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妃」之名來歷之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香妃」之名早在清朝末年的一些私人著述中就已出現了。據迄今為止的考證得知,最早出現香妃之名的當屬光緒十八年(1892年)蕭雄寫的《西疆雜述詩》卷四「香娘娘廟」,其中有「紛紛女伴謁香娘」一語。他在附錄中進一步寫到:「香娘娘,乾隆年間喀什噶爾人,降生不凡,體有香氣,性真篤,因戀母,歸沒於家。」光緒三十年(1904年)刊印的《王湘綺先生全集》第五卷中,記有回妃被拐入宮,不順從皇帝,最後被皇太后絞殺的情節。 

    「香妃」之名的廣泛流傳是在清王朝滅亡以後。當年考古隊在遵化清東陵香妃墓中發現一幅年輕女子的戎妝像,在該畫像下面的說明文字中,明確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熏沐,國人號之曰香妃。」從此以後,香妃之名大震。 

  由上述記載我們可以得到兩個信息:第一,香妃是回族;第二,香妃之得名與生來就「體有異香」有關。人真的可以「不假熏沐」就「體有異香」嗎?根據人的生理特徵,每一個人通過汗腺、皮脂腺,都會分泌出一些氣味來,人的五臟六腑內的氣味通過人的一些器官也會排出來,幾乎一人一味,有的氣味濃,有的清淡些。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屬於這種氣味?我們不得而知。再者,一些愛美、生活講究的女子,常洗一種「花草浴」或「奶浴」。還有一些女人喜歡搽抹一些具有特殊香氣的高級脂粉之類。浴后、搽后,身體自然會散發出引人注意的、沁人心脾的香味來。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來自化妝品或者浴液的氣味?這對我們而言同樣是個難解之謎。    

    反過來,說香妃之得名源於「體有異香」,也可能是一種望文生義的解釋,也不能排除由於香妃長得太美、秀色可餐,故美其名曰「香妃」這種可能性。總之,為什麼叫香妃,說法很多,至今尚無定論。

499

主題

1452

帖子

22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76
沙發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6-12 23:05 | 只看該作者
歷史的魅力在於無法還原真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2: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