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驚動兩岸和外國: 台灣各界發生前所未有大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23 02: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布時間:2012-05-18 15:22:49   文章來源:環球視線



最近幾天,引起島內各界關注的大事,莫過於兩百多位來自全球的黃埔校友和後代齊聚台北。這場名為「中山、黃埔、兩岸情」的論壇盛況空前,驚動兩岸和外國媒體。在此之前,台軍23名重量級退役將領也剛剛登陸北京,受到大陸方面「前所未見」之高規格接待。

兩岸軍界一系列大動作,不但引得「美國在台協會」(AIT)派人前往關切,還傳出美方首度鬆口要向台出售F16C/D戰機。台灣退役將領將跟大陸熱絡為何讓美方如此不安,那就不得不說說這些軍界老前輩對台灣社會的巨大影響力。



5月10日,周總理侄女周秉德(右)與台灣黃埔總會長許歷農(中)合影



許歷農(資料圖)

島內最堅定的統派

被李登輝和陳水扁操弄了二十多年後,島內支持統一的聲音變小了。為了避免被貼上「賣台」標籤,包括國民黨在內的一些人士甚至視「統一」為敏感辭彙。但5月10日舉行的「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旗幟鮮明、口徑一致,誓言遵循先人足跡,發揮黃埔精神,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終實現中國統一。台灣媒體形容,「其高昂情緒震動整個會場」。

論壇由91歲高齡的台軍前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擔任召集人,與會台軍退役將領達50人。其中包括前「三軍大學校長」程邦治、前「陸軍總司令」陳廷寵、前「海軍總司令」苗永慶、前「國防大學校長」費鴻波等人。會中致辭最為鮮明的是台當局前「國防部副部長」、國民黨原黃復興黨部主委王文燮。他說,中山先生創建黃埔軍校的目的是為「北伐和統一中國」,國民黨黨章第一條就是建立民主、自由、均富和統一的中國,至今未變。

此次應邀赴台的大陸人士,以黃埔軍校出身的解放軍名將後代為主,其中最受矚目的要數周恩來總理的侄女周秉德。周秉德此次是第一次踏上寶島,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她在論壇上動情地說,周總理生前最放不下的就是台灣。臨終前三個月身體已經很孱弱,但他還使勁力氣用顫抖的手寫下關於台灣問題的批示,批示最後幾個字就是「周恩來九月四日托、托、托、托」。

其實在這次大規模的論壇之前,23位台軍退役將領已在4月登陸北京。據台媒披露,當時不僅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設宴款待,國防大學還以隆重儀隊軍禮迎接,甚至破例在航天城安排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6名航天員與台軍將領合影留念。

馬英九的智囊團

老話說人走茶涼,但台軍退役將領在島內卻是例外。2008年馬英九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後,一封來自台北縣的信件馬上送到馬英九辦公桌上,發函者是「中央軍校校友會」。信中直截了當地說,第一該會應該遷至國民黨台北縣黨部大樓辦公;第二,應在某月末日召開會議,邀請校友們出席。

馬英九是輕易不敢得罪這些老將軍的,因為他在很多方面要聽取他們的意見。台灣退役將領發揮餘熱最集中的地方是民間智庫。比如4月登陸的將領中,就遍布如老牌的「中華戰略學會」、人數眾多的「中央軍校校友總會」、與大陸黃埔同學會對口的「黃埔四海同心會」,以及近年相繼成立的「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和「中華經略國防協會」等。2009年底成立的「中華經略國防協會」就是由退役少將、台「國防大學」前戰略研究所所長曾章瑞牽頭成立的。今年7月,曾章瑞邀集一批退役將領研擬的《「國防部」組織再造》與《如何強化「國防部」文官角色之研究》兩份報告,被急件送至「總統府」、「行政院」、「國安會」和「國防部」。據稱,馬英九非常重視這些報告,時任「行政院長」的劉兆玄還批示將報告「列管」。

選舉動員能力無人能及

除了作為智囊團,台軍退役將領的影響力還遍及政商各界。台軍中一直有所謂的「郝家軍」、「湯家軍」、「崑崙幫」等說法,也就是說將領雖退位了,但他的人馬還在。舉例來說,「郝家軍」的領軍人物就是台前「國防部長」郝伯村,其子郝龍斌正是現任台北市長。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馬英九,都是經過台北市長一職的歷練轉而爬上台灣地區領導人的寶座,因此郝龍斌的政治前途值得想象。台灣的政軍兩界向來是魚水關係,軍方可以在政界安插代理人,政治人物也可以以此掌握軍權。

除了影響政界,商界對退役將領更是畢恭畢敬。在台灣很多項目競標現場,會看到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廠商會請來一些退役將領助陣。一些大型企業也經常僱用退役將領到公司管理業務。其一是看重人脈,其二是帶過幾萬兵的將領管理幾千號人一般不在話下。大陸台商更熱衷於津津樂道自己和退役將領的關係,因為一些事情請將領出馬,大陸都會給幾分面子。

