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九接收地面電子郵件內容曝光 郵箱容量達8G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2-6-20 09: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6月20日 08:52  新京報

  昨日15時46分,神舟九號航天員飛行乘組在天宮一號成功接收祖國第一封電子郵件。首次開展的天地電子郵件傳輸試驗獲得成功。

  郵件內容

向天宮一號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

媒體來源:東方衛視  http://tech.sina.com.cn/d/2012-06-20/08527291192.shtml  (電視部分無法轉貼,有興趣者可自己觀看)

  其中含約10秒長動物視頻

  昨日,北京航天飛控中心按計劃,將精心選編的包括圖片、文檔、視頻在內的數據包,通過專用的軟硬體平台向天宮一號發送,隨後,航天員在終端顯示系統看到了來自地面的郵件。

  據介紹,航天員共收到5封郵件,包括一幅鮮花圖、一幅五星紅旗圖、一幅風景圖片等,以及約10秒長的動物視頻。

  郵件收發

  航天員暫不能回復郵件

  據悉,天宮的郵箱是TG01,代表「天宮一號」,其容量有8G左右。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軟體室工程師程肖介紹,因為通信鏈路上的要求,每封郵件有最大長度要求,一封郵件最大可發容量為80K,所以地面上的一封郵件要拆分成5封發到天上。在郵件發送出去的同時,天宮一號的儀錶會提醒航天員有新郵件到來,天上的下載速度也是很快的。

  據介紹,目前沒有網際網路,只能通過飛控中心向天上發送,航天員也不能回復郵件。「發郵件和打衛星電話一樣貴,約幾十元,甚至上百元錢。」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總體室工程師王霄軍說,未來空間站會計劃將郵件容量進一步增大,和地面上班一樣,航天員能夠隨時接收到工作安排。

  試驗意義

  將可隨時接收地面指令

  據介紹,這是地面第一次以郵件的形式向航天員傳送信息。通過這種方式,航天員不但能隨時接收地面發送的飛行計劃、文本信息,還能接收新的視頻、音樂、圖片等資料,極大地豐富了航天員的太空工作和生活。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表示,航天員如果要長期在軌在空間站駐留的話,對航天員各種信息的交互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些手段的建立和完善,對後續工程有很多借鑒意義。

  發送條件

  向天宮發郵件需先申請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軟體室主任孫軍介紹,地面如果有用戶要向航天員發送電子郵件,需要向飛控中心進行申請。經審批后,把電子郵件的內容和相應附件提交給飛控中心,然後經過飛控中心的天地電子郵件發送系統,把郵件發送到天宮。

  綜合新京報記者仲玉維 新華社 央視 東方衛視報道

  【通話試驗】

  首次視頻通話:感謝關心

  「神舟九號,我是北京,下面進行雙向視頻通話試驗……請手持攝像機開始拍攝。」昨日18時50分,地面與航天員首次雙向視頻通話試驗正在飛控大廳進行。

  「神舟九號報告,非常感謝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飛行乘組在天宮生活得非常好,工作很順利。請大家放心。」同時,飛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顯示著航天員乘組集體揮手的畫面。

  此次航天員進入太空首次實現了天地雙向可視通話,「天上人」和「地上人」首次可以「面對面」通話。以往,神五、神六、神七,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航天員的樣子,但是航天員看不到地球上的人。

  神六發射時,聶海勝是在外太空過的生日,他能聽到女兒唱給自己的生日歌,卻看不到女兒的樣子。神七任務時,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出艙,手舉五星紅旗向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送來問候的時候,也無法看到飛控大廳戰友的目光。這次執行任務的三名航天員,將不再重複這種遺憾。從神舟九號開始,地面可以向太空發送圖像。

  另一個突破是「多艙通話」,以往任務天地間只有一條通道,而這次通道增加為多條,滿足航天員多艙活動的需要。不論航天員是在實驗艙還是在返回艙、軌道艙,都可以在同一時間分別實現與地面的對話溝通。

  新京報記者 仲玉維

  【天宮生活】

  航天員按北京時間作息

  每天工作約8小時;人間一晝夜,「天宮」16天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鄧一兵19日介紹,3名航天員進入天宮一號后,在太空中完成多項預定工作,從18日23時開始執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狀態良好。目前,天宮一號內的環境條件非常好,溫度在22℃-23℃,濕度40%,整體環境相當舒適。

  每日睡8小時休閑2小時

  據悉,從18日23時開始,航天員開始執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每天8時至20時為工作時間,安排交接班,一日三餐,輪流值班。每天工作約8小時、睡眠約8小時、生活照料約6小時、個人休閑等約2小時。

  「執行同步作息制度后,按照預定計劃安排,18日晚由景海鵬值班,劉旺和劉洋休息。」鄧一兵說,「19日,他們6點起床,開始全天的工作,按計劃開展飛行器照料與管理、航天醫學試驗。此外,還有目標飛行器電子郵件、飛行計劃上行及短消息下行試驗、雙向視頻通話試驗等工作。」

  太空一個「晝夜」90分鐘

  與地面的晝夜更替不同,在進入天宮的24小時中,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已經經歷了16次日出日落。這是因為天宮一號每一個半小時就繞地球飛行一圈,航天員每90分鐘就經歷一「晝夜」。

  儘管如此,航天員在「天宮」中的作息,依舊按照北京時間進行。「進入組合體運行階段后,航天員的太空生活將按照天地同步原則安排。」航天員系統總體室主任劉偉波說,在晝夜更替頻繁的太空按天地同步原則安排任務,白天進行工作,夜晚以休息為主,有助於航天員保持健康。

  劉偉波介紹,航天員在太空的作息問題,早在載人航天事業剛剛起步時就引發了探討。「太空一個『晝夜』90分鐘,人的作息時間是一次循環好還是多次循環好?研究表明,在近地軌道的飛行中,保持人固有的生物鐘效率最高、健康狀況最好。」

  未來幾天,航天員還將在「天宮」開展載人環境維護操作、在軌航天醫學試驗和更換維修性試驗等工作,這些工作也同樣按照天地同步原則安排進行。

  綜合新京報記者 仲玉維 新華社 央視報道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5: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