日關注審計報告:公眾怎麼看?政府怎麼辦?

白岩松: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首先咱們要來看一個大製作的宣傳片,年頭宣傳片咱看的不少,大製作也不少,但是這個製作可真夠大的,投資1850萬,來看看這效果怎麼樣?

畫面提示:

鐵道部宣傳片《中國鐵路》

白岩松:

怎麼樣大製作吧,導演張藝謀,而且畫面也是一如既往地漂亮,但是看這個片子的時候,我們想說的可不是表揚,在昨天最新審計報告當中,還特別提到了這個片子,怎麼提的?我們看看這段話。2009年至2010年鐵道部在未按規定公開招標的情況下,投資1850萬元製作中國鐵論宣傳片未達到預期效果,這只是昨天的審計報告當中展現出來的一個小小的細節,這次審計報告出台之後,人們發現還是老面孔,還是那些老問題,來,我們面對這「二老」

畫面提示:

45部門違規轉移套取資金1.57億

審計查11起案件三成涉「一把手」

中科院以項目名義發近億元福利

商務部六千萬元項目未公開招標

人口計生委等多部門違規收費2.07億

8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多數課題只見投錢不見驗收

部分縣級醫院超未定比例加價售葯最高達12倍。

解說:

50個中央部門,270個所屬單位,預算支出1460.24億,昨天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的201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審計情況,迅速成為今天各媒體報道的頭條,有人說審計風暴又刮出了一堆猛葯。

劉家義:

國土資源部等兩個部門,本級和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等,5個部門所屬單位,多申領財政資金2191.91萬元,商務部等三個部門本級,及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軟體評測中心等,42個部門所屬單位違規轉移、套取資金1.57億元。其中2884.1萬元用於發放補貼,人口計生委等五個部門本級和民航局清算中心等10個部門所屬單位自行設立項目違規收費2.07億元,此外,還發現7.7億元非稅收入,未按「收支兩條線」規定及時上繳。

解說:

50個中央部門,49個出現在了之審計報告中,他們在政府採購、資產管理和賬務處理等不規範問題,涉及金額43.94億元。另外,在今年的審計報告中,審計署共向有關部門移送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這些案件大多為利用公權謀取私利,侵蝕公共資源、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有向民生領域滲透的趨勢。這些案件涉及司局級及以上人員22人,佔7%。一把手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參與作案的職務腐敗問題也較突出,有43起,佔38%。金融、土地、國有資產管理和工程建設等領域案件依然較多,有92起,佔82%。還有14起佔13%,發生在醫療、社保、教育等民生領域。

劉家義:

主要表現為一些公司或個人和利用掌握的資源和「人脈」通過中介方介入本來可按正常程序開展的行政審批、財稅優惠、信貸發放、招投標及資源配置等活動協助取得項目或資金,在未提供實質中介服務卻收取顧問費、諮詢費等。

解說:

借道中介服務等第三方進行權錢交易,成為當今重大法違法違規問題,及經濟犯罪新形式。今年審計報告總結出的規律,對於催動反腐倡廉建設向縱深發展,顯然具有積極作用。而從1999年開始到現在,每一份審計報告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今年面對這樣一份報告又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白岩松:

十年前前後,「審計風暴」剛剛颳起的時候,大家你看,很自然把「風暴」跟審計緊緊連結在一起,因為當時人們覺得新鮮、有力度而且點名,好「看家狗」這個說法一下子就在社會中流行開來。那個時候是審美,為審計部門的工作和精彩來鼓掌,後來慢慢過渡到審丑,看看都暴露出什麼問題,到了今天,正在演變成審丑疲勞。為什麼會有疲勞呢,還是那些老面孔,還是那些老問題,而且沒見到多麼嚴厲的處理,就像一份體檢一樣,每年都做體檢,這一點當然很好,但是年年做體檢從來不治病,也是,有的時候開藥、治療、手術,不由這個體檢部門來辦,但是醫生也不說話,慢慢大家產生了無奈。

