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把中國「美國化」 美國成功解除了威脅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6-17 2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6-16 10:31

作者  王義桅


摘要:無論國人喜歡與否,中國正在從復興走向後復興階段,從發展中大國走向世界領導型國家,制約這一進程的真正威脅就是中國的美國化。學習西方等於學習美國,入世等於入美,這無疑是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表現。建國以來,政治上「別了,司徒雷登」(民國時代美國駐華大使),思想上卻沒有「別了,美國」。


  香港《信報》6月16日文章,原題:美國成功「鉚合」中國 「千萬里,我呼喚著你,千萬里,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並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夢裡,在夢裡你是我的唯一」,這是九十年代風靡大陸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主題曲的歌詞。

  在中國人心目中,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美國情結,經歷了鴉片戰爭以來的「西學東漸」、甲午戰爭后的「全盤西化」,到改革開放首要的「對美開放」,美國對中國的現代化歷程有著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

  更要緊的是,在中國的「天下」體系崩潰以來,中國的身份建構帶有濃厚的美國化色彩,美國因素已經內化在中國的思想認同和國家身份之中。中美關係的真正挑戰是中美身份衝突,中國崛起對美國最大的挑戰是,美國的國家認同——美國絕不做老二;而美國霸權對中國的最大挑戰是,中國的國家身份——中國美國化。

  一切向美國看齊

  所謂美國化,就是指美國成為現代化、全球化的代名詞,中國的進步和發展等同於美國化。美國化的中國人視中國為世界老二,致使當今世界中美關係陷入「老大vs 老二「的關係怪圈,這令整個世界產生擔憂,歐洲擔憂中國步美國後塵或成為「又一個美國「;周邊國家擔憂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其他地區擔憂中美「一山不容二虎「引發世界動蕩。

  中國的美國化,首先體現在生產方式的美國化,即以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發展生產力,以效率為抓手,以競爭力為目標大力發展經濟。這與歐洲大陸模式,尤其是提倡以最小資源消耗、追求最持續的發展的萊茵模式(Rhineland Capitalism)理念不同,也是歐洲人擔心中國發展模式美國化的原因,因為世界資源無法「負擔」第二個美國。

  中國的美國化,其次體現在生活方式的美國化,即以個人享受和利益驅動為原則,生活標準向美國看齊,以商品經濟作為價值依歸,車子愈大愈好,房子愈大愈好……,個人幸福感建立在犧牲自然和他人權益的基礎上,這與傳統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理念日益背離。

  中國的美國化,更體現在思維方式的美國化,即把「接軌」、「復興」的希望落在美國身上,崇美也好,反美也罷,思維都在圍繞美國轉;更有甚者,認定美國代表先進的「普世價值」和人類發展方向。殊不知,「普世」概念源於基督教,正如「天下」觀源於中國獨特的地緣文化環境一樣,都與當今多樣性的世界不同,世界發展並非線性進化,而是多元曲折的進程。

  「開放」漸變「同化」

  美國「接觸政策」最成功的手筆,莫過於對華的「接觸政策」了。

  其實「接觸」(engagement)應該譯為「鉚合」。美國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把中國「鉚合」,原因大致有三:一、宗教軟實力擊中世俗化社會要害。美國是宗教國家,國人比較中美、中俄關係,多拿美國庚子賠款建清華,與沙俄侵佔中國兩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相對照。美國影響中國,利用了中國世俗化社會、以德報怨的特性;國人對宗教的嚮往,變成了對美國的嚮往。美國大學培養了一批批親美派,美國意志,美國利益通過這些親美派內化為中國意志、中國利益。美國對華政策的核心是實踐自由女神像理念:「來,變得跟我一樣」。

  二、西學東漸歷史成果給美國收編。國人學習西方、嚮往進步,最便捷的辦法是緊盯老大,毛澤東時代的超英趕美,目標還是美國。許多學者秉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觀念引入西方文化,殊不知「體」、「用」兩者本無法分開。「西學為用」的結果,成就了中國的美國化。

  三、改革開放的路徑依賴美國。改革之初,鄧小平即指出,改革開放是對西方開放,尤其是對美國開放。看看亞洲國家,凡是對美國開放的,都實現了現代化,中國也會如此。不幸的是,鄧小平提倡的改革開放只是手段,如今卻變成了目的,導致「接軌」、「轉型」概念濫觴。「摸著石頭過河」遲遲未升級為「頂層設計」,鴉片戰爭以來缺乏「文明自信」和「文明自覺」,改革開放未予以糾正,「開放」無形中與「同化」劃上了等號。開放以促進改革的結果,導致了中國美國化過程的完成。

  思想上已「美國化」

  美國把中國美國化,不僅成功解除了中國崛起對美國的威脅,對內維繫了「絕不甘於做老二」的傳統國家身份(因為中國其實是無法成為又一個美國);而且對外成功把中國塑造為另一全球公敵(比如,中美消耗的資源世界最大,成為氣候變化談判的眾矢之的),分散了世界矛頭,減輕了美國的戰略壓力。中國的美國化,是中國威脅論在世界各地流行的源頭,也是制約中國從崛起大國走向世界大國的真正瓶頸。

  經歷一百七十年仰視西方的歷史,導致中國的知識結構完全服務於救亡圖強的時代需要,不能對西方文明的糟粕有清醒認識,不能客觀對待自身文明的精髓。其顯著的標誌,就是不能把美國從普世價值的神話中解構出來,還原美國作為地區強權的本質。

  無論國人喜歡與否,中國正在從復興走向後復興階段,從發展中大國走向世界領導型國家,制約這一進程的真正威脅就是中國的美國化。學習西方等於學習美國,入世等於入美,這無疑是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表現。建國以來,政治上「別了,司徒雷登」(民國時代美國駐華大使),思想上卻沒有「別了,美國」。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的發展道路仍然以趕超美國為標桿,其實很成問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處處拿世界的老大美國來衡量,那麼復興之後呢?超越美國之後呢?中國的國家身份、中國觀、世界觀又應如何建構?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9

主題

1568

帖子

93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4
沙發
眼過留聲 發表於 2012-6-18 10:25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有句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但是,中國沒有毛澤東時,誰都用不好!這就是差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63

帖子

30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1
3
w2y4 發表於 2012-6-21 15:57 | 只看該作者
言之有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