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艷照門」阿嬌成裝置藝術主角 表情由哭轉笑

[複製鏈接]

174

主題

387

帖子

40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ushui666 發表於 2012-6-6 16: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幾日,如果行至廣州大道南,就會見到一幅高達十層樓的巨大廣告:粉紅色的背景前,20位女性呈現各自「嬌羞」的狀態,配圖文字為「蔣志:如果這是一個人」—這是廣東時代美術館自2010年正式開館以來舉辦的首個藝術家個展,同時也是蔣志在國內美術館舉辦的首次個展。「如果這是一個人」來自猶太作家普里莫•萊維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經歷的同名回憶錄。回憶錄中,普里莫•萊維強調的是:如果忘記了「非人」,我們之為「人」的存在就不完滿。
「我盡量避免陳述」
當下中國,有的是一件作品動輒拍出數百上千萬的明星藝術家,也不乏體積龐大氣勢驚人的「國家級」藝術大展,而蔣志,則是遊盪在所謂「主流藝術圈」邊緣的一粒「自由電子」:蔣志,1971年出生,從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后,一直在媒體人和藝術家兩種身份間游弋,現在已經成為徹頭徹尾的自由藝術工作者。
朋友形容蔣志是「正在把自己隱形」、「享受獨自審視的快感」的人:「他其實不擅交際,說笑話的技巧拙劣,高談闊論也少了激昂的氣質。」這同樣符合外界對蔣志的印象,和那些自信驕傲、健論善交的藝術家相比,蔣志似乎只能用「靦腆」或「內秀」形容。在被蔣志起名「不會講的講座」的講座上播放PPT時,蔣志真的一個字都沒說。
這是天性所致還是有意為之?蔣志在《重寫的策展人語》一文中寫道:「我之所以『沉默』,是因為我在盡量避免『陳述』。」「陳述是權力化的過程,我羞於被強權奴役」,他說:「我願意成為『弱小』,這也許不合時宜。」蔣志還時常提醒自己:「我其實一直被內心的強權所奴役,抵抗它是艱苦和長期的。」
「觀察自我感覺的發生是這些思考的一個重要起點」,以蔣志的這句話為基礎來觀看作品,或許會收穫更多。蔣志的作品,類型豐富,又以攝影、視頻和裝置為主。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的蔡影茜,在《給蔣志的問題》中,摸索到了其創作歷程中的一些節點:早期作品《食指》是以詩人郭路生為拍攝對象的45分鐘紀錄片;同期開始「木木」主題攝影;2005年後,創作了「與身份、身體和性別有關」的《香平麗》、《M+1,W-1》和《同體》,「有那麼一點社會性及政治性」的《非常地妖的風景》、《事情一旦發生就會變成釘子》、《黑色句子》、《對不起》等;同時創作了「感覺比較私密」的《日記》、《情書》和《安靜的身體》。2000年,蔣志獲「中國當代藝術獎」。他的作品,除了出現在例如廣州藝術三年展之類的國內展中,亦受邀參加了韓、日、義大利、瑞士、荷蘭等地的知名藝術展。
追求民主是人的天性,尋求真理是人的本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