像今年審計報告出來之後,我看到很多媒體,非常平靜地報道它。但是見不到像以往那樣熱烈為審計部門工作在鼓掌,也不見為出現的很多醜惡的現象痛心疾首,那種極強烈的情感,而是一種平靜,在平靜的背後會不會有一種無奈。接下來該怎麼辦呢,真希望這一兩年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不過不要說總是老問題,也會有一些新鮮的事,我在這份審計報告當中就找到很多簡直是匪夷所思,像評書一樣的內容,給您念幾個也讓您不那麼無奈。

農業部所屬的規劃院有六名中層幹部,違規持股100多萬,而且分紅、報酬、獎勵230多萬,人家底下的部門用他們這個名字每年掙到的諮詢費2000多萬。天啊,把我調這個部門去吧。

文化部,2011年實際擁有車輛94輛,其中超過核定編製的配備就有44輛,快接近一半了,目前還有30輛沒有清退或處置。

再看告訴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人家可真是會節約,所屬的宣教中心以0.2萬元,也就是2000塊錢,從下屬的部門購買了賬麵價值34.89萬元的2輛轎車歸中心領導使用,2000塊錢買兩輛,也就是1000塊錢買一輛。明天我打算給他400塊錢就讓他幫我買一輛,你看他還能掙點。

國家宗教事務局一查,使用的軟體當中有70套不是正版的,估計是盜版的,這也太沒信仰了。

民政部,原價值77.18萬元的小型普通客車,最後賣了2.2萬元,我這直拍腦門怎麼沒賣給我們呢。

這些事情簡直是匪夷所思,只是被當成了很多很小的事情就藏了審計報告當中,但是讓你看完的時候觸目驚心,更不要說那些大事情了。

這個問題很久之前的時候我在演播室里問過當時的審計長李金華,為什麼年年查,年年有?為什麼都是那些老問題,我現在現在審計長也要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聽聽專家會怎麼感受。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 高培勇:

所以你不能指望每年審計結果問題是越來越少,而恰恰相反往往問題會越來越多,這其實原因是非常簡單的,隨著審計的範圍和這個深度的不斷拓展和提升,那麼它的視野在拓寬,人們對政府收支運作的規範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儘管問題越來越多,你會發現所暴露的出來的問題影響程度將會越來越小。

白岩松:

所以當初我問李金華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年年查年年有?李金華的回答略有一點無奈,那就年年有年年查,其實回答的是對的,我們就得年年有年年查,但是不能總是原定踏步,接下來我們就關注這些老面孔和老問題。

解說:

中科院以項目名義發近億元福利,昨日2011年度審計報告剛剛公布,今天報告所反映的問題就是成為媒體一個又一個大標題,如果我們留心過去兩年的審計報告就會發現,連續三年的審計報告,中科院都被查處了類似的問題,翻開2010年度審計報告,關於中科院審計問題的表述近兩千字,設計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兩大類的16個項目,其中近15億預算落實不到位,所屬高能所未在職在編人員超範圍、超標準列支經費、津貼等現象嚴重。

再看2009年度審計報告,中科院則存在著近2000萬投資收益,長期留存在所屬公司未收回,以及七個所屬單位,擴大開支範圍超6000萬,用以工資、購車問題。

除了中科院,投資約2000億京滬高鐵,也是連續三年出現在審計報告中。

審計署京津冀特派辦 孫志明:

這裡是我們特派辦的檔案室,2009年至2011年我們參加京滬高鐵的審計的時候審計檔案全在這裡頭。

解說:

2009年跟蹤審計中,化整為零、規避招投標,2010年跟蹤審計中「44.46億項目未招標已開工」,排斥潛在投票人。2011年跟蹤審計中,違規縮短招投標時間,個別物資未招標就採購。

審計署三年的監督重點都放在了京滬高鐵招投標上。今年審計報告披露,在京滬高鐵全線的土建招標中,鐵部違規將資格預申申請文件獲取時間從至少五個工作日,縮短至13小時,從獲取到遞交時間,由規定的一般不少於七天,縮短至不到24小時,有招投標經驗的人都知道,13小時如此短的時間,企業要想獲知信息並取得招標文件有多難,即便是取得了,又如何在不到24小時內就準備好幾百頁的招標文件?這樣不知有多少潛在投標人因此只能望標興嘆。除此之外,京滬高鐵招投標還存在其他違規現象。

孫志明:

主要反映是規避招標,往往採取化整為零的方法,就是一個項目超過這個標準,那我把它拆分成幾個,從而規避招投標,那麼就說建設單位和服務單位很有可能在此過程之中實施暗箱操作、留有餘地。

解說:

而除了招投標京滬高鐵建設項目,還審計出了哪些問題呢?

