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薄案:處理高幹兩類手法 輕重誰決定?能否成鐵案?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6-24 15: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6/23  消息來源:東方日報


按照一般規則,十八大召開之前,中央會公開宣布薄熙來(專題)的問題如何處理。從輕發落的話,大概是開除黨籍公職、削奪為民;從重發落的話,就會「雙開」之後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責,「鐵窗」之苦、牢獄之災是免不了的。前者是黨紀處理,後者是國法處理。對於薄熙來(專題)這樣一位政治局委員、地方大吏之高官,如何處理他本人及他的問題,黨紀與國法的界線是微妙而靈活的,不僅取決於事件的性質,更重要的是事件背後的種種複雜詭異多變的政治鬥爭、人事關係、局勢發展。事件的性質和這些因素的「互動」,決定了是只「動用」黨紀,還是黨紀、國法一起招唿。

  毛澤東時代,中共處理政治局委員這樣的高級領導人一定要和政治有關,和政治上犯「路線錯誤」或「搞政治陰謀」或「反黨奪權」等有關。這樣做的「便利」在於可隨時炮製「黑材料」,捉住一言半語或什麼「講話」,捉住某些高幹們「來往密切」、「活動不正常」等等,就砌人入罪。這樣在政治上「砌人」,方便雖方便,但也很容易被翻案。政治形勢一變,政治鬥爭有了新發展,原先「被定罪」、「有問題」的人就要「平反昭雪」,甚至成了「英雄」,成了「正確」的一方。

  毛澤東之後,中共總結了這種「翻烙餅」式的折騰教訓,也因為宣布不再搞「階級鬥爭和政治運動」了,特別是「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了,再有什麼政治局委員級數的領導人要在沒有社會政治事件下被處理,那就最好不要和政治掛鉤,而是在經濟上、違紀上「發現問題」,像前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前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都是這樣處理的。這樣做,手續上、取證上雖然麻煩一些,但一旦入罪,不易翻案也。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74

主題

387

帖子

40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6
沙發
liushui666 發表於 2012-6-24 16:38 | 只看該作者
薄熙來肯定要被定為鐵案了,政治鬥爭的失敗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