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一路「北上」尋求能源 (圖組)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2-6-24 2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6月24日 06:02    dw


[img]http://i48.tinypic.com/2zjkwnt.jpg批/img]
  經濟縱橫中國一路「北上」尋求能源

  中國始終在尋找新的能源供應源。因此,不管對於格陵蘭島的地下礦藏,還是北冰洋沿岸其他地區的原材料,中國都很感興趣。此外,隨著氣候變暖而不斷融化的北極冰川對於中國來說也意味著新的海上貿易航道。

  在參加20國集團峰會之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特意選擇了在小小的丹麥進行隆重的國事訪問。 今年年初,總理溫家寶已經走訪了另外兩個北歐國家瑞典和冰島。種種跡象表明,這個世界第二大國民經濟體對於北歐的興趣決不是心血來潮,中國已經申請成為"北極理事會"的永久觀察員。這個組織與上世紀90年代成立,八個成員國都是臨近北極的國家,探討的主要議題就是對於開發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的協調工作。0:00:00|0:00:00中國一路「北上」尋求能源(音頻)

  廈門大學能源研究院的林伯強教授指出,中國渴望參與這些討論。他說:"長期來看,中國肯定是缺乏能源的。不光對北極感興趣,其實世界上哪個地方有能源中國都會去。可能你要反過來問,哪裡是中國不感興趣的。所以這應該是一個中長期的戰略,兼顧到今後的資源問題,以及如何滿足能源需求。"

  "用投資換資源"的模式


  北冰洋新航道示意圖

  在"北上"尋找能源的路途中,屬於丹麥領土的格陵蘭島是相當重要的一站。那裡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稀土。但是要開發這些礦藏,格陵蘭需要來自國外的資金支持,而中國則樂意充當這個投資者的角色。在非洲就是如此,作為對參與開採自然資源的回報,中國在非洲國家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因此,人們猜測中國可能也會在格陵蘭島採取類似的模式,也許不久的未來,那裡就會出現大批修建公路或電站的中國工人。

  不過中國官方的口徑聽起來則與之相距甚遠:"丹麥等北歐國家地處北極地區,在保護北極環境、促進北極地區可持續發展、維護和平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地處北半球的大國,北極地區的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問題對中國有著直接的影響。中方願意與包括北歐在內的北極國家加強北極政策交流與科研合作。共同致力於北極地區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這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的表態。雖然中國與格陵蘭的合作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但是據媒體報道,去年冬天已經有一個格陵蘭的政府代表團到過中國。不過根據"財新網"的報道,雙方還沒有簽署任何協議。

  已經確定的合作項目包括,英國"倫敦礦業"公司(London Mining)將在幾年後與兩家中國合作夥伴在格陵蘭島大規模開發鐵礦資源。計劃投資數目高達20億美元。

  氣候變暖給中國打開新機遇?


  中國總理訪問冰島

  除了自然資源以外,中國對於格陵蘭乃至整個北極的興趣還在於,隨著氣候變暖,北極冰川的漸漸融化,可能會給作為出口大國的中國打開全新的貿易航道。拿上海到漢堡的海路為例,如果取道北冰洋,將會比現有航道(即穿過馬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縮短6400公里。

  廈門大學的林教授表示:"因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都是靠外貿。所以對新航線感興趣這也是很正常的。"不過,中國政府領導人在公開場合仍然拒絕談及所謂的"北極戰略",儘管中國甚至擁有一個自己的極地科學研究所。共產黨的官員深知,在海外表現出明確的經濟和戰略興趣會引發恐懼不安。但是北京早已意識到,北極的自然狀況變化可能給中國打開新的機遇。

  作者:ARD編譯:雨涵

  責編:李魚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