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趙海均:是誰在把勞動人民當「畜生」!

[複製鏈接]

2352

主題

2650

帖子

35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電腦磚家 發表於 2012-6-15 1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6月4日,人社部向社會公布了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11年末,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1.9497萬億元,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689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全年基金總支出1.27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0.9%。這份簡短的公報是解析社會保險最權威的數據來源,也可以看成是人社部工作成績的白皮書。

    與2009年、2010年相比,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餘資金規模進一步擴大,已由2010年當期結餘的2865億元增加到4130億元,增幅較大。基金結餘規模擴大,增加了人社部說話的底氣。前不久召開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官員表示,從全國層面來看,不存在養老金缺口的問題。

    然而,有報道,截至2010年底,養老金個人賬戶本應有資產19596億元人民幣,實際上卻只有2039億元,缺口達1.76萬億元。

    由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及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分別組隊出台兩份研究報告,對國家資產負債面臨的中長期風險進行了預警,報告認為,按問題嚴重性排序,來自養老金的負債位列中長期風險第一位,緊隨其後的是環保成本、地方融資平台和鐵路債務。根據測算,今後38年中,養老金累計缺口佔GDP比重將達到75%,遠高於環保成本,是融資平台和鐵路債務對財政壓力的近20倍。

    之前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說,按照現有制度模式,在未來60年,我國養老金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萬多億元。

    另外,近期的《經濟學人》一篇文章將人口結構及養老問題視作中國的「阿基里斯之踵」,文章認為,沒有資金支持的養老金支出責任大約是GDP的150%,雖不致命,但中國經濟會因此拄杖跛行。

    人社部官員表示,從全國層面來看,不存在養老金缺口的問題。而有關單位的研究卻聳人聽聞!究竟是誰在忽悠老百姓?

    面對不同的研究報告,人社部態度在發生變化,6月5日,人社部就提高退休年齡問題進行了回應。人社部稱,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延長,相應推遲退休年齡是一種必然趨勢。將在適當時候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並且在今年下半年人社部將啟動這方面的調研工作。

    由於各種數據的糊塗,我們還無法判定未來養老金的真實狀況,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養老金會有缺口。面對養老金缺口,有學者認為,延遲退休可以成為紓解社保基金缺口壓力的一條通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給社保基金輸血的可能。看起來,人社部是聽取了這些學者的建議!

    有學者計算,如果一個在職者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養老金,同時又多收5年的養老保險,一來一去就有10年養老保險基金的差距。

    據說多位社保專家測算,延遲退休年齡之後,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

    對於延緩退休的政策,人民網進行了調查,93.9%的網友反對「延退」,只有2.4%的人接受。說明這一政策得不到多數人的擁護,確切地說,這一政策不得人心!

    國際上,也有一些西方福利國家面對養老金的嚴重不足,實行了延緩退休的做法,因此,人社部的官員認為,出台彈性延遲退休的政策方向是大勢所趨,現在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但是從國際上一些國家的實際來看,支持「延退」的,大多是白領;而反對「延退」的,多為藍領。因為年齡的增長,對白領而言是積累優勢,對藍領而言則是劣勢。

    目前我國法定的退休年齡是男60歲、女55歲。這一從1958年開始已經持續半個多世紀。 雖然制訂這項退休政策時,全國人口平均年齡50歲。儘管目前中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已超過70歲,但實際上勞動強度和工作緊張程度卻成倍增加。普通工人到了男50歲、女40歲以上時,多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

    前幾年,曾有女高官呼籲延長婦女的退休年齡,已經得到了許多婦女同袍的強烈反對,有人直斥這些人,身居高位,留戀高位根本不顧廣大女同袍的身心健康和實際情況。

    一、二百年前,在西方社會,萬惡的資本家為了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根本不顧及勞動者的身心健康,拚命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在馬克思充分揭露了資本家的罪惡本質以後,經過長時間的鬥爭,工人階層的勞動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西方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當權者和企業家都開始充分顧及人性的需要,建立福利性社會,勞動已經成為(馬克思所說的)人類生活的第一需要,所以,在一些福利國家,延緩退休可以說也是絕大多數勞動者的自覺和需要。然而,在我國,經濟雖然快速發展,貧富差距卻在急劇擴大,少數富有階層享受著奢華的生活,而絕大多數勞動者卻在為住房、孩子上學、就醫等生活和生存問題奔波。他們在職時僅得到按照經濟發展成果本該享受的一半的(國際標準國民收入60%以上)勞動收入,還要上繳各種「金」,身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退休養老金僅是生命延續的基本保障,就此,還有人在打這些注意,真不知道這些人安的是什麼心!

    雖然延緩退休每年可減緩養老基金缺口約200億元,但若是養老金真的存在巨大缺口,也只不過是杯水車薪!中國有那麼多腐敗工程,有那麼多的三公消費,地方政府的辦公大樓有那麼多那麼豪華,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政府都難以企及,那些有同情心的學者,那些有良心的官員們為什麼不去考慮,反而總是去惦記那些已經被生活所迫已經麻木的不能再麻木的廣大勞動者!

    目前,我國公共養老保障體系的覆蓋面,只佔人口總數15%,低於世界勞工組織確定的20%國際最低標準。從發展趨勢來看,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預計未來中國將先後迎來人口的三大高峰:從2011-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 .78億增加到2 .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由13.26%增加到16%;到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55億,佔總人口的17.8%。2033年人口總量達到15億,勞動力年齡人口於2016年達到10億,60歲以上老齡人口將於2040年前後達到4億左右。可以說,未來公共養老金的支付肯定是個問題,缺口的大小取決於覆蓋面、上繳比例,特別是養老的水平。按說前兩個都不是問題。養老的水平最重要的是取決於公平的養老金制度。在職期間享受優厚的待遇,延長退休年限,期望保持特權,退休後繼續享受高福利。延緩退休實際上是讓絕大多數勞動者繼續做牛做馬,是把他們當「畜生」!如果這樣還不如把他們宰殺賣了,既可以賺錢又沒了養老金問題!

    筆者很贊成蔡慎坤先生的看法,真正對延遲退休敏感的,是數以億計的低收入階層,他們為這個社會默默付出,常常超時打工也不足以養家糊口,他們希望按時退休領到退休金。而那些特權者並不在乎退休的年齡,越晚退休對他們越有利,他們中間的部分人,退休之後還享受著不變甚至更高的待遇,花在他們一個人身上的錢,足夠供養成千上萬的人!

    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夠焦心的了,幹群關係已經到了不能再壞得時刻,許多地方不時發生的惡性群體事件應該讓那些當權者和學者覺醒了,如果他們連這點覺悟都沒有,還要設法再去榨取數以億萬計的低收入階層,恐怕是急欲為這樣的ZF送終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3: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