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瀏覽器大戰轉移動網際網路 巨頭紛紛入局

[複製鏈接]

2140

主題

2399

帖子

324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2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國外媒體撰文稱,隨著移動市場的蓬勃發展,瀏覽器大戰的硝煙也開始向這一領域蔓延,但主要目標還是為了獲得流量和數據控制權,從而發布精準廣告。

    以下為文章全文:

    硝煙再起

    瀏覽器大戰硝煙再起,但這一次的戰場卻是移動網際網路。谷歌、蘋果、微軟和雅虎各展技能,Opera和火狐也不甘示弱。

    這場大戰的動機不只是展示實力,更是為了吸引用戶與廣告:誰控制了移動網際網路,誰就能引導用戶訪問各大網站,更重要的是,還可以藉此收集數據,發布精準廣告。

    「為了生存,瀏覽器必須進駐移動設備。」市場研究公司Opus Research分析師格雷格·斯特靈(Greg Sterling)說,「所有企業都在努力讓自己的戰略適應多屏幕與多平台的市場環境。」

    市場研究公司StatCounter發現,不包括平板電腦,移動設備的全球使用量在截至1月的年度內已經翻番,達到全球網際網路使用量的8.5%。

    谷歌今年早些時候面向移動設備推出了完整版Chrome,假以時日,將徹底取代Android開源平台上的默認瀏覽器。據StatCounter統計,谷歌Android默認瀏覽器今年4月已經拿下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市場21.5%的份額,超過Operan的21.3%。「在Android的幫助下,Chrome肯定前途無量,而且在PC市場也增勢迅猛。」斯特靈說。

    排名第三的是蘋果Safari,也就是iPhone的默認瀏覽器,其市場份額為20%。諾基亞、黑莓和其他企業的份額則相對較小。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的數據,如果將平板電腦包含在內,蘋果則以63%的份額高居榜首,但Android的份額仍然高達19%。

    主要目的

    谷歌的移動瀏覽器計劃符合其整體戰略:通過在各個平台搜集用戶信息,實現廣告的交叉投放。不僅如此,谷歌還剛剛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總額125億美元的收購,使之可以自主開發硬體,加強軟體地位。

    「所有企業都希望從上網的入口處控制用戶體驗,獲取相關數據,從而引導用戶使用相應的服務。」市場研究公司IDC分析師阿爾·席爾瓦(Al Hilwa)說,「這一切都是為了控制,為了獲取更多數據。」

    與此同時,微軟也在加大移動瀏覽器市場份額,在Windows設備中推廣自家的IE瀏覽器。但批評人士認為,該公司在功能上施加了限制。

    Mozilla首席律師哈維·安德森(Harvey Anderson)在博客中指控微軟限制外部軟體的高端功能,以此打壓火狐等瀏覽器。安德森稱,微軟在Windows 8中回歸了「數字行業那段黑暗的年代,使得開發者和用戶無法選擇瀏覽器。」

    雅虎最近也剛剛進軍移動瀏覽器市場,推出了Axis瀏覽器。雅虎產品總監伊桑·巴特拉斯基(Ethan Batraski)說:「Axis的目的是取代Safari,我們再也不用被迫使用Safari了。」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本·沙赫特(Ben Schachter)認為,谷歌也將針對蘋果iOS推出Chrome瀏覽器。他在研究報告中指出,Chrome可以幫助谷歌降低流量獲取成本,而針對iPad和iPhone推出Chrome瀏覽器,有望大幅減少谷歌支付給蘋果的費用。

    壟斷問題

    但斯特靈認為,蘋果也可以修改戰略,不必與谷歌展開正面衝突。他表示,蘋果Siri語音助手以及新的地圖軟體都將提供某種搜索功能。而隨著與谷歌衝突的加劇,該公司也有可能將Safari搜索引擎改成微軟必應或其他服務。

    分析師認為,目前還不清楚設備廠商將在多大程度上封殺競爭對手的瀏覽器,以及政府監管部門將對此作何反應。1990年代,微軟封殺網景瀏覽器的行為導致其在大西洋兩岸同時陷入反壟斷泥潭。

    移動網際網路的控制權之爭也導致Facebook飽受質疑,在利用龐大市場份額拓展業務的嘗試屢屢受挫后,該公司正在摸索合適的移動戰略。有報道稱,Facebook計劃收購Opera,希望藉此獲得更好的數據搜集平台,從而發布精準移動廣告。

    如果Facebook收購Opera或與之結盟,「我不會感到意外。」席爾瓦說。

    席爾瓦認為,亞馬遜的動向也值得關注。該公司已經在Kindle中自主開發了瀏覽器,此舉也有望控制各種用戶服務,並最終產生利潤。

    席爾瓦表示,與其他企業一樣,亞馬遜也在追求一種軟硬體相結合的戰略,但同時也可以出售商品和服務。「他們有內容,他們賣東西,他們還有網路服務,」他說,「他們擁有眾多資產,而且已經獲得成功。我會關注他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9: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