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要允許適度腐敗?民間媒體俯首認栽 向《環球時報》致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5-31 2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5/31  消息來源:多維  

以「要允許中國適度腐敗,民眾應理解」為標題轉載官媒《環球時報》社論,導致民眾對「適度腐敗論」的炮轟,民間媒體騰訊網5月30日低首向《環球時報》致歉,稱因自己擅改原文標題導致了不必要的誤解,。然根據網頁截圖,《環球時報》乃至人民網最初均使用該標題,故騰訊並無擅改標題,反而事件引起輿論反彈情勢迫令《環球時報》急於撇清,照此不免有以官媒之尊強逼民間媒體做替罪羊之嫌。

  騰訊網5月30日發表致歉聲明:「5月29日,騰訊網新聞頻道在轉發環球時報評論文章《反腐敗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攻堅戰》時,因改了原文標題導致不必要的誤解,造成不良影響,在此向環球時報致歉。」

  



  《環球時報》5月29日發表探討腐敗的社論,在媒體紛紛以「要允許中國適度腐敗,民眾應理解」為標題進行轉載結果遭到民眾質疑其鼓吹「適度腐敗論」 后,《環球時報》急忙抽身,宣稱該文原標題為「反腐敗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攻堅戰」,指責騰訊網當天轉發該文時,將文章標題故意改為「要允許中國適度腐敗,民眾應理解」,誤導讀者的閱讀。這一改了標題的文章通過網際網路及微博大量傳播,嚴重影響了環球時報的聲譽。

  據稱《環球時報》於30日就此事與騰訊網交涉,騰訊網接受在官方微博和新聞頻道首頁刊發致歉聲明的解決辦法。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隨後在其微博上說:「在轉引時應尊重文章的原意,而不應為了任何目的搞斷章取義,希望此事件成為中國所有網路及媒體編輯就這一原則達成共識的契機。」

  

  然而根據頁面截圖,無論是《環球時報》還是人民網均使用了的是「環球時報:要允許中國適度腐敗,民眾應理解」,故照此來說騰訊網在轉載過程中並未對原標題進行刪改;況且社評通篇大講中國官員為何腐敗,很有為官員腐敗脫罪的嫌疑,且要求「民間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因而以此來判斷《環球時報》確在為腐敗行為辯解便毫無疑問。

  有民眾諷刺《環球時報》賊喊抓賊,稱其因社論傾向性引發公眾輿論反彈,轉而尋求轉嫁危機,甚至以官媒之尊迫令民間媒體低頭認罪,以民間媒體作「替罪羊」。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5-31 22:29 | 只看該作者

環球時報語出驚人:民間應允許中國適度腐敗
發布時間:2012/5/31 19:23:34(網友評論142條) 作者: 環球時報
11


    核心提示:日前,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探討中國反腐問題。該評論旁徵博引,稱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腐敗,民主也無助於腐敗問題解決。並稱中國「腐敗痛苦感」突出是因為腐敗跟為人民服務的官方政治道德深入人心有關。文章呼籲民間要理解中國的適度腐敗,不要舉國墜入痛苦的迷茫。

    鐵道部原部長、黨組書記劉志軍昨天被宣布開除黨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這一消息再次觸動了公眾關於腐敗那根最敏感的神經。從全國範圍看,腐敗官員落馬的消息的確不斷冒出,給人貪腐者「前赴後繼」之感。沒少抓,但像是抓不完。這究竟怎麼回事?

    中國顯然處於腐敗的高發期,徹底根治腐敗的條件目前不具備。有人說,只要「民主」了,腐敗問題就可迎刃而解。然而這種看法是天真的。亞洲有很多「民主國家」,如印尼、菲律賓、印度等,腐敗都比中國嚴重得多。但中國很可能是當前亞洲「腐敗痛苦感」最突出的國家。

    這跟中國「為人民服務」的官方政治道德在全社會深入人心有關。但現實是,市場經濟衝擊了它的落實,敷衍甚至背叛它的官員從各種制度的縫隙中不斷漏出。中國是全球化很深入的國家,發達國家廉潔的高標準已被中國公眾見識,這些不同時代、不同條件下的信息強行壓縮在中國輿論場上,痛苦和糾結因此無法釋懷。

