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作為球員的唐明皇

[複製鏈接]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籽棠 發表於 2012-6-14 17: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說,國際足聯已經認定,足球的發祥地就是中國,認定了中國古時的蹴踘就是原始的足球。雖然祖宗闊不等於現在也闊,但畢竟咱們闊過,說起來還是讓人有點得意的。不過,古代中國不僅有蹴踘,用腳踢的球,還有馬球,一種騎在馬上用球杆打的球。在唐朝,由於這個王朝統治者游牧人的血液,這樣的馬上運動,十分流行。應該在唐朝以前,就已經有了,只有那些南方來的儒臣,才會覺得這玩意驚心動魄,既損人(有危險),又損馬,還浪費,於國計民生毫無益處。一有機會,就出來嘮嘮叨叨力主禁止。不過,這玩意一旦流行起來,就成了時髦,那時雖然沒有體育運動的概念,但是玩,是有閑有錢人擋不住的愛好,幾個儒者的嘀咕,當然擋不住馬球的風行,長安少年,走馬擊球,蔚為風尚。當年的大唐,就是今天的美國,世界各地的人們,能來的,都會來。大唐風靡什麼,他們也風靡什麼。所以,世界好些地方都興玩馬球,老是跟大唐動刀兵的吐蕃人也會玩,玩的還挺好。

    吐蕃當年是唐朝的勁敵,兩邊戰戰和和,糾葛不已。有文成公主的佳話,也有刀兵相見的故事。無論好也罷,歹也罷,兩邊經常較勁兒是常事兒,即使是和平往來,也每每暗藏殺機。從唐太宗到武則天這四、五十年,唐朝國力強盛,吐蕃也就消停一點。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李顯復國做了皇帝,吐蕃要求和親,遣使來迎娶金城公主,也暗合著刺探虛實的意思。勁敵來使,唐人不敢怠慢,中宗李顯招待吐蕃使臣觀看馬球比賽,原本就是觀賞性的,招待客人看個熱鬧。哪知道看著看著,吐蕃使臣說話了,說他帶的隨從中,也有好此道的,能不能下場一試?中宗哪有不答應的道理,於是吐蕃人整裝下場。那裡知道吐蕃使臣原是有備而來,一群高原上玩馬的人,到了平川,身手大好。下場之後,立馬把唐人打得人仰馬翻,賽一場勝一場。這下,皇帝的臉上有點掛不住了,這時候,救駕的人來了,當時做臨淄王的李隆基,也就是中宗兄弟李旦的第三個兒子主動請戰,要求跟吐蕃人比試比試。李隆基找了三個平時的玩伴,都是王公貴族,大刺刺地非要以四人敵對方十人。吐蕃人連勝之後,見對方只有四人,未免輕敵。可是李隆基他們上場之後,形勢驟轉,只見李隆基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一場下來,把吐蕃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大敗虧輸,讓中宗皇帝大樂,賞賜千百強,眾文人出來,作詩祝賀,馬屁拍了又拍。

     幾年之後,唐中宗死了,野心勃勃的中宗的皇后韋氏可就樂不起來了。眼饞武則天的威武,眼熱武則天的權勢,同樣可以管得住老公的韋后想要重演武則天的風光,臨朝稱制,進而做女皇。沒想到,美夢還沒醒,正是這個李三少爺,帶了一些死黨,聯絡了宮內的太平公主,突襲皇宮,當先者不過幾十人,其中就有宦官高力士,這個缺了關鍵零件的傢伙,居然武藝高強,後面跟著百十個工匠的敢死隊,居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死了韋后和韋家的黨羽,扭轉乾坤於既倒。這樣的冒險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李隆基玩的實在是過於有想象力了。京城所有的兵馬都沒有動的跡象,韋后和她的黨羽自然也就沒有準備,有誰能想到有瘋子敢這樣冒險呢?皇宮裡的衛士,少說也有幾千,哪知道人家幾十人就敢硬闖?行動之前,除了幾個死黨,他連自己的父親都沒告訴。當然,真要是失敗,他們爺倆兒都得死。這種你死我活的遊戲,也就是馬球高手才敢玩,當初敢以四人敵十人,眼下就敢以百人敵千人。冒險賭博,成者為王,敗者就是死屍。但不管怎樣,李隆基玩命玩成了,把他爹爹拱到了皇帝的寶座上。當然,他的爹爹,李隆基的父親唐睿宗李旦,心裡也明白,在做做樣子過渡一下之後,就得讓李隆基做皇帝。如此做法,像是在複製當年的玄武門之變,只是這回李隆基幹的,比他的先祖李世民更加風光,從李唐江山的角度,也更有道義感,殺的不是自家人,而是圖謀篡位的兩姓旁人。李三少爺這樣干,說白了就是一場玩命的豪賭,賭贏了就坐江山,賭輸了則自己掉腦袋。馬球打的那麼好的人,有幾個不敢玩命好賭呢?

