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看到的是墳墓還是鮮花?

[複製鏈接]

2140

主題

2399

帖子

324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2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曾經我們在開始人生的時候除了肉體還會思考,所謂理想就是把我們的願景放在一個價值觀的尺度上度量,然後決定人生往哪裡走?去哪裡?走多遠?和誰走?

  從民營企業角度看,我做生意是被迫的一個開始,但習慣於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引導我做判斷,因此一直把喪事當喜事辦。因為我總覺得自己要去心中期待的某個地方,這時我會經常想起魯迅的一個小說《過客》。這個過客腿腳不好,他一直不停地走,有天他到一個茶水攤和一個老人和小孩對話,詢問前方的路該怎麼走?老人告訴他:過了一個墳地,再往前一拐,差不多就到了。他又問那小孩兒,小孩告訴他,你看見那片鮮花了,再往前走就到了。同樣一個地方,老人眼裡看見的是墳墓,而年輕人眼裡看見的是鮮花,可見視野和心態截然不同。而這個過客心裡只有一句話,就是——我要走,我要走,我要走。

  我在創業和折騰的過程中經常會想起這個故事,我心裡有兩個地方可以去,一個是墳墓,一個是鮮花,不管是哪個,當下就是「我要走」這樣一個狀態,這種想法陪伴我,從開始很被動的創業,甚至到後來哪怕負債纍纍,人生已經到了最絕望的時候,始終沒有放棄,仍然把喪事當喜事辦,因為我意識到理想是希望的風,是黑暗盡頭的那道光,有了它,我能驅走黑暗與恐懼,雖然不知道前方有多遠,但是依然有堅持下去的力量。

  兩年前我50歲,生日前夕,我決定送給自己的一份特別的、有紀念意義的生日禮物——去台灣騎自行車環島旅行。那時正值酷暑,我每天騎行80多公里,總共環島5500公里,路上看到一個老太太比我還猛,她磕頭環島。我問她,您怎麼走?她說我就拜拜拜拜拜,一直走沒停過。我很是敬佩,送給她一瓶水,她接著繼續走。真的很難想象一個瘦老太太單薄的身軀下,哪來這麼大能量?只有一個答案:她心裡有佛,有信念,有理想和快樂的天堂,所以才有如此的毅力和能量,不停地拜下去,也許有一天膝蓋流血她卻渾然不知,也許有一天她會勞累暈眩,但她心裡追求的天堂不會墜落。

  我再說一個崔永元的故事,原來我們倆很不搭界,相信他對「黑心開發商」也抱有道德上的不滿,而在央視看到的小崔似乎也有點裝,老講長征理想什麼的,後來我聽一個朋友介紹說他在做一個口述歷史的整理。某天我們在香格里拉見面,他送我一些小人書和他們口述史的資料,才發現原來屏幕以外的小崔很了不起。有個夏天我把這個故事講給王石,帶著王石去了小崔的工作室,到了工作室以後,我們看到崔永元花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記錄當下中國人的狀態,而且默默無聞地到處籌資。這讓我看到了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這個男人沒事兒找事兒,把別人事兒當自己事兒,自己的事兒不當回事兒,自己都快抑鬱了,還是操心民族的歷史是不是能記錄下來。著實感動了我,也感動了王石,後來我們成了好朋友,也參與到了口述歷史的項目中,共同記錄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中人們的想法和事迹。

  古人講:勢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才有堅韌不拔之力。志向是帶來毅力的事兒,就像磕頭環島的老太太,如果她心裡沒有佛,怎會有毅力去磕頭環島?毅力依附於信念和理想之上,不是欺騙也不是虛妄,理想除了讓我們獲得能量、財富外,還會在我們遭遇痛苦和不幸時支撐我們活下去。否則,當我們遇到巨大的困難時,很可能會選擇逃避,甚至會在不為人知的時候選擇死亡。 在這個紛繁、價值觀多元的時代,希望我們對「理想」這個詞不再拒絕,不再隔膜,不再離它而去,而是從腳下做起,一天天努力,直到成功為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