審計署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司 楊晉山:

在建設資金管理方面,主要發現個別單位財務管理不嚴,個別分項目投資控制不嚴,還有個別單位以虛假髮票入帳的情況,個別基層單位存在截留、套取、挪用征地拆遷資金的問題。

解說:

審計署表示在京滬高鐵項目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鐵道部、京滬公司及各參建單位基本已整改到位,其中涉嫌違法違紀問題已移送紀檢、監察、司法機關立案徹查。

白岩松:

像老面孔、老問題到了什麼老的程度?隨便翻一下這兩三年審計報告就能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比如說在2010年、2011都有的京滬高鐵。2008年、2010年、2011年都有的財政部。2008年、2010年、2011年都有的發改委,這就夠老了。

今年被點名的部門,別看50個部門49個被查出問題,但是並不是說審計報告中都會點名,但是被點名的財政部就7次,商務部2次,國土資源部2次、鐵道部2次、農業部1次。我們再回到其實挺讓觸目驚心的屏幕上,審計50個部門,49個存在著問題,這個時候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為什麼大家都不著急,年年有、年年犯、年年查,就是因為所有人都有問題,大家互相較著勁,不會有真正羞愧感,你先查查他吧,這是第一個,因為所有的單位都有問題。

如果說審計50個部門只有4個單位存在問題的話,這4個單位的壓力就會足夠大了,但是現在問題是所有都有問題。

第二個審計署跟他被查的部門來說都是平級的部級單位,甚至有些部門在國務院序列當中比他要靠前的多,甚至更加強勢,你有什麼權利或者說你有什麼壓力能讓人真正的對你服氣,你沒有那份真正管用的尚方寶劍,你就是一個體檢部門,你沒有辦法給別人做手術,權利不在你這兒。開藥方你也只能開個大藥方等等。所以的確讓人有些無奈,但是不能總停止在無奈上,我們也去尋找答案。

接下來我們連線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教授李成言,李教授你好。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李成言:

你好。

白岩松:

我跟無奈,觀眾可能也很無奈,您無奈嗎?老問題老面孔。

李成言:

我對這個問題和你的看法一樣,我也感覺到無奈,因為我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老面孔到底怎麼看?我們這次審計署的審計報告一方面指出了上一次審計各個部委公布以來,確實有進步、有改進、並且嚴肅處理了一批違法、違紀部門的負責人,但是我們看到這次在人大會議上審計報告,又讓我們感到幾乎這些部門都出了一些老的問題,有的問題甚至還是相當嚴重,為什麼老面孔又出現呢?我覺得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個是我們的審計之後你看到一些部門它屢查屢犯,屢教不改,不得不讓我們想到審計效果及其作用到底是什麼。

第二個我們就是說國務院的政策在很大的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執行力的保障,我們絕不能允許這種現象繼續下去的。所以我覺得老面孔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敢於正視,要敢於把這些問題得到解決。

白岩松:

其實李教授,對於老面孔問題我倒也多一些理解,因為審計部門查的就是這些部門,他只是在這五六十個部門當中去查,因此可能容易出現一些老的面孔,但是老問題尤其讓我無奈,您的對策是什麼?

李成言:

關鍵這些老問題不該繼續出現,到底如何看?我認為這次審計的重點是揭示了幾十個部委,還有一些國有企業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又是以前出現過的老問題,這些問題怎麼看?正常的是,在政府管理當中前車之覆後車之鑒,而現在出的這麼多問題,肯定是不正常的,這些老問題是什麼性質問題,我覺得其中很多問題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因為你嚴重地違背了人大通過的國家財政使用的一些法律,比如說《預演演算法》等等,這種違法還屢教不改。

白岩松:

我明白您的意思,其實僅僅把它說成是一個錯誤,或者是違規等等都是說輕了。

李成言:

