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6-12 07: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6月11日 16:13:5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江國成)國家稅務總局6日公布《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包含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政策性住房建設領域、金融服務領域以及7項推動民營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的稅收政策。

    稅務總局發布的政策以及有關部門近日發布的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證券、戰略性新興產業等行業,參與國企改革的文件,都是近期中國在轉變發展方式方面採取的重大舉措。

    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大,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特徵: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但生產力水平總體上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資源能源的瓶頸制約壓力不斷加大。如不轉變發展方式,經濟社會難以持續發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中共十七大報告中的新提法,替代了過去常說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中央黨校王天義教授說,實現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經濟發展從主要依靠能源資源等物質投入轉變到主要依靠技術革新和技術進步、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

    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中國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著力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序推進結構調整。

    10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農業對經濟社會薄弱環節的投入。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2004年為2626億元,到2011年突破了1萬億元;糧食直補等「四補貼」資金由2004年的145億元增長至2011年的1406億元。

    2003年以後,針對當時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產能過剩等問題,國家採取了遏制熱點行業盲目投資勢頭等舉措,淘汰鋼鐵、電解鋁等行業落後產能。同時,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發展循環經濟,合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

    2003年10月,中國啟動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從事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的專家張軍擴說,受益於一系列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快了發展步伐,扭轉了區域發展差距變化的方向,各地人均GDP的差異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

    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護環境,從2006年開始,中國正式啟動了「十一五」節能減排計劃,加大淘汰小火電組、鋼鐵、水泥等落後產能數千萬噸至兩億多噸,相當於形成了節約1.1億噸標準煤的能力。

    2005年以來,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了21%,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了16%和14%。

    2010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提出到2015年和2020年,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達到8%和15%的總體目標。

    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的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表示,10年來,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注重轉變發展方式、結構調整和提高發展質量,在不少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例如,在區域結構上,中西部地區發展勢頭不錯;需求結構上,投資和消費結構調整取得進展;節能減排作出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庄健同時指出,由於體制、機制等原因,中國在發展方式的轉變方面依然面臨艱巨的任務和挑戰。

    進入「十二五」以來,中國更加重視發展方式的轉變。「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十大政策大部分和轉方式有關。

    「充分挖掘和釋放國內需求的潛力,既是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方針和基本的立足點。」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平說。

    為挖掘居民的消費需求,國家多策並舉,包括實施就業發展優先的戰略,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深化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積極發展新興的消費業態,促進文化、旅遊、建設等消費,加強市場流通體系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從完善制度和增加投入兩個方面作出安排,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實施改善民生行動計劃,在公共教育、就業服務、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統籌建設一批重大的民生工程。

    為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門近日陸續出台了「十二五」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工業轉型升級投資指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