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般念的修法

[複製鏈接]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6-24 1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安般念的修法

    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教導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在經中說:「諸比丘,於此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閑處。結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於業處。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入息長時,彼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彼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彼知:『我出息短』。『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觀呼吸。開始修行時,我們要先坐好,單盤腿、雙盤腿、自然盤都可以(女的最多只允許單盤腿)。臀部多少要墊一點東西,因為腿比臀部高,一坐下來時,腰會向後突。腰部要求既不向後凸,也不向前凹,把脊柱自然挺直就好,不要用太強的力度,拉直就好了。百會上領,頸向後靠,下頷回收。牙齒輕輕咬合,兩唇閉合,舌自然平放。眼斜向下視,眼皮自然下垂。

    有些修行的人愛皺眉,皺眉的同時一般都伴有或輕或重的嗔心也會障礙入定。那麼愛皺眉的人就要反覆多想幾遍眉放鬆。手姿勢不重要,舒服不動為度,兩手重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也行,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也可以,兩拇指相觸。應當以舒適的姿勢坐好,然後嘗試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呼吸時的鼻息)。你應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處周圍感覺到氣息的進出。開始時可能心念粗觀不到呼吸,或昏沉散亂不能專註,就可以用數息的方法。你應在每一吸呼接近末端時數:「入、出、1;入、出、2;……入、出…10」一般不超過10。也可以只數入息、或只數出息。如此數息時,你將能使心專註,平靜單純地只覺知氣息的長短。覺知每一入出息時間的長短,你會發覺有時入出息的時間長,有時入出息的時間短。

    數到心逐漸柔和平靜了,不數數也能守住呼吸的時候,就不要數了。這時您就觀著呼吸,吸氣長你就認知它長,吸氣短你就認知它短。盡量不要故意調整呼吸的長短,那樣就不是觀呼吸了。逐漸的呼吸會越來越細微,這時可能感覺到身體的某個部位消失掉了,可能是腿消失掉、手消失掉、或是身體輕鬆或增大縮小,有光明等等,身心出現了遍滿全身舒服的樂受和歡喜心,這時你可能就入禪定了。

    如果你得了禪定,不要貪著在裡面享受樂受。要練出入定自在。你要反覆入出禪定,在這個過程中看清楚是怎麼入進去的,怎麼出來的,找到自在入出初禪的竅門。然後鍛煉自主控制住定時間的長短。你要先想一下我在初禪里呆5分鐘,入定后就在初禪呆5分鐘,到5分鐘就退出來了。三五次有把握了,再練十分鐘,在裡面住十分鐘,十分鐘也三五次有把握了,再練十五分鐘,十五分鐘也有把握了,繼續可以練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等。住定時間久禪定越穩固。但是不可以貪著沒有期限。也可以練到住定十五分鐘后就不練了。這時想我要進二禪,繼續專註觀呼吸。進入二禪之後同樣要練「入、住、出」的自在,練成之後,再趕快進入到三禪,三禪之後也要練「入、住、出」的自在,,再進入四禪,練四禪「入、住、出」的自在。四禪練到之後,大家可以不再往高處練了。四禪的定力最利於開智慧了。就這樣反覆的先把出定、入定、在定的自在練好,最好練到一個念頭想進幾禪就進幾禪。想在裡面呆多長時間就多長時間。想出定就出來。以後每日都要複習以免遺忘。

    下面還要了解一下各禪定的禪支情況,便於對照你在幾禪。初禪有五個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二禪有三個禪支:喜、樂、一境性。三禪有兩個禪支:樂、一境性。四禪是舍念清靜,一境性。

    這一方法既對治散亂的心、也能開智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0: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