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陽痿給中國的啟示

[複製鏈接]

2352

主題

2650

帖子

35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電腦磚家 發表於 2012-6-15 16: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許多人認為,21世紀是中國和印度的世紀。而且,龍象之爭,將成為本世紀最熱門的話題。2011年,按照PPP計算,美國的GDP全球第一,中國第二,印度第三。按照現行匯率計算,美中排名不變,印度第11。如果今後發展趨勢跟前10年一樣,到2035年,印度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排在中國之後。但是,進入2012年,印度的經濟形勢急轉直下,一瞬間告別了前10年的輝煌。GDP增速從2010年第一季度的9.5%,直線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5.3%。印度經濟突然陽痿,透視其政治、經濟和社會體制的脆弱性。中國應該從中學點什麼呢?】

  大象病了

  1991年,印度學中國搞改革開放。在這之前,和中國一樣,都是蘇聯模式,閉關鎖國,國有經濟占高度壟斷地位。雖然工業生產發展迅速,但是技術進步非常緩慢,加上國家壟斷和腐敗,印度的經濟和中國1978年以前一樣,走進了計劃經濟的死胡同。

  在總理Rao的領導下,印度大膽的改革,吸引外資,加快引進外國技術,積極發展現代工業和科技含量高的服務行業。

  進入2000年以後,印度經濟開始騰飛。按現行價格計算,GDP從2000年的4400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1.75萬億美元。同一時期,人均GDP從440美元上升到了1446美元。

  在全球經濟遭受金融危機嚴重打擊的情況下,印度GDP的增長速度,卻在2010年第一季度達到了9.5%的最高峰。但是,之後的兩年裡,各個季度的增長速度逐季下降,直到今年第一季度的5.3%。於是,大家開始認識到這隻大象已經開始病了,而且,病的很嚴重。

  印度經濟陽痿的主要表現

  除了GDP增長速度大幅度下滑以外,印度的通貨膨脹長期居高不下,今年前6個月,仍然保持7.3%的水平。失業率也是居高不下,高達9.5%。

  2000-2010年期間,印度GDP年均增長速度為8%。不久前,大家還在激烈的討論著,印度的增長速度很快就會超過中國,成為中國最強勁的對手。沒有想到,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印度的增長下滑速度遠遠大於中國經濟增長的下滑速度。

  誠然,比起西方發達國家,5%的增長速度,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是,這個速度對印度來說,卻已經是嚴重的悲劇。為什麼?

  首先,印度的人口增長速度非常高。從2000年的10.1億人,上升到2011年底的12.1億人,每年平均增長2千萬人。如果沒有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作為支撐,就無法滿足就業增長的需要。目前高達9.3%的失業率,還將進一步升高,導致更多的人陷入絕對貧困。印度絕對貧困的人口佔全國人口的30%,是中國的三倍。

  其次,5%的增長速度,滿足不了印度成為大象的夢想。印度必須有高的增長速度,才能在20年內成為世界經濟超級大國。這是印度人的雄心及理想,就像中國急切想要追趕美國的道理一樣。

  大象為什麼生病?

  2000年以後的印度經濟奇迹,和中國的經濟奇迹一樣,靠下面幾個因素拉動GDP和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長:

  · 大量而廉價的勞動力

  · 趕上以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為主的第三次工業化革命

  · 開放的政策,在國際分工中找到了自己的比較優勢

  · IT技術非常發達,紡織工業的技術革新和進步

  · 英語作為母語吸引世界主要的跨國公司在印度建立許多電話諮詢服務中心

  但是,印度也是一個百病纏身的國家。印度的問題包括:

  · 非常腐敗的社會和政治體系。雖然是個民主選舉的國家,印度的腐敗深度和廣度,要比中國更加嚴重。在印度,不管辦什麼事,都必須給官員送禮,而且就算送禮,事情還往往辦不成。