    腐敗在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而要做到這一點,對中國來說尤其困難。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地區實行高薪養廉,美國的參選者很多是富人,一般人當了官后積累名望和人脈,卸官后可以通過各種「旋轉門」把這些積累全變成現金撈回來。而這些路在中國都是死的。

    給官員大規模提薪,中國輿論斷不會接受。官員退下來后一轉身利用影響和人脈賺大錢,制度就不允許。讓富豪們去當官,更讓人覺得「變味」。中國官員的法定工資很低,一些地方官員的福利常常通過「潛規則」實現。

    整個中國社會現在都有些「潛規則化」,醫生、教師這些涉及公共福利的行業也在流行「潛規則」,很多人的法定收入不高,但有「灰色收入」。

    哪裡是「潛規則」的邊界,這點並不清楚。這也是當前腐敗案較多,而且有些是「窩案」的原因之一。民間流行「法不責眾」的說法,一旦有哪個官員相信了此說,並且以為「別人和自己一樣」時,他就已經十分危險了。

    必須對腐敗分子進行嚴厲查處,決不姑息,這可以極大增加腐敗的風險和成本,起到必要的震懾作用。官方必須以減少腐敗作為吏治的最大目標。

    民間須堅決加強輿論監督,提高官方推進反腐敗的動力。但民間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不舉國一起墜入痛苦的迷茫。
  
    寫這些話,決不意味著我們認為反腐敗是不重要的、可以拖延的。相反,我們認為反腐敗確應成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所要解決的頭號問題,它也是整個國家的共同追求。

    然而我們認為,反腐敗不完全是能夠「反」出來的,也不完全是能夠「改」出來的,它同時需要「發展」幫助解決。它既是腐敗官員自身的問題,也是制度的問題,但又不僅僅是。它還是中國社會「綜合發展水平」的問題。

    反腐敗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攻堅戰,但它的勝利同時取決於其他戰場上對各種障礙的肅清。中國不會是其他方面很落後,唯獨官員們很清廉的國家。即使一時是,也持久不了。反腐敗是中國的突破口,但這個國家最終只能「綜合前進」。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5-31 22:31 | 只看該作者
「允許適度腐敗」實乃禍國之論
來源:新華網  發表時間:2012-05-31 10:32 

--------------------------------------------------------------------------------

曹林

雖然腐敗並未得到有效的遏制,但中央對反腐的決心一直很堅定,中央領導在各種場合強調了必須對腐敗零容忍。對腐敗零容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普世價值,也是一個斷裂的社會中上上下下難得的價值共識。然而,竟有媒體在評論中拐彎抹角地支持「民眾允許一定程度的腐敗」。

《環球時報》近日刊發《反腐敗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攻堅戰》的評論,看這個題目,本以為是批評腐敗、倡導反腐,可透過評論中那些浮在表面上關於反腐敗的官話套話大話空話,卻能發現不少讓人目瞪口呆的謬論,比如評論稱:「腐敗在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還有:「民間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不舉國一起墜入痛苦的迷茫」。中國顯然處於腐敗的高發期,徹底根治腐敗的條件目前不具備。

剝去粉飾於其觀點之表的文字遊戲,究其實質所指,正是讓人大跌眼鏡的「寬容腐敗論」:腐敗無法根治,民眾允許一定程度的腐敗,現實必須要面對適度的腐敗。這樣反法治、反常識的論調,與當年臭名昭著的「腐敗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論如出一轍,無非是論證腐敗存在的合理性與正當性。

真的如此嗎?如果老百姓能真正做主的話,誰會容忍腐敗存在?

評論說:中國很可能是當前亞洲「腐敗痛苦感」最突出的國家——作出這個判斷後,原以為作者會延伸開來批評權力濫用,批評權力不受約束,可他竟然由此得出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結論:這跟中國「為人民服務」的官方政治道德在全社會深入人心有關。不要驚訝,其實,這種論調與其核心主旨是完全契合的。這「驚險一躍」的邏輯無非是:中國並不是腐敗最嚴重的國家,而只是「腐敗痛苦感」最突出的國家。為什麼「腐敗痛苦感」這麼突出呢?並不是腐敗問題真的很嚴重,而是「為人民服務」的官方政治道德,給了公眾對官員太多不切實際的期待,可現實離宣傳距離很遠,於是就非常痛苦。

