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涼我心(楊玉昌)

[複製鏈接]

24

主題

24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古今 發表於 2012-6-21 2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清涼我心

楊玉昌

(編者小語:七日柏林「生活禪夏令營」已經是去年的經歷了,但至今,我們仍陸續收到營員們的來信來稿。在眾多的稿件中,我們選登了一篇。想來,一位營員的經歷和感受會引起大多數營員讀者的共識。新的一屆夏令營又將於暑期舉辦。屆時,千年禪林,庭前柏子將以習習清涼歡迎你……)

「要是世上的人都這麼向上向善該多好啊!」-這是生活禪夏令營閉營時一位營員所講的話。想來,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想。臨別柏林,我輾轉難眠,許多感受在內心沖涌,如汩汩清泉。

在禪寺,古柏、塔影、陽光,淅淅瀝瀝的雨聲;在紅塵,房子、塵勞、煩惱,上上下下的關係;在禪寺,我們每天誦經、坐禪、聽講,充實而平靜;在紅塵,我們奔波、忙碌、逢迎,顧此而失彼。

哪種生活更加真實呢?

有位參加夏令營的女營員說:「傳燈法座的那天晚上,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手捧著蓮花燈從大殿朝塔院走。外面的風大,一會燈就被吹滅了。我重新點上,但不久又滅了。後來我發現,只要把多餘的蠟油倒空,蓮花燈就會燃得很旺。從這裡我體驗到一種道理:「只有捨去多餘的一些,才能得到……」

在聽她這樣說的同時,我馬上想到那天晚上自己也有類似的體驗。我的蓮花燈的蠟頭很短,而且是彎的,所以只有一點光,在大殿里尚能燃著,一出大殿就被吹滅了。後來我也象那個女孩那樣去做了,但當時我並未多想。現在她這一說使我頓時明白,蓮花燈所以要被吹滅,是因為它的蠟頭大部分浸在蠟油里。同樣,在生活中,我們的心靈糾纏在物質的羅網中,怎麼能不產生煩惱呢?物質的羅網扼殺了我們心靈的慧光,使我們陷入迷惘與黑暗中,而我們的心靈本來是光明的!

我發現參加夏令營的營員中學醫的特別多,這顯然不是偶然的。當初釋迦牟尼佛出家就是因為看到人生的四苦:生老病死,其中之一就是病。我們無時無刻不是處在病和死的威脅之中。父親被槍殺的美國藍球名星喬丹說:「我們隨時都可能失去我們最寶貴的東西。」

去年,我剛大學畢業,被暫時分到一個遙遠的鄉村去工作。臨行前我在家呆了半個月,那時父親身體很好,他從未得過大病,甚至二十多年沒有患過感冒。到三個月的鄉村工作做完返城后,我卻看到一張寄給我的已遲了的電報:「父病危,速回。」我不禁大驚失色,連夜趕回家,才知道父親竟患了癌症,前後不到兩個月就去世了。這件事對我刺激很大,因為到現在我一直無法理解和相信它竟會發生!今年麥收時我回家在田裡幹活,發現少了父親,而往年父親總是同我們在一起乾的,我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用弟弟的話說「就好象做夢一樣」我們所愛的人會突然離開我們,有一天,我們自己也會這樣,難道我們不是在夢裡嗎?

今年年初,我把患甲狀腺腫瘤的母親接到城裡醫院治療。除我母親之外,同病房住的都是癌症病人,而她們的年齡大都在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有天晚上,臨床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跟我長談,說她上有父母,下有兩個孩子,不想死,哪怕再給她十年呢,好讓她送走老人,養大孩子。她一直不明白病為什麼會發生在她身上,她總是問我她的病能不能好。本來勞累了一天,我已經很疲倦了,但我還是儘力安慰她,只是有時卻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我自己對人生也感到很迷茫。我不知道後來她怎樣了,因為不久我的母親就出院了。但這件事一直留在我心裡,我一直為沒能力明白地勸慰那位婦女而感到不安。

在醫院的近一個月里,我時時處處感到人世間所缺乏的愛。病友們互相打飯,爭著掃地打水,相互鼓勵早日康復。那時我就想:「要是世間的人們也這樣友好該多好啊!」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有這麼一件事,總有一天,人會死去。只是平時我們被一層層面紗所蒙蔽著,迷而不悟罷了!紅塵滾滾,所謂「瀟灑走一回」,但事實卻是,世間任何欲求都不能使我們得到真正的滿足和快樂,人生真正的需要和歡樂只能在於覺悟和善行!

走進禪院,我們滿是五蘊塵勞;告別柏林,卻是身心的一片清涼!有個女孩從廣西不遠千里只身前來,臨走時包里裝著厚厚的經書,走路時身子都傾斜了。一位來自北京的營員請了200多元的經書,加上捐修觀音殿,幾乎連回去的路費都沒有了-傾其所有尋經求寶,差不多是所有營員的心愿:我們久旱逢甘霖,佛陀雨露甘甜至心!

我亦如是,少量的費用全部用於購書。當我下車到家時,已是身無分文。但我心中卻擁有喜悅:我的身上已沒有了多餘之物,這也該是一個圓滿!

外面又是忙忙碌碌,怎樣將自己的受用作用於日常生活、工作呢?我想,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更是一個要求作為的問題。

但問耕耘,莫為收穫,收穫卻寓於耕耘之中。生活禪夏令營給我心田注入了一片清涼:「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是塵俗波流中的明亮燈塔。慧光照耀,我將更加熱愛人生!

《禪》1995年第二期
 
禪:金剛經、楞嚴經、壇經、五燈會元
凈土:彌陀經、念佛圓通章、雲棲法匯、凈土十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7: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