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看工資較快增長 收入分配改革需深化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5-31 1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5月30日08:4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如何看工資較快增長 收入分配改革需深化--中國共產黨新聞

理論文章

    任理軒:唱響科學發展的時代主旋律 《人民日報》

  與時俱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鮮明特徵。科學發展觀從時代特徵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實踐出發,不斷深化對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及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進一步探索回答「三大基本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作出了獨創性貢獻。【詳細】

    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人民日報》

  開展學雷鋒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對於激發人們思想道德建設熱情,倡導文明新風有重要意義。雷鋒精神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要求,是引領全社會思想道德追求的精神燈塔。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必須弘揚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中積澱下來的傳統美德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中所形成的社會主義道德。【詳細】

    如何看待職工平均工資較快增長 收入分配改革需深化 《經濟日報》

    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職工工資增長提供了堅實基礎。2011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國民經濟依然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等都有較大增長,這些都為促進工資增長,使全體勞動者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詳細】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歷史地位及啟示 《光明日報》

  為了糾正文藝界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解決文藝為什麼人服務的問題,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的形勢下,召開一次文藝界的座談會,通過深入討論系統解決文藝界存在的問題,統一文藝界的思想認識。為了開好這次座談會,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用了幾個月時間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情況,認真分析問題,尋求解決辦法,為開好文藝座談會作了充分準備。【詳細】
 
    科學理論武裝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徵 《光明日報》

  科學理論武裝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之源。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首先淵源於理論上的先進性。堅持科學理論武裝,是我們黨堅持科學指導思想的內在要求,是我們黨掌握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思想武器的根本途徑,是我們黨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始終堅持先進性和保持純潔性的源頭活水。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面臨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執政考驗和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詳細】

  著力建立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 《南方日報》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關鍵要靠政府,要靠國家「良治」的實現。只有保持「良治」的國家才能保證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政府處於這個問題的核心,而官員的素質又處於核心中的核心。2008年,省委、省政府前瞻性地提出以行政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戰略決策。【詳細】

  辯證地看領導幹部的「敬業」與「立業」 《北京日報》

  領導幹部的位子和擔子是相當的,在什麼位子就有什麼擔子;位子有多高,擔子就有多重。要敬業就要愛崗,不愛崗就不可能敬業,愛崗不是愛位子,而是愛擔子,即熱愛自己承擔的責任,忠於自己肩負的使命。愛位子不愛擔子的實質,就是只想做官,不想做事;只想當領導,不想擔責任。所以,愛位子還是愛擔子有天壤之別。【詳細】

  張聞天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四個貢獻 《北京日報》

  張聞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位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革命家,是「黨在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重要領導人」。「五四」運動爆發后,張聞天投身愛國民主運動,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被鄧小平稱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熱情戰士」。他站到了時代的思想前沿,較早地傳播了馬克思主義,在此方面主要有四個貢獻。【詳細】

  關注中等收入階層的社會生態環境 《學習時報》
  
    從社會現實與發展考量,中產階層的社會作用與力量的發揮,不僅要取決於自身內涵發展,而且要取得同社會各階層和國家的良性互動;中產階層是具有市場能力和知識技能的,但是成熟的公民社會需要制度扶持與規範;中產階層的健康發展更需要制度生態環境的培育和引導,需要在不斷創新的制度文化中提煉內涵、升華價值和熔鑄精神。【詳細】

  微博:正在改變世界的創新應用 《學習時報》

  微博的這種關注「人」的創新,是一個質的轉變,也是網際網路重心的重大轉移。微博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因此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曾這樣描述:微博可以給你一種社交「第六感」,讓你了解你關注的人群當下的生活狀況。【詳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1: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