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厭倦工作等於是服勞役

[複製鏈接]

1032

主題

1451

帖子

268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閃閃 發表於 2012-6-21 1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錢鍾書說:「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看城裡邊,風景獨好!沒進去的人想進去,在裡邊的人想出來。」細想一下,職場又何嘗不是一座圍城呢?

完成學業之後,很多人都滿懷希望,憧憬著走向工作崗位,成就一番美好的人生。可經歲月打磨之後,他們意識到了現實的殘酷——再努力的工作,也難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們想逃脫這種窘境,卻又欲罷不能。為了理想,他們厭倦工作;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工作。這一不可調和的矛盾,造就了成千上萬的病態職場人。

人們之所以厭倦工作,很大一個原因是出於工作的重複與單調性。我常聽到的一句抱怨就是:「工作真是無聊透頂,每天都干一樣的活,我都快瘋掉了!」

勉為其難確實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尤其是這種現狀始終遙遙無期。於是乎,應付了事成為了一種常態:領導要求我做什麼,我就按他的要求去交差;領導要求我什麼時候完成,我絕不會提前一秒鐘結束。

久而久之,這種機械式的工作方式自然會讓人感到厭倦,工作起來自然缺少動力。在工作的每一天里,他都如同在服牢役。厭倦工作而又不得不工作,就如同逼迫一個女人嫁給一個令她厭惡的男人一樣悲哀。這不是某一個人的悲哀,而是群體性的悲哀。

我曾經就是這群悲哀之人中的一份子。一個偶然的機緣,我有幸觀看了《肖恩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之後,我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一個被人陷害而入獄的銀行家,一個被判無期徒刑服役的犯人,一個整天活在恐懼、骯髒、冷血與暴力中的大活人,本該是在絕望中度過餘生。可結果卻是:

他用真心結交了一位好朋友,並搞到了一把用於挖掘隧道的石錘。

他用自己所掌握的財務知識替監獄官合法避稅,進而換取了更多的自由空間。

之後,他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甚至孩子的升學問題也來向他請教。

……

在入獄的二十年裡,他每天都在用那把石錘挖洞,之後成功越獄。此後,他領走了部分監獄長存的黑錢,並告發了監獄長貪污受賄的真相,最後與獄中結交的老朋友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重逢。

他就是安迪,他就是激勵我積極上進的越獄者。正是因為有了他,我的工作不再如痛苦地服勞役一般。我每天所要做的就是結交更多的朋友,影響、鼓勵和幫助更多周圍的人。

他教會我一個至理箴言:不管環境多麼險惡,不管條件多麼艱苦,不管希望多麼的渺茫,只要自己心中有愛,只要自己滿懷夢想,只要自己努力奮鬥,只要自己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得償所願。

你所處的工作環境再怎麼險惡,也不可能比監獄更糟糕;你的行為受限再怎麼嚴酷,也不可能比監獄還不自由;你所具備的成功因素再怎麼稀少,也會比安迪要多得多。你,沒有理由不成功!

好好想想你這一生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是富有?是名利?還是權力?在有限的工作條件下,如何將自己的人生夢想與工作結合起來?如何修鍊自己成功所必須的技能?如何積累自己成功所需要的人脈、資金與資源?如何才能做些更有益於將來的事情?
當你想透了以上這些問題並有所領悟時,你就不會再厭倦你的工作了,因為你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你有了積極工作的動力,更重要的是,你說服了自己,擁有了為自己工作的心態。

工作**並非憑空產生的,需要我們主動創造。我們必須從一種更高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確認工作對自己的重要性,並學會從工作中尋找樂趣。這樣一來,既避免了重複工作可能帶來的枯燥感,又能在完成工作后獲得成就感。

心理學上著名的「溫水煮蛙效應」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青蛙並不是被沸騰的熱水煮熟的,而是因長久地呆在溫水中被煮死的。這個道理也適用於我們。如果我們安於現狀、得過且過,很可能遭遇與青蛙同樣的命運。

為什麼這麼說?道理很簡單,我們都知道,刀是越用越快的。但是,如果刀長久不被人使用,就會生鏽變鈍。同樣,當一個人身處安逸的工作環境中得過且過時,其工作能力就容易退化,如同刀具生了銹一般。而身處這種狀態的人,很容易在職場上被淘汰掉。

身處職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當你在職場大潮中能夠奮力搏擊時,必將有個更光明的前程。

2012年,一股「林旋風」席捲全球,林書豪取代姚明,成為國人追捧的NBA新星。他從一名只能跑跑龍套的球員,轉變成為了一支球隊的救世主。林書豪用瘋狂一周,成就了NBA賽場的傳奇。

起初,他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板凳球員,只能拿不足80萬美元的底薪。他身體素質中等,運動素質與孫悅旗鼓相當,為何能在群星閃耀的NBA賽場上迅速崛起呢?因為他是個積極進取的小夥子,他不甘於只坐冷板凳。

在這種強烈的進取心的激勵下,他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做一個有頭腦的控衛。林書豪是哈佛的高材生,他擁有一顆聰明的大腦,這使得他能在場上及時解讀球場上的形勢變化,找到更為合理的處理方式。一個用腦打球,具備帶領全隊前進潛質的控衛,想不出眾都難。

就連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因其在賽場上的爆發力而給予了特別關注,並儼然成了林書豪的「狂熱球迷」。

林書豪的成功驗證了這樣一個心理學上的研究成果:成功者具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能夠把握住現在,對工作充滿激情,並對未來滿懷信心。

反觀一些員工,他們消極對待工作,對未來不報任何信心。他們不會懂得「豐厚的物質回報需要建立在努力工作的基礎上」,更不懂得「即便薪資微薄,亦可借工作機會來提高個人技能」,而只是在不停抱怨的過程中,徒長年齡卻不見技能精進,消耗生命而無任何建樹。

這就是但求無過的罪過,是對自己、對家人、對企業、對社會所犯下的罪過。從這一方面來講,所有但求無過的職場人士都應為此悔過、贖罪。

「戴罪之人」如何悔過與贖罪呢?給自己塑一個泥像吧!每當自己不思進取之時,就狠狠的用牙籤扎它。扎在它身,痛在你心!當然,這只是個開玩笑的設想。不過,下面這個方法你倒是可以試試,我想,它對克服「但求無過、不思進取」的消極思想大有裨益。


當然,如果你的捏泥像技術很爛的話,你最好還是將這樣一個「泥人賽盤」放置於自己家中的電腦桌上,免得引來同事的非議!

我們的理想不僅僅是生存,我們還要走向成功!獲得成功也並非難事,當我們能夠消除得過且過的惰性心理,致力於更圓滿地完成工作任務,並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這時,我們已經距離成功的目標不遠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6: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