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說實話中美都是「獨裁」國家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26 1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5-26 01:59:03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作者  青衫老祖



  5月24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了向國會提交的2011年度人權國別報告,對世界上近200個國家的人權情況品頭論足。美國國務院負責民主、人權和勞工的助理國務卿波斯納在介紹這一報告時稱,許多國家的人權狀況「極為糟糕」,其中包括伊朗、朝鮮、土庫曼、烏茲別克、敘利亞、白俄羅斯和中國。


   這一人權報告在論及中國(包括西藏、香港和澳門)人權狀況時,開頭便指中國為「獨裁國家」,稱在主要領域中國的人權形勢繼續惡化。報告全然無視中國人權事業所取得的歷史性進步,戴著有色眼鏡將中國人權狀況描繪得一無是處。

   青衫老祖看到這篇報告,深為美帝的直率所嘆服。聯繫到前幾天的中國軍事力量報告,感覺美帝的鬥爭意識、敵情意識十分濃厚,在分析把握敵情方面捨得投入,肯下功夫。中國軍力報告大體沒超過公開的內容,甚至比青衫老祖判斷的情況還有差距,說明美帝在搜集中國軍事情報方面事倍功半,也說明中國的諜戰工作很出色,令美帝無從下手。人權報告幾乎年年老生常談,無非就是一堆充滿意識形態色彩的鬼話,對中國,同樣構不成實質性傷害。我看,中國今後也沒有必要為此而生氣。

   倒是「獨裁國家」這個定義,青衫老祖卻要跟美國人叫叫真。中國是獨裁國家嗎,青衫老祖答,是,也不是。所謂是,就是中國從來不避諱自己國家的階級性,中國的政權特性是無產階級專政,也叫人民民主專政。也就是,由中國無產階級「獨裁」,對資產階級實行專政。所謂不是,就是中國實行人民民主,不存在一個封建皇帝,也沒有幹部終身制,不存在個人專斷、獨裁問題。當然,由於中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無產階級同中國現在的有產階層是團結、合作關係,不是專政與被專政關係,這一點,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特徵。

   所以,如果美國願意罵中國獨裁,中國也完全可以旗幟鮮明的承認,像毛主席說的,我們就是要獨裁,由廣大人民群眾「獨裁」。

    按階級分析的方法,中國是「獨裁」國家,美國何嘗不是?!只不過,美國是資產階級獨裁,是1%對99%的獨裁。表面看,美國很民主,每4年就搞一次選舉;而實際上,美國的權柄從未從資產階級政黨手裡滑落過。民主黨也好,共和黨也好,代表的都是美國資產階級的利益。美國為什麼隔幾年就發動一場反人類的侵略戰爭?理由很簡單,美國的軍工寡頭和金融寡頭、石油大亨都需要。美國政權的主子要美國政府打仗,美國政府就不敢不打仗。否則,就會被華爾街的巨頭們搞垮。

   一個是無產階級獨裁,一個是資產階級獨裁,這就是中國和美國的截然不同的國家性質所在,也是中美關係長期存在對抗問題的原因所在。美國的對華政策,不管是接觸也好,對抗也好,目的其實就是一個,變中國的無產階級專政為美國式的資產階級專政。為此,美帝不惜使用各種手段,包括軍事圍堵、豢養針對中國的分裂主義勢力、邪教分子、政治異見分子,也包括通過輿論工具造謠生事,蠱惑人心。

   因此,青衫老祖認為,對於美帝,中國切不可用所謂普世的思維方法分析它。而只能用階級分析方法。中美鬥爭,實質是階級鬥爭在全球範圍的集中反映。與美蘇對抗不同的是,蘇聯要輸出革命,美帝要守住地盤,蘇聯採取的是進攻態勢,美帝採取的是防禦態勢。而中美鬥爭相反,美帝總想把中國演變到它麾下,採取的是攻勢;中國無意輸出革命,只想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採取的是守勢。防守的方法,有硬防禦,搞物理隔離;也有軟防禦,搞邏輯隔離。目前的中國採取的基本屬於軟防禦,在政治上強調中國特色,拒絕美國的人權攻勢和價值觀輸出;經濟上實行合作,生意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軍事上搞積極防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至少到現在,美帝的圖謀沒有得逞。

   近來,美帝的反華調門所以明顯提高,是由於美帝的自我挫折感作祟。它們發現,中國這根硬骨頭實在難啃。硬的軟的各種手段都上了,都無法動搖中國的社會主義根基;更可怕的是,中國還在飛速發展,美帝等西方卻出現敗落跡象。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它們深知,如果中國贏得這場全球化的和平競賽,就意味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優於資本主義制度,就可能給美國人民進行的「佔領華爾街」注入新的動力。因此,如今的美帝,確實有點歇斯底里,也叫更年期狂躁。對此,中國無須害怕。

   中美究竟誰能夠笑到最後,歷史終究要做出最後的回答!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