說輕了,不夠的,不能這麼看,僅僅是一個錯誤,是一個過失,是一個又不小心又重錯過去的問題,不可能。我覺得不能這麼看,我覺得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兩條根本的出路,第一條就是嚴肅地追究行政負責人的行政責任,沒有這一條不可能解決問題,尤其是各部委的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因為這是符合國務院通過的責任制規定的一些嚴肅的規定。如果不真抓實幹,不動真格的,我覺得這些老面孔、老問題永遠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第二個問題,對各個部委裡面,駐部委的紀檢組、監察部門,這些監督者到底應該怎麼辦,他們在部委里起到嚴格對部委行政行為監督的責任,這裡面還要追究他們的一些責任,否則的話就不好解釋了。

白岩松:

好,李教授,時間的原因,您這個藥方就放在這兒,我們希望它能夠真正便成現實。

其實在目前這樣一個階段擁有某些無奈是正常的,因為無奈可能是尋求答案的一個開始,但是不能長期下去無能和無解,這樣的話恐怕就很糟糕了,所以我們更要思考的是怎麼辦?

解說:

審計報告第11頁有一個比較震撼的數字,調查54個縣的財政收入其中60%來自非稅收入。2011年度審計報告所反映的縣級財政存在的問題,讓參加審議的賀鏗委員有些吃驚。對此審計長劉家義也表示說,縣級財政性收入中非稅收入佔比較高,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較差。每一年審計報告都會加入新的內容,並直指改革的深水區和敏感區,新問題會促使我們去思索新的對策,但是對於審計報告中那些屢查屢犯的老問題,我們又該如何對待呢?

商務部等三個部門本級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軟體評測中心等42個部門所屬單位,違規轉移、套取資金1.57億元,其中2884.1萬元用於發補貼。

人口計生委等5個部門,本級和民航局清算中心等10個部門所屬單位,自行設立項目違規收費2.07億元。

2011年商務部未按照編報項目支出政府採購預算,部分項目支出共5341.38萬元未按規定公開招標。在京滬高鐵全線的土建招標中,鐵道部違規將資格預申申請文件的獲取到遞交時間縮短。

為什麼一些老問題會屢屢出現?今天《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多領域已經建立起嚴謹規範的制度體系,但審計報告反映的老問題卻說明,很多制度並未被落實好,這也提示我們,審計只是監督形式的一種,還需與其他日常監督形式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白岩松:

當初之所以會擁有「審計風暴」是來自大家集體的掌聲,在這個掌聲之中充滿某種信心和期待,因為大家覺得有希望了,現在之所以變得無奈,是開始慢慢有一些動搖,這種信心開始減少,會覺得是不是審計也沒有用。今天我看到這樣一番話,李千帆說任何不以整改為目的的審計都是「耍流氓」,其實 他的話我不太同意,他的話的原形是那句話,任何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我不同意他這句話,但是我同意他這個,由對當年所謂「審計風暴」的新奇,到現如今的「審丑疲勞」,應該用一場問責風暴重塑審計公信了,這個問題問李教授,李教授您覺得應該如何塑造新的審計公信力?

李成言:

我覺得我們應該正確評論審計風暴在中國發展當中審計的作用,因為過去的審計確實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經驗,我覺得現在還要掀起一個風暴的再起,能夠形成一個壓力,尤其是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讓網路參與評論,我想這個問題很快就會得到有效地解決,當然我們還要拭目以待,可能會看到會解決的結果的。

白岩松:

好,非常感謝李教授。

其實當這麼多年,十幾年來我也一直在跟審計工作打交道,也採訪了幾任的審計長,但是說句實話,現在的心情的確會有一些無奈,可是並沒有完全失望,我覺得我們正是在黎明前,可能出現了一段有點灰濛濛的時候,但是要往前走,或許審計署應該借鑒香港的廉政公署這樣的概念,擁有更大的一種權利,讓大家看到更多的信心,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實行嚴厲的問責,既然「看門狗」存在,不能是「看門狗」叫了兩聲就算結束了,最重要的是主人心裡有沒有決心,我打算干點什麼,只要真的打算干點什麼的時候,請相信「審計風暴」還會再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20: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