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故事

[複製鏈接]

171

主題

359

帖子

503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ikeqin033 發表於 2012-5-22 1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我想起了小時候,秋收時節,回家跟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收割小麥,然後用水泡軟了,在碾盤上碾,拿去機器上磨麵粉。有個場景我記得特別清楚,麥子收割的那幾天,奶奶拿著籠提著飯,手牽著我,把飯送到地頭,給光著脊背的揮舞著鐮刀的家裡的男人吃,這一幕後來我在莫言的《紅高粱家族》里也看到了。新的面蒸出的饅頭的香氣,把饅頭掰開,裡面抹一層油潑的辣子,然後撒一點鹽巴,手用力一夾,咬一口,好吃極了。奶奶現在老了,每次回去看她,她煮出來的手擀麵第一碗,繞過爺爺,繞過父親,繞過母親,總是端到我的面前,說娃在外頭,吃不上面,多吃點。

奶奶不識字,但手特別巧,就像紀錄片的女人一樣。能把面做成各種樣子,用梳子在饅頭上做出印子,然後用手捏成老虎,兔,龍,蛇。看一眼屋子裡的人頭數,就知道盆放多少面,鍋里到多少水,每個人都能吃飽,但又不會剩下。做飯,洗衣裳,收拾屋子,照顧爺爺和兒女,這是她這輩子做的所有的事情,每一件都做的幾乎完美。直到現在,每次來縣城,父親總說住上幾天,她都說:「你大的飯誰給做啊。」 就像那首雲南民歌唱的那樣,"天上不有個女人在著么,天就不會亮了;地上不有個女人在著么,地就不長草了;男人不有個女人陪著么,男人就要生病了。天下不有個女人在著么,天下就不會有人了……"

」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家立業。「是這樣的,爺爺在自己還能扛起生活的擔子時候,給三個兒子每人兩口窯洞。父親後來進縣城工作,家裡的窯洞一直是大伯住著,照看著,大伯說住了這麼多年了,給他們吧,爺爺不願意,吵了起來,還生病住院,差點就走了。我在北京給爺爺,父親打電話,我說窯洞不要了,爺爺要健健康康的,孫子還沒領著女人回來在這安靜的院落里住上幾日呢。爺爺說:「我老了,但不糊塗,是誰的就是誰的。」今年過年,母親坐著和我聊天,說:『父母欠兒子一個媳婦。「我知道了什麼叫做傳承。

母親的擀麵杖,擀出了這個家的溫度。每次我回家,提前兩個小時,給母親打電話,母親說:」吃面吧?媽這就給你做。「等到回到家,一鍋西紅柿洋芋面就熱氣騰騰了。擀麵,是北方女人一項基本的技能,但到我們這一代,多少女人還能給男人做一碗手擀麵呢?這把擀麵杖還被父親掄起來,砸在我的屁股上,實心的木頭,實心的肉,鑽心的疼,高考過後,父母的朋友經常開玩笑的請教教子的方法,父親總是一個字」打!「


上大學的時候,一位計算機的老師說她那段時間在研究氣味怎麼儲存信息。現在我知道,氣味可以儲存信息,比如奶奶做的面,爺爺釀的醋,外婆煮的餃子,外公拌的作料,母親熬得粥,父親鹵的肉,小舅煎的豆腐,大舅媽做的燜面,某個姑娘16歲時煮的那一碗麻什,小夥伴偷家裡錢一起在路麵攤吃的烤肉,還有家鄉的泥土,蘋果,風,酒,麥子,而我就是這些信息的密碼。


我肚子有一籮筐一籮筐的故事,不知道誰能願意聽上一聽,誰能願意聽上一輩子,與我一起,成了故事裡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1: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