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穩增長的動力在於內需而非投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23 2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5-23   來源  草根網

作者  邱林


       現在,無論是各項數據顯示經濟增長明顯放緩,還是民間聲音認為2012年經濟形勢嚴峻程度超過了金融危機的2008年。今年3、4月份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現象更加突出,各項指標均呈下行趨勢 ,這令政府決策層改變了預判。因此,宏觀政策重心近期宣告調整——由經濟「高增長」調整為「穩增長」。

  事實上,國內經濟這一輪放緩是從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的,尤其是最近以來,歐債危機的持續惡化加劇了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經濟金融壓力。而國內經濟增速連續5個季度放緩,再加上企業 用電量、鐵路貨運周轉量增速持續回落,財政收入增幅下降,所以要以穩增長來防止經濟下滑。

  不過,今年的穩增長與往年的高增長有所不同,既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又要調整經濟結構,還要控制通脹預期,調控的藝術很難把握,實現預期目標有不少挑戰。如何做到穩增長,是 以擴大內需為主,還是以增加投資為主,學界存在較大分歧。

  高盛高華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認為,由於消費這隻內需「跛腳」短期內難長壯實,於是投資將依然是穩增長的「支撐腿」。今年應該不會出現從投資到消費的再平衡調整,隨著未來幾個月固定 資產投資加速,投資對GDP的貢獻佔比可能再度上升。在他看來,擴大投資政策對經濟拉動作用十分重要,不僅反映在整體投資的增速上,也體現在一些重點領域投資的明顯加快。

  但從目前的情況研判,政府決策層不可能再像2008年那樣,投資4萬億巨資挽救處於低迷的中國經濟。而且,2008年那樣的「投資拉動經濟」模式已積重難返。中國經濟經歷4萬億投資擴張后 ,結構再平衡成為日益緊迫的問題。投資佔GDP 比重從2009年的35.3% 上升到2010年的48.6%。2009 年政府在現有體制下將投資刺激經濟增長模式發揮到了極致,但也透支了未來繼續依靠投 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空間。

  平心而論,經過了2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增長該緩口氣了。所以,現在的經濟模式需要調整,要換一個「擋位」,要轉向為內需市場。在拉動內需市場的同時,再在國際間發揮優勢互 補,使得中國經濟向合理髮展軌道回歸。

  經濟理論和各國實踐均表明,當經濟危機發生后,面對外需持續低迷和國內消費不振,通過加大政府投資擴大內需,增加居民收入和就業機會,從而遏制經濟下滑,是應對危機最直接也是最 有效的一劑藥方。

  當然,擴大內需的口號並非現在所獨創,而是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不斷被強調。但20多年來在中國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投資、出口、消費)中,消費一直都排在末位。目前居民 消費潛力還未被完全激發出來,在當前三大需求中,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還不強,主要並非是由於消費增長慢。

  近年來,國內最終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呈下降趨勢,2010年為36.8%,比2008年下降6.7個百分點。由於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加上消費預期和消費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使得 居民消費潛力沒有得到更好釋放,特別是農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消費能力不強,制約了消費的進一步擴大。

  其實,擴大內需的重點之一是提高老百姓收入比重。通過內需拉動經濟發展,首先要讓老百姓有能力消費,如果他們沒有錢消費,內需拉動就無從談起。有了較好的收入,老百姓才有消費能 力,才能敢消費去拉動內需,才能讓經濟運行更加順暢合理。例如前一段時間部分地方發生的「搶菜」風波,一方面說明老百姓的素質,另一方面則說明老百姓對於價格較低的蔬菜同樣看重 ,足以證明較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情況。

  政府決策層如今提出「穩增長」,其重要的前提還是「穩民心」。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將以投資為主調整為以拉動內需為主。樹立群眾的消費信心,讓他們敢於把錢花出去;與此同時,還應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進一步加大對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只有老百姓的日子安穩,無後顧之憂,他們才能放心消費,從而發揮消費對「穩增長」的促進作用。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8: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