島內最有影響力的退役將領團體要數國民黨的「黃復興黨部」。黃復興黨部的成員是國民黨籍的退役官兵,他們18萬人分佈在全台23個縣市,每個分部有自己的番號,比如嘉義市的番號叫黃國嘉,高雄市的番號叫黃國雄。此外,他們還有自己的公文、信封、季刊等等。雖然黨員人數只佔國民黨黨員總數的兩成,但其向心力、選舉動員力是國民黨內最強的,「足以掌握國民黨黨意」。

新聞點評:兩岸「和平協議」從這裡開始

此次兩岸退役將領之間的實質性對話,被認為是兩岸軍事互信跨出了一大步,而軍界之間的交流,一直被認為是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重要基石。只有兩岸軍方於情於理上相互了解、信任,才不會誤判形勢。

正如台當局前「國防部副部長」王文燮所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被台灣媒體和綠營炒得沸沸揚揚的要求大陸撤導彈議題,在軍方看來就是假命題,因為其一大陸有自己的戰略考慮,並不完全針對台灣,第二導彈撤了馬上可以運回來,沒有意義,「軍人看問題跟老百姓、跟媒體上那些自命專家的人看法是不一樣的」。

關鍵時刻台灣拒絕美國:兩岸將要和平統一!

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14日文章,原題:台灣的中國難題 最近,台灣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本月早些時候,台北方面稱美國最終批准為台灣升級150架F-16A/B戰鬥機的一攬子方案。雖然升級的報價尚未公布,但台灣一名「立法委員」表示,台北不願接受美方報價,因為「高得嚇人」。

此事凸顯台灣海峽的新現實。由於台灣不太熱衷加強軍力,加之中美不願看到台灣問題破壞兩國關係,台灣正迅速喪失軍事優勢。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事情並非如此。台灣在軍事上擁有對大陸質的優勢。但過去10年,大陸逐漸取得對台優勢。



中國東風15B型近程彈道導彈



中國紅旗12地空導彈

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分析員克里斯托弗·約翰遜說:「近年來,台灣的『國防』資源一再減少。這反映台灣人越來越認為,大陸不會對其進行軍事打擊。也暴露出某種幼稚。」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一份報告稱,到2015年,中國大陸可能擁有足夠多的短程彈道導彈,美台空軍在台海行動的危險十分大。美台空軍多數尚未開火,空戰實質上就已結束。更重要的是,中美在台灣問題上日益默契,壓縮了台北的迴旋空間。



中國鷹擊62反艦導彈

此外,美國減少對台灣的支持,有助於中國的長遠戰略。近年來,北京不再對台灣採取威脅做法,轉而強調軟實力。台灣對大陸的投資每年超過100億美元,大批台灣人如今定居大陸。但美國學者布魯斯·吉利認為,台灣有「芬蘭化」的危險。所謂芬蘭化,是指1948年芬蘭與蘇聯簽署協議,同意不參加反蘇聯盟,換取莫斯科承認其自治。

實際上,擺在台灣面前的有兩條路。如果台灣走向芬蘭化,它將被吸入大陸的勢力圈。如果台灣選擇對抗大陸,比如宣布獨立,代價將是慘重的。哪種選擇更有利?這個問題不用勞煩政治學者,是人都知道如何選擇。對於中國而言,這種結果等於在台海不費一槍一彈。如果那樣的話,就正如《孫子兵法》所言:「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49

主題

98

帖子

13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5
沙發
minix 發表於 2012-5-23 07:33 | 只看該作者
台灣能否走向大陸看來不是一兩代人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44

帖子

2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9
3
獨上江樓 發表於 2012-5-23 10:10 | 只看該作者
這伙老人家故去了,台灣還有統一的聲音嗎?都90多歲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86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4
l238bh 發表於 2012-5-23 11: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238bh 於 2012-5-23 11:57 編輯

大陸政府行事風格上應當向南韓學習,既然韓國可以提出和中國大陸簽軍事協定,那建議大陸向台灣表示不會威脅台灣的誠意,提出願意出售梟龍戰機與台灣以徹底取代美國對台軍售,來看看美國會作何反應,目前來看大陸和台灣只要有和好的兆頭,美國就會用軍售來攪局,大陸必須祭出非「常理」的辦法才能根治這個頑疾,否則美國會用軍售時不時挑起兩岸對峙,且屢試不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5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23 16:45 | 只看該作者
獨上江樓 發表於 2012-5-23 10:10
這伙老人家故去了,台灣還有統一的聲音嗎?都90多歲了!

所以祖國的統一迫在眉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6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23 16:46 | 只看該作者
minix 發表於 2012-5-23 07:33
台灣能否走向大陸看來不是一兩代人的問題~~

快慢取決於大陸的政治經濟走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5: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