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孩放棄高考參與社會公益 被美國8名校錄取

[複製鏈接]

174

主題

387

帖子

40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ushui666 發表於 2012-6-8 1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北大學、威廉姆斯文理學院……」這其中任何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對面臨升學的高中生而言,都夢寐以求。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畢業生譚秋韻卻將它們全部收入囊中。她愛旅行又熱心公益。她愛折騰,興趣廣泛,是「表格控」。她高一時就決定放棄高考。她就這樣敲開了8所美國頂級名校的大門。
  不要覺得你的愛好太簡單太微不足道
  問:為什麼選擇放棄高考?
  譚秋韻:中考後,我就開始思考高考的問題,高一下學期決定放棄。其實我的成績不錯,考北大、清華沒什麼問題。放棄高考選擇走一條全新的、充滿未知的路,確實充滿風險。但是,國外的文化,大學的博雅教育體系、學術氛圍以及人文社科的底蘊,對我吸引力更大。
  問:你一共申請了多少所大學?
  譚秋韻:我申請了十七八所大學,參加了七八次面試。申請學校時準備各種文書,經常熬到凌晨。
  問:申請過程中有沒有挫折?
  譚秋韻:我申請哈佛沒被錄取。我熬夜趕了快一個月的文書,才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申請材料,之後一直祈禱被錄取。但我爸爸卻說「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有至少一次重大挫折,早些受挫對於人生是非常寶貴的經驗。」經過這次,我才明白申請名校不是為了向任何人證明自己,重在擁有這段經歷。
  問:這段經歷給你帶來了什麼?
  譚秋韻:我覺得申請過程鼓勵我把自己的世界打開,讓我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申請名校也讓我更加學會取捨、平衡地安排生活,我覺得自己收穫的遠遠不止一份錄取通知書。
  問:對申請出國讀本科的同學,有什麼建議?
  譚秋韻:首先,標準化考試一定要及早準備。那樣就有更多時間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和寫申請文書,比如去年暑假我就參加了PEER的公益活動,去泰國參加了「APEC青年科學節」,這些對於我之後的申請都非常有幫助。
  其次,在文書的準備和面試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做自己」,找到自己真實的熱情和興趣所在。我發現申請結果較好的同學,共同點是他們都把自己所熱愛的事情做到了極致。不要覺得你所熱愛的事情太簡單太微不足道,如果你把收集瓶蓋做到了無可超越,同樣也會是你的一大特色。
  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最多而不是最好
  問:被8所美國名校錄取,你覺得自己有哪些優勢?
  譚秋韻:我的優勢在於「愛折騰」吧。小學時我加入北京國際兒童合唱團,高中時被選為學生會主席,去年暑假,參加PEER毅恆摯友的支教夏令營,此外我還熱愛旅行,喜歡彈鋼琴。我媽媽曾在法國留學,在我很小的時候她就告訴我:「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最多而不是最好。」所以我要盡量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睜大雙眼去看這個世界,張開雙臂去擁抱不同的人和事。這些經歷和特長,既豐富了我的人生,也被各所名校看重。
  問:你曾面臨很多選擇,怎麼做出正確的決定?
  譚秋韻:選擇很重要,面對重大抉擇的時候,我就變身「表格控」,把各個選擇的利弊詳細地羅列成表格。其實我並不善於做決定,又試圖讓自己更理性,所以選擇列表格這種方式來能做出「當下最好的決定」。
  問:你對未來的職業有什麼設想?
  譚秋韻:我對傳媒業非常感興趣,希望做一名記者。之前我曾經到泰國參加過APEC的青年科學節,採訪過NASA的一名日本宇航員。我非常享受走進他人生命的過程,也很享受喚起社會關注公平正義的過程。


追求民主是人的天性,尋求真理是人的本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