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富人正逃離股市 只有窮人傻傻的奉獻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2-6-15 1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網) 日前,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在國內5600萬自然人持倉的賬戶中50萬元以下的賬戶佔比高達97.6%,A股自然人賬戶持股市值超過1000萬元的只有18804戶,而在2010年底這一數據是23323戶,這意味著在過去的一年零四個月里,A股有4519個千萬級賬戶消失了,佔比近20%。
       因此,有人得出結論:中國富人正逃離股市,股市已成為窮人的遊戲!其實,單純從一組數據難以下絕對的結論。不過島城分析人士指出,近兩年股市 「賺錢效應」的消失,有錢人理財方式則更偏向於穩健。「客戶目前很注重資金的安全。」青島銀行私人銀行暨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助理沈晨友告訴記者,有錢人更熱衷低風險、回報穩定的金融產品。

  變化一: PE風險被逐漸認識
   
     富人炒股的比例少,不能說明富人不愛炒股。「只是富人擁有更多的投資渠道,既可以買股票或者信託產品,也可以投資房地產等。而這些對於低收入人群來說是難以涉足,如信託產品的起步價就是100萬。」島城一家私人銀行客戶經理表示,「以前,信託理財產品與PE(私募股權)類產品簡直就是供不應求,很多客戶就是拿著1000萬也未必能預約到。」
   
     富人們競相認購信託產品的熱情高漲,令信託資產規模迅速膨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日前公布的信託業2012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信託業全行業信託資產規模達到5.3萬億元,在去年年末4.81萬億元的基礎上,獲得了10.19%的增長。
   
      而 PE產品的「起步價」為每位客戶1000萬元。該類產品一般投資時間是5-7年,最快的也要2-3年,預期年化投資收益率在20%以上。「不少客戶埋怨銀行提供的信託理財產品少,但是出於對客戶資金安全的考慮,對於推出的每一款產品,都要在充分做過調查與風險評估之後才能賣給客戶。」該客戶經理說。對於客戶熱衷信託理財產品投資,該客戶經理不無擔憂地表示,今年的市場上流動性相對而言不那麼緊張,但是投資公司推出那麼多的信託產品進行融資,就不排除需要融資的公司本身的資金鏈出現了問題。「我們也在產品上給客戶提供甄別,幫他們進行篩選,在這一點上越是富人就越聽勸。」該客戶經理說。「國內的PE和國外還不一樣,近來富人對PE的風險意識也在增強。比如,國外的PE退出機制很多,可以併購、回購、上市,VC和PE都可以有效退出;而國內只有上市一條渠道,而目前A股市盈率已經達到最低,新股上市還有破發現象,一些PE的風險就非常大了,這一點不能不面對。」沈晨友說。

  變化二: 地產投資「由內而外」
   
    「現在投資房地產的成本太高,流動性也不強。也許過幾年樓市可能會漲,但通脹率也隨之攀高,可能導致有價無市。所以,建議除了買房自住,現在不宜投資房地產。」對於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島城一業內人士表示。
   
      然而,對於高凈值人群來說,房產是重要的投資渠道。如今的限購以及各種調控,對於他們來說無疑也是「堵」住了一條路。
   
     對此,記者從島城幾家私人銀行了解到,對於一些高凈值人群來說,投資移民早已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之一,在海外買房的也不在少數。「青島地區也有同樣的情況,島城很多百萬、千萬富翁都早早辦完了移民手續,有調查顯示,很多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有近五成都選擇移民。前幾年移民加拿大的人佔大多數,但近一兩年來,美國就成了最熱門的移民國家。」島城一家出入境投資諮詢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他告訴記者,退回到五年前,一個月辦理一兩位移民申請的業務都算是多的,但近一兩年以來一個星期甚至一天之內就有兩三位申請移民業務。
   
     記者了解到,美國有的州政府甚至出台了優惠政策——誰在規定的項目投資50萬美元以上,就給他全家發放綠卡;而且移民后孩子可免費在美國上學,購買遊艇私人飛機,購房置地等。「就像國內不少城市的『買房落戶』政策,鼓勵外地人來買房。」該負責人表示。不過,在海外「買房容易養房難」,地稅、保險金、物業費、保養費,持有一套房,每年得產生一大筆開支。如果你錢不夠多,還是謹慎為妙。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全家都買了中石油!」在中石油再創新低9.04元之後,股民們最近彼此在網上如此打趣。有網友計算,那些以天價48元多追入的股民,起碼要等上160年才能收回投資成本。
   
      中石油攜「亞洲最賺錢公司」的美譽登陸A股市場,如今卻淪為「最悲催的藍籌股」。該股2007年10月以16.70元發行,11月5日上市首日開盤價 48.60元,此後便一路狂瀉,近年基本上徘徊在10至13元間,最近又一跌再跌,創下9.04元的新低。上市五年以來,除2009年上漲35.89% 外,其餘4年均呈下跌。即便2009年上漲,中國石油(601857)的年漲幅也遠遠落後大盤。

  新低之後還是新低
   
      中石油,這家曾被譽為亞洲最賺錢的石油公司,就自從上市之後,就一路向下。
   
      中石油2011年、2012年連創歷史新低,直到最近又刷新歷史紀錄,6月4日,早盤跳空低開后,中國石油繼續下探,直至創出新低9.29元。當日,收盤報 9.30元。6月8日,中國石油再創新低9.04元,收盤價亦低至9.11元。如果當時追漲的股民買入,並一路持有到現在,那麼虧損已近80%。

  中石油緣何跌跌不休?
   
     對於中石油的跌跌不休,石化行業分析師認為,都是油價惹的禍。石化行業分析師裘孝峰指出,近期國際油價下跌,國際三地原油價變化率早超過4%。
   
      不過,東方證券表示,對中石油來說,當油價在100美元/桶以上的背景下,油價跌不一定是利空。
   
     油價也罷,上市時水位太高也好,很難找到一個真正具有說服力的理由,讓我們相信一家亞洲最賺錢的公司股價竟然如此「悲催」。

好公司為何股價表現差
   
       儘管2008年5月3日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稱,中石油是一家好公司,但人們至今沒有看到巴菲特的增持舉動。有網友為巴菲特算了筆賬,認為巴菲特不會再買中石油了。
   
     中石油承諾每年利潤的45%用於分紅。巴菲特在中國石油H股1.5港元發行時買入;那時,中石油每股年度利潤是1元,即使是按承諾的45%分紅,每年每股能夠回收0.45元,靠分紅3年就能回本。但2011年,中石油每股利潤下降到0.73元,即使以最近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9.11元,12.5倍PE買入,巴菲特也絕不會動心。
   
      而那些以天價48元多追入的股民,起碼要等上160年才能收回投資成本,如此看來,中石油留給孫子都不一定能解套,起碼要重孫子輩才有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6: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