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祖英唱《洪湖》改詞黨恩變父母恩 美媒:為何有人愛唱紅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6-24 15: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6/24  消息來源:美國之音


  北京景山公園裡的紅歌團隊
   
    中國不少中老年人喜歡唱紅歌,其原因複雜,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都支持紅歌的政治內容。同時也有不少中國人厭惡唱紅。

  在薄熙來(專題)剛下台時一度在重慶和北京被禁止的公園紅歌會,後來恢復了。北京景山公園的星期日紅歌會,成為京城一景。例如5月27日,群眾高唱《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兩岸是家鄉。」

  這種現象不限於景山,也不限於今年。有美國華人遊客說,他幾年前遊覽北京天壇公園時,就聽到紅歌此起彼伏。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等革命樣板戲復出,民間毀譽參半

  *紅歌曾伴隨紅色恐怖和造神*

  並非所有的毛澤東時代過來人都喜歡唱紅。有些人在文革時是在紅歌和革命樣板戲聲中被批鬥毆打抄家的,所以對其深惡痛絕。著名作家巴金在他的《隨想錄》中寫道,他一聽到樣板戲就心驚肉跳,這成為一種典型的記憶創傷。

  在一些人氣比較高的網站開博的名博秦全耀在接受VOA採訪時表示,中國必須「去毛退紅」, 「沒有這個過程,中國沒法辦。唱紅歌我受不了,我聽見唱紅歌就害怕,我打哆嗦,為什麼呢?我就想到文化大革命,我就想到階級鬥爭,我就想到無產階級專政。只要紅歌在那兒唱,中國40%在文化大革命中受過刺激的人就害怕,就緊張,這個社會就甭談和諧。」

  北京學者陳子明和曾被打成右派的重慶居民蔣文揚都在接受採訪時把薄熙來(專題)的唱紅和文革、個人崇拜聯繫起來。蔣文揚說:「(薄熙來(專題))他唱紅,實際上是恢復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唱紅歌,紅太陽,全國山河一片紅。」

  *擺脫紅歌 解放課堂*

  對於薄熙來在重慶大花公款推動唱紅,在不少毛派讚揚的同時,也有很多民眾反感。薄熙來下台後,重慶西南大學學生劉小姐表示,學校已不再佔用上課時間「唱紅歌」,讓自己能專心學業,感到十分開心。

  *紅色教育從娃娃抓起*

  但是另一方面,上了歲數的中國人,也有很多對紅歌不那麼「苦大仇深」。記者和其中不少人交談過,概括他們的說法,當初學唱紅歌,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是當時全面嚴格控制國家和社會的中共強加給他們的。例如《洪湖水浪打浪》,是當局作為革命教育而在小學中學里大力推廣的。而學生們如果學唱外國情歌,就可能挨批。

  *滄桑之後仍愛唱 奈何不會新潮歌*

  中國改革開放后,紅歌不再獨霸天下,中華樂壇八面來風,但這時,很多中老年人已經過了學唱歌曲的年齡段,他們仍然只熟悉自己青少年時代被灌輸的那些紅色歌曲。例如一位在毛澤東時代長大,後來定居美國多年的男子說,他不情願地唱紅,因為他不會唱別的歌。

  同時,他們也愛唱歌。例如記者在1986年專訪過時任中國文化部長和中共中央委員的作家王蒙,他在解釋他為什麼喜歡美國暢銷通俗小說《愛情故事》的時候說,他很愛唱歌,很喜歡那個電影主題歌,這影響到他對原著的看法。

  愛唱歌,又只會唱紅歌,退休者也有音樂和社交需求,有大量時間和很有限的金錢,許多人對於當代歌星演唱會不是欣賞不了就是買不起票。這種種因素都在群眾唱紅現象中發生作用。

  *歌詞曲調能分離 懷舊實為懷自己*

  唱紅不等於愛紅。海外民運理論家胡平說過,他們民運人士開會時也唱革命歌曲。

  有些愛唱紅歌的人表示,他們不是認同那些政治性歌詞,而是喜歡那熟悉而好聽的曲調。還有人說,他們唱歌時,回味起自己的青少年時代。與其說他們是在懷念那個紅色時代,不如說他們是在懷念那個時代的自己,懷念自己那一生只有一次的童年歲月或者青春年華。

  *改歌詞 非紅化*

  有些紅色歌曲中政治內容不多,例如《洪湖水浪打浪》主要歌唱洪湖的風光和人民生活,但歌詞有一句「共產黨的恩情比那東海深,像太陽。」有些人唱這首歌時,跳過了這一句,或者改了這句歌詞。

  台灣歌手謝采妘錄製的唱片中有這首歌,她把歌詞里的「共產黨」改成了「爹娘」。而中國歌星宋祖英在美國演唱這首歌時,唱的也是「爹娘的恩情比那東海深」。(記者曾對活躍在中國網壇上的寫手亦忱提到這一點,他表示很驚訝。)這也說明,這首紅歌的其他歌詞能被海外接受。







宋祖英在悉尼歌劇院唱改過詞的《洪湖水浪打浪》


  在景山公園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和電影《洪湖赤衛隊》插曲的民眾願意回到那紅色年代嗎?記者在多部關於景山遊客談論國事的音像中,聽到有些人抨擊時弊,說今不如昔,但沒聽到有人說願意回到毛澤東時代。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39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74

主題

387

帖子

40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6
沙發
liushui666 發表於 2012-6-24 16:26 | 只看該作者
雖然人們還經常抱怨社會的弊端,但總的來說社會還是不斷進步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9: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