  · 印度的政府部門,從上而下,不講誠信。下級欺騙上級的情況,成了一種文化。例如,普通的學校,有25%的老師,有名無人。普通政府衙門,這個比例高達40%。

  · 印度的公路長度世界第四,鐵路長度世界第三。可是,印度的公路和鐵路的質量非常差,速度和單位長度的運輸能力非常低。

  · 印度的電力生產,滿足不了人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每年的發電量只是中國的五分之一。

  · 印度的政治改革,政令的通達,層層受阻。總理的力量和影響力非常有限,往往在權衡各個階層和利益集團的利益時,沒有一項政策,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

  · 印度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每年石油的進口量是需求量的70%。可是,印度政府卻給石油和其它能源的需求,提供大量的補貼,造成每年巨大的財政赤字,通常佔GDP的3.5%。2011年,國家累計的債務占當年GDP的63%。

  · 印度的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業補貼給國家造成嚴重的壓力。農業對GDP的貢獻率只有14%,農業的勞動人口卻佔全國勞動力的52%。

  · 印度每年都有大量的貿易逆差。例如,2011年,進出口總值不到9千億美元,逆差卻高達1200億美元。

  · 印度也是一個高度不平等的國家,人均收入差別也有其多維性和複雜性。富者,力可敵國;窮者,三餐不飽。極端情況,妓女當著老公和兒女們在家做生意。

  當世界經濟好的時候,印度可以藉助其IT的技術優勢和便宜的勞動力,迅速發展。當世界經濟緩慢發展時,印度的種種問題就產生了。

  印度最大的問題是改革缺乏體制上的支持,表面上是民主的,政府為了選票,不敢推動比較大的,傷害既得利益者的任何改革。例如,印度的土地改革不徹底,是該國永遠無法和中國的農業較勁的最大弱點。

  中印經濟差別

  許多人越來越注重中印兩國的經濟體制比較。因為,印度和中國有許多共同的地方。人口是世界老大和老二。1800年以前,世界還沒有發生工業化革命,各個國家的經濟以農牧業和手工作坊為主。因此,中印兩國,藉助其人口大的優勢,使它們的GDP總量,佔了世界的55%,是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西方的工業化,使兩個國家都經歷了悲慘的衰落。獨立或解放以後,兩個國家也同時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兩國GDP總和,佔全球GDP的比重,從1952年的3%,上升到2011年的12%。

  但是,到2011年,兩個國家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首先,不管是按GDP總量,還是按人均GDP,中國是印度的四倍。同時,印度人口增長速度高,兩國人均GDP的差別,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拉大。

  其次,中國的經濟結構大大不同於印度的經濟結構。2011年,印度的服務行業、工業和農業佔GDP的比重是57%,29%和14%。中國的三大行業佔GDP的比重是44%,46%和10%。

  再次,中國的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教育水平,科技水平,貧困率,文盲率,等等,各項經濟和社會指標,遠遠的走在印度的前頭。

  總之,印度趕上中國的水平,最少現在還看不到希望。

  中國應該從印度那裡學點什麼?

  印度的許多問題,中國也有。例如,腐敗,體制缺陷,民主不到位造成改革非常困難,兩極分化,等等。

  印度的經濟發展降速,對中國的衝擊是很嚴重的,最少說明了以下幾點:

  首先,靠人口紅利的發展是有限的。經濟的強大,更重要的是技術和體制的不斷創新。

  其次,腐敗和不公平的社會,即使是短期發展了,社會矛盾一定會阻礙國家的長期進步。

  再次,不管是不健全的民主體制(印度),還是集權的體制(中國),民心是最重要的。社會不公平,弱勢群體不幸福,初級的發展,就像現在印度和中國的發展,速度可以非常快。但是,當經濟進入一定高度的時候,如果沒有體制的創新和社會的公平,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在某種程度上,印度和中國,一方面已經給世界造成了很大的震撼,另一方面,它們帶著多病的軀體,一心想跟西方列強拚鬥,卻又顯的非常吃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