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5-10 19:06 編輯
149個縣和3個獨立城鎮選出152位代表, 其中包括一位鐵路總管, 報紙發行人, 銀行家, 循道衛理教牧師. 四位醫生, 15位工商業者, 僅僅小於兩打是農場主/種植園主, 大種植園主中僅僅一個當選. 105位-三分之二代表為為執業律師(一名法學教授), 儘管其中許多人擁有農場/種植園或相當銀行業/生意投資. 受過正規學院式教育, 半數曾經任職州議會, 14位國會議員. 農場主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大概其他州狀況大同小異.
許多進城代表陌生而緊張, 壓力來自雙方-親聯邦與分離者. 旅館和會場內外喧鬧嘲弄此起彼伏, 兩種旗幟沿街飄揚, 各色軍樂隊與遊行者絡繹不絕, 極端秘密分離組織蠢蠢欲動.
-縱觀人類社會, 真正能興風作浪主宰沉浮的主兒不過是鳳毛麟角. 近期預選中首都媒介熱鬧非凡, 看過一個段子, 特別有意思. 改頭換面戲說一番, 說得是但凡日日點卯撞鐘吃糧的主兒不過就是隨波逐流, 只有那百分之一圈子才能指點江山. 就象那大廟裡的長老, 一大鍋水不過就是下米升斗, 再稀的一鍋粥捷足先登也能撈上一缽乾的, 大小住持跟班多少也能混個半飽. 餘下的儘力攪渾, 眾憎儘管爭先恐後最多混個水飽. 演化至現代層次就是那著名的社會學經典理論: 頂端1% vs. 前20%乃至云云眾生.
思前想後, 俺好象也作過一回主. 在鄉下當知青食堂管理員, 米飯開鍋后令廚師拿大笊籬將米飯大多撈出, 剩下的米湯一兩飯票一碗. 青菜一律水煮, 僅點浮油若干. 一陣子下來怨聲載道, 後來一批人等招工回城, 俺將積攢下來的糧油來了一次會餐, 揚眉吐氣還念念有詞: 鄙人從未多吃一口, 還從各級倉房為眾人某糧油若干. 意隨境遷, 時下講究節食, 每當喝粥當家的都讓俺盡量撈乾的. 當時還有幾位下放幹部在此就餐, 其中兩位給講了不少段子: 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歷年重大案例, 平津戰役心得-北京食品業管理概要. 有的老鄉說當時最受歡迎的是馬季先生, 下地不用勞作, 眾人情願代勞還煙茶伺候-段子俯拾皆是, 沒有不逗樂兒的. 在砸爛舊市委的前提下, 幹部大多放逐基層. 縣和公社兩級12-23級的都有, 當時的縣委書記是11級, 晉察冀人物, 陳希同說話還不大算數.


年表
1860
11/6 林肯當選美國總統
12/20 南卡羅來納與聯邦分離
1861
1/9-26 密西西比, 佛羅里達, 阿拉巴馬, 喬治亞和路易斯安那分離
/129 堪薩斯承認聯邦
2/1 德克薩斯脫離聯邦
2/4 弗吉尼亞州選舉大會代表, 邦聯在阿拉巴馬蒙哥馬利成立
2/4-27 前總統約翰 泰勒在華盛頓特區主持和平會議
2/13 弗吉尼亞大會組成
2/18 傑弗遜 戴維斯在蒙哥馬利就職邦聯臨時總統
3/1 美國國會拒絕和平建議
3/4 林肯就職
4/4 弗吉尼亞議會以90對45拒絕分離
4/12-13 南卡羅來納軍向薩姆特堡開火, 聯邦軍隊投降
4/15 林肯徵召75,000志願者平息造反
4/16 弗吉尼亞州長拒絕出兵
4/17 弗吉尼亞代表大會以88對55通過脫離聯邦
4/16-21 弗吉尼亞民兵接管聯邦兵工廠和造船廠
4/20 Lee將軍從美國陸軍辭職
4/23 Lee將軍統領弗吉尼亞軍
5/6 阿肯色脫離
5/7 弗吉尼亞被邦聯接受
5/13-15 弗吉尼亞聯邦主義者召開首次惠靈大會, 宣布弗吉尼亞代表大會決意違反憲法
8/20 建立西弗吉尼亞州
http://www.wvculture.org/history/statehood/statehood05.html 首次惠靈大會-西弗吉尼亞歷史協會
1861年5月13日,來自弗吉尼亞西部二十七個縣的代表聚集在惠靈華盛頓大廳考慮響應分裂行動條例.
存在決定意識, 1861年的地圖一目了然. 絕大多數贊成票來自集中蓄奴區域, 但是沒有代表贊成消除奴隸制-分離與內戰可能危及蓄奴


一個首府兩個政府
弗吉尼亞分離后不久, 4/23李將軍回鄉述職, 同日邦聯副總統亞歷山大 漢密爾頓 斯蒂芬斯大會演講鼓勵加入邦聯. 4/25獲准, 4/27邀請定都里士滿.
1861/10, 參議院會議室翻新擴大成為邦聯議會大廳, 州參議院只好遷至3樓東北角眾議院會議室附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