    李隆基做了皇帝,後來的廟號是玄宗,當時人稱明皇。做了皇帝的李隆基,堪稱唐朝第一號的風流皇帝。這裡,風流不僅僅指男女之事。在這方面,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也可以跟他有一比,好色不避人,一個佔了兄弟的老婆,一個上了父親的妾,李隆基也不過就是奪走了兒子的妻而已。說起來,這樣的事情,在春秋時帝王之家就常見。國君給自家兒子娶妻,娶來之後看著漂亮,就自家留用了。其實,如果允許自由戀愛,讓楊玉環在唐明皇和兒子之間做抉擇,我看即使不是大叔控,多半楊玉環是會選老子的。李隆基馬上功夫好,球技高明,絕對屬於國內頂尖高手,敢跟四人對敵吐蕃高手十人。這樣的明星級的球員,什麼時候,都是女人的夢中情人(當年的馬球比賽,從來不乏女性觀眾)。當年能玩馬球的,不是富人,就是貴人,否則馬就買不起。但能玩的如此精熟,在馬上如履平地,也非膽大心細有超高天賦者不辦。當然,跟多數的紈絝貴胄一樣,李隆基還喜歡音律,懂書法,兩者皆是專業水平。歷史上的梨園典故,就跟他有關。據說做了皇帝之後,他常和戲子們在梨園演戲,戲子們表演,他是要下場打鼓的。至今,梨園行的祖宗,還是唐明皇,舊時戲班,打鼓佬的位置十分尊貴,還備有一個玩偶娃娃,供在上面,這個娃娃就代表唐明皇。

     一個玩什麼像什麼,極富文體天賦的人,一般來說,做皇帝,玩政治是玩不好的。前面的隋煬帝,後面的南唐李後主和宋徽宗,都是現成而且失敗的例子。但是,李隆基不一樣,他會玩,愛玩,膽子也大,勇於弄險,剛毅果決。帶幾十個人就敢突襲皇宮,這種事兒,大概歷史上也就他敢幹。做了皇帝之後,國內治理沿襲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則天的成法,交給宰相就辦就是,以他的性格,也不大可能不放心。不僅對文臣放心,對武將也放心。從來沒有人向他那樣放手任用那麼多的番將,其中有名將哥舒翰、李光弼,高仙芝,也有野心家安祿山和史思明。因為他要開邊,對外擴張,只有番兵番將,才能替他干這樣的事。寵信安祿山,寵信到了可以放心地讓他跟自己心愛的女人私下見面的地步,難怪人家要說三道四,盛傳楊貴妃和安祿山的緋聞,傳多了,連正史上都言之鑿鑿。古往今來的皇帝,也只有他李隆基,可以做到這一點,居然不怕戴綠帽子,而且是臣子給他戴綠帽子。當然,真的戴了沒戴,我是不大信的。可是,這樣的氣度,化為制度的安排,就有些問題了。行政權、財權和軍權必須分開,這是古來制度設計所必須遵循的禁忌。可他不管,放心地將邊疆的所有權力都交給這些番將,讓他們不僅可以自己統兵招兵,還掌握地方的行政權甚至財權,以至於讓節度使這個原來的虛銜,膨脹成了實際上的軍閥。從制度上看,這樣做法,發生安史之亂,是早晚的事兒。他成就了開元之治,讓唐朝的文治武功臻於頂點,然而也釀成了天寶之亂,使唐朝從頂峰迅速跌落,走向衰落。成也蕭何敗蕭何,失敗的因子,就蘊藏在成功里。在揮別兩京之際,如此強悍的他,居然被逼無奈,接受麾下軍士的要挾,悲劇性地上演了一場馬嵬坡上的生離死別,殺掉了自己心愛的女人,用充滿戲劇性的情節,謝了幕。令後世的文人墨客,怎麼演繹,都難以盡興。

     一個皇帝,打鼓打的比鼓手還好,打球玩的比專業高手還強,還是一個千年不遇的情種,可是,做皇帝,卻只做了半個好。自己做到了輝煌,也自己經歷了謝幕。以武戲開始,悲劇告終。性格決定命運,信夫!這樣的皇帝,千年不遇,給後世留下了說不盡,唱不完的故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