按照這個邏輯,得出腐敗有「民眾允許的程度」就順理成章了。因為,面對「腐敗痛苦感」最突出,開出的藥方不是以憲政之制約束權力,以法治將權力關進牢籠,而是一針自我欺騙的麻醉劑:降低對官德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我們能降低期待,能容忍一定程度的腐敗,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能在心理上接受官員有適度的腐敗,那麼,我們在面對官員腐敗的時候就不會那麼痛苦了,就能夠心安一些了。

何其大謬的觀點。如果我們的反腐敗真的接受了這樣的謬論,不是去致力於制度反腐,不是以零容忍的姿態去嚴打嚴控嚴治腐敗,而是讓民眾在心理上降低期待,接受適度腐敗,以此換得「皆大歡喜」,那我們的反腐大業必將走入非常危險的境地。這樣荒唐的觀點,不是真正愛護官員,不是真正地為這個國家的前途著想,而是禍國之論。在「腐敗零容忍」的追求下,腐敗都如此猖獗,如果開了口子,力挺「腐敗容忍」論,那麼,有了理論支撐和借口,腐敗又將猖獗到何種地步?

公眾對腐敗問題的痛苦感,是「為人民服務」的官德宣傳傳播了不切實際的期待嗎?當然不是,「為人民服務」根本不是我們特別的要求,每個國家的公務員都應該有這樣的擔當,哪個國家的公僕不是為民服務的?只是話語表述不同罷了,比如會表述為「為公共事務服務」、「為公共利益服務」等等,這是公務員的本體承諾和普世規範。公眾對腐敗問題的痛苦感,就是腐敗帶來的。消除痛苦感,惟有制度反腐,惟有以制度將權力馴服。

反腐敗不容妥協。天真地以為將腐敗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的利益贖買和妥協讓步,可以換得政治清明,可以用「容忍小腐敗」換得「不去大腐敗」,純粹是痴人說夢自欺欺人。

腐敗問題無法通過「發展」來解決——正如經濟發展了,並不能帶來社會文明和道德素養的全面提升,同樣,經濟發展也不能解決腐敗問題。腐敗不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同樣,發展也不是終結腐敗的推進劑。舍制度之外,舍民主之外,反腐無解。(原題:舍制度和民主之外,反腐無解)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4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5-31 22:33 | 只看該作者
反腐敗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攻堅戰
來源:環球時報  發表時間:2012-05-31 10:32 

--------------------------------------------------------------------------------

鐵道部原部長、黨組書記劉志軍昨天被宣布開除黨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這一消息再次觸動了公眾關於腐敗那根最敏感的神經。從全國範圍看,腐敗官員落馬的消息的確不斷冒出,給人貪腐者「前赴後繼」之感。沒少抓,但像是抓不完。這究竟怎麼回事?

中國顯然處於腐敗的高發期,徹底根治腐敗的條件目前不具備。有人說,只要「民主」了,腐敗問題就可迎刃而解。然而這種看法是天真的。亞洲有很多「民主國家」,如印尼、菲律賓、印度等,腐敗都比中國嚴重得多。但中國很可能是當前亞洲「腐敗痛苦感」最突出的國家。

這跟中國「為人民服務」的官方政治道德在全社會深入人心有關。但現實是,市場經濟衝擊了它的落實,敷衍甚至背叛它的官員從各種制度的縫隙中不斷漏出。中國是全球化很深入的國家,發達國家廉潔的高標準已被中國公眾見識,這些不同時代、不同條件下的信息強行壓縮在中國輿論場上,痛苦和糾結因此無法釋懷。

腐敗在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而要做到這一點,對中國來說尤其困難。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地區實行高薪養廉,美國的參選者很多是富人,一般人當了官后積累名望和人脈,卸官后可以通過各種「旋轉門」把這些積累全變成現金撈回來。而這些路在中國都是死的。

給官員大規模提薪,中國輿論斷不會接受。官員退下來后一轉身利用影響和人脈賺大錢,制度就不允許。讓富豪們去當官,更讓人覺得「變味」。中國官員的法定工資很低,一些地方官員的福利常常通過「潛規則」實現。

