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柏克萊的書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2-6-3 2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邱鴻安

在柏克萊的網站看到一份書單,原來今年錄取的大一新生已經報到,校方為他們辦的第一項迎新活動,竟是向他們派發一份暑假閱讀書單;更觸目的是,書單的主題是「革命」(revolutions)。這個主題讓人想到,柏克萊被視為全國自由風氣最盛的校園,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柏克萊與史丹福同處灣區,但這種書單很難想象會在貴族化的史丹福出現。

書單上有11本書,這些書都與革命有關,但是對「革命」的看法,顯然有所不同。其中四本與我們熟知的革命有關(法國大革命、美國革命和中國的文革);另外六本,與這些「大革命」沒有直接關係,卻與文化和生活的變革有關,去年出版的「喬布斯傳」也蒐在其中,因為書裡觸及個人電腦、電影、音樂和傳訊的巨大變革。

為什麼向學生推介這些書?書單由編者訂出主題,再蒐集老師的推薦;向學生提出書單,用意有二,一是引領新生進入柏克萊的知性世界(intellectual world),二是希望學生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

關於第一點,值得一說的是,柏克萊校園常有抗議活動,往往成為新聞,但其實學術氣氛濃厚,課業也特重閱讀,學生每周要讀三、五百頁書是等閒事。

關於第二點,為了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編者要求老師作推薦時,必須考慮一個因素:推薦的書一定要吸引,不但老師自己閱讀時被吸引,學生閱讀時也要被吸引。

我對其中一本極感興趣,此書名為「故事的力量」(Revolution, Rebellion, Resistance: The Power of Story),據推薦此書的法學院教授說,書的主題是:要了解革命,最好從人的故事入手,亦即了解革命分子的思想和感情,尤其要留意他們對社會有什麼不滿,因為社會不公往往是人憤而革命的起點。

以我的讀書經驗來說,我也覺得讀美國革命的書,可得到很大收獲。最近二、三十年,傳記寫作在美國大行其道,建國先賢的傳記更蔚為奇觀,成為顯學,這些傳記正符合從人物下手的途徑。

我最近讀了兩本關於美國建國者的書,一是Gordon Wood的「革命人物」(Revolutionary Characters),二是Craig Nelson的「潘恩傳」(Thomas Paine)。

前者道出主要建國者之間的不同,從他們的建國思想,可看出美國的過去與現在真的息息相關。後者說英國人潘恩的故事,道出美國革命源於啟蒙思想的事實。

潘恩在美國革命戰爭爆發前夕來美,利用他在歐洲學到的啟蒙思想,寫出影響美國革命的重要著作,讓美國在歷史長河中,剛好以啟蒙思想的自由人權作為建國理想。

(查看書單,可上網http://reading.berkeley.edu。)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沙發
總斑竹 發表於 2012-6-7 00:34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我們的青少期也有人這麼指點著讀書多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2-6-7 09:23 | 只看該作者
總斑竹 發表於 2012-6-6 08:34
如果我們的青少期也有人這麼指點著讀書多好。

有阿:艷陽天,金光大道,三探紅魚洞,新來的小石頭,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總斑竹 發表於 2012-6-7 10:23 | 只看該作者
呵呵,這些我倒真一本沒讀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2-6-7 10:28 | 只看該作者
總斑竹 發表於 2012-6-6 18:23
呵呵,這些我倒真一本沒讀過。。

那當然,不是你們那個時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