整個中國社會現在都有些「潛規則化」,醫生、教師這些涉及公共福利的行業也在流行「潛規則」,很多人的法定收入不高,但有「灰色收入」。

哪裡是「潛規則」的邊界,這點並不清楚。這也是當前腐敗案較多,而且有些是「窩案」的原因之一。民間流行「法不責眾」的說法,一旦有哪個官員相信了此說,並且以為「別人和自己一樣」時,他就已經十分危險了。

必須對腐敗分子進行嚴厲查處,決不姑息,這可以極大增加腐敗的風險和成本,起到必要的震懾作用。官方必須以減少腐敗作為吏治的最大目標。

民間須堅決加強輿論監督,提高官方推進反腐敗的動力。但民間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不舉國一起墜入痛苦的迷茫。

寫這些話,決不意味著我們認為反腐敗是不重要的、可以拖延的。相反,我們認為反腐敗確應成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所要解決的頭號問題,它也是整個國家的共同追求。

然而我們認為,反腐敗不完全是能夠「反」出來的,也不完全是能夠「改」出來的,它同時需要「發展」幫助解決。它既是腐敗官員自身的問題,也是制度的問題,但又不僅僅是。它還是中國社會「綜合發展水平」的問題。

反腐敗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攻堅戰,但它的勝利同時取決於其他戰場上對各種障礙的肅清。中國不會是其他方面很落後,唯獨官員們很清廉的國家。即使一時是,也持久不了。反腐敗是中國的突破口,但這個國家最終只能「綜合前進」。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5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2-6-1 03:02 | 只看該作者
這年頭,什麼都要截屏,否則轉臉就不認賬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6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6-1 15:08 | 只看該作者
自欺欺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7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6-1 22:24 | 只看該作者
  《環球時報》緊急撇清「允許適度腐敗」論(圖)
:2012/5/30  消息來源:網媒

      針對中國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因腐敗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5月29日發表社評說,腐敗不完全是能夠「反」出來的,也不完全是能夠「改」出來的。中國無法「根治」腐敗,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

  29日當天,中國媒體紛紛以「環球時報:要允許中國適度腐敗,民眾應理解」為題轉載了這篇社論。「允許適度腐敗」的論調遭到不少學者以及網民的炮轟。對此,《環球時報》30日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稱:該社論的原標題是「反腐敗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攻堅戰」,其他網站修改標題轉載的做法「誤導讀者閱讀。對環球時報可以批判,拍磚,但這種篡改術如果受到鼓勵和效仿,將是中國輿論之大不幸。」

  不過,通讀全文可發現,《環球時報》這篇社評標題雖然想展示自己客觀公正的立場,但內容中卻通篇大講中國官員為何腐敗,很有為官員腐敗找借口的嫌疑。且要求「民間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以《環球時報》的身份,如此沒有「黨性」和「原則」的說法很是「少見」。

  



  《環球時報》此番作態,中國民間輿論卻並不認可。有網友稱:鑒於《環球時報》推出「適度腐敗論」觀點,替廣大官員的腐敗行為狡辯,在此,我對《環球時報》表示強烈抗議,並強烈要求該報主編胡錫進辭職。允許官員「適度腐敗」,也就意味著官員可以「適度貪污」、「適度受賄」、「適度包二奶」、「適度濫用公權」……,腐敗將會更加猖獗。

  《環球時報》29日的社評稱,中國徹底根治腐敗的條件目前不具備。還稱,腐敗在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並列舉了允許官員腐敗適度的種種理由,要求民眾理解。

  一,「中國官員的法定工資很低」,且「給官員大規模提薪,中國輿論斷不會接受」。

  二,中國官員退休后無法利用名望和人脈變現。「官員退下來后一轉身利用影響和人脈賺大錢,制度就不允許。」

  三,「讓富豪們去當官,更讓人覺得『變味』。」

  所以「一些地方官員的福利常常通過『潛規則』實現。」

  作為人民日報旗下的媒體,環球時報的社評讓人驚詫。腐敗在中國橫行,其根本原因並非如《環球時報》所稱的官員無法合法致富,而是沒有合理的監督機制和有效的執行手段。在中國,貪腐的成本很低,收益